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安邦人寿保费规模仅次国寿、平安 退保赔付金持续猛增

2017年04月28日 16:4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杨倩雯

  [ 安邦人寿信披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其合并总资产达到1.45万亿元,但其合并的归母净利润还是同比下降20% ]

  通过投资型险种的激增和海外资产的“买买买”,安邦保险集团的规模正在迅速膨胀。

  近年来取代产险成为集团“旗舰”及海外资产“买手”的安邦人寿4月26日公布了2016年信息披露报告(下称“信披报告”)。信披报告显示,2016年安邦人寿的合并总资产已经达到1.45万亿元,远超 中国太保 整个集团和 新华保险 同期的总资产。

  但在规模上升的同时,安邦人寿2016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0%,而其中一个因素是退保金和赔付支出的持续飙升。

  总资产破万亿

  安邦人寿信披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其合并总资产达到1.45万亿元,较2015年末的9167.6亿元同比大增58.44%,在2015年超过6倍的总资产增长基础上继续上升。

  这一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中国太保同期的1.02万亿元以及新华保险6991.81亿元的总资产水平。

  由于2015年安邦人寿获得了安邦产险48.6486%的股份,因此安邦产险以联营企业被披露在安邦人寿的报表中。而由于安邦人寿控股安邦养老及安邦资产管理,安邦产险控股和谐健康险以及多个海外保险资产,因此截至发稿时,尽管安邦保险集团旗下其他子公司均还未发布2016年信披报告,但可以通过安邦人寿及其中披露的安邦产险合并总资产相加来估算整个安邦集团下保险相关板块的总资产规模。

  信披报告显示,安邦产险2016年末的合并总资产为7954.52亿元。安邦产险、安邦人寿两者相加,总资产达2.248万亿元,这家起源于2004年的保险集团的资产规模正在逐渐逼近历史悠久的“巨无霸” 中国人寿 2.7万亿元的水平。

  细看其信披报告可以发现,安邦人寿庞大的总资产规模源于2015年及2016年安邦人寿充当安邦保险集团海外资产的“买手”及“旗舰”合并了多家海外资产。单独看安邦人寿的单体报表,其2016年末的总资产为5738.09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保监会数据显示,安邦人寿2016年的规模保费达到3304.87亿元,仅次于中国人寿及平安人寿,飞速成长为寿险行业规模保费的“探花”。

  正是由于安邦人寿自身在2016年规模保费大幅增长,其总资产较2015年末增长123.97%,单体总资产与集团总资产的比重也由2015年的27.9%上涨至39.5%。

  海外资产“成色”如何?

  从安邦人寿信披报告来看,安邦人寿旗下有一家看着颇为“宏大”的直接控股子公司——注册地在香港的安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从信披报告内容和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来看,这家公司承担着安邦人寿大部分海外资产“买手”的角色。

  在安邦人寿合并层面直接控股的唯一一家海外资产是2015年收入囊中的韩国东洋人寿。但包括德尔塔·劳埃德银行(现启用旧名Nagelmackers)银行、比利时保险公司FIDEA、荷兰VIVAT保险公司、德国安联人寿、香港投资控股公司Mighty Group、Wisdom Express共6家公司,均属于安邦人寿间接控股的子公司。这6家很可能大部分是由上述这家安邦集团控股子公司“出面”接手。

  其中,Mighty Group、Wisdom Express、韩国安联人寿,以及另一家Strategic Hotel Funding, L.L.C的100%权益为安邦人寿于2016年收入囊中。根据信披报告,前两家香港的投资控股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即是从安邦集团内部吸纳而来,另两家则是外部购买而来。

  这些海外资产的现状如何?

  财务数据显示,Mighty Group和Wisdom Express注册在香港,主要从事投资控股、酒店服务和物业管理业务。自2016 年1月1日至合并日2016年9月27日止期间,Mighty Group和Wisdom Express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经调整的净亏损合计为7.31亿元。而Strategic Hotel是在美国成立的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酒店资产管理业务。自购买日2016年9月6日至2016年12月31日营业收入为27.3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3.46亿元人民币。

  另外,根据安邦人寿信披报告,东洋人寿在集团内部交易抵销前,2016年净亏损3.59亿元,较2015年的净亏损0.4亿元有进一步扩大之势(根据信披报告,财务数据经过了合并日公允价值以及统一会计政策的调整)。

  而对于另外几家间接控股的非本年取得的海外资产,安邦人寿信披报告中并未披露这些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

  不过,从第一财经记者查阅的部分安邦人寿收购的海外资产财务报表来看,也有公司在被安邦人寿收购后出现“扭亏为盈”的情况,例如安邦人寿在2015年收购的荷兰保险公司VIVAT。

  根据VIVAT的2016年年报,2014年VIVATNV录得6.12亿欧元的净亏损,但在被安邦人寿收购的当年,即2015年实现扭亏为盈,2016年实现1.59亿欧元的净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收购韩国安联人寿时,安邦人寿再次得以用“低价”购买资产,由此增厚2016年的投资收益。

  安邦人寿信披报告显示,2016年12月31日,安邦人寿支付160万左右欧元,合1172万元人民币,作为合并成本购买了韩国安联人寿100%的权益。

  而这100%权益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58.68 亿元,合并成本小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人民币58.56亿元。这58.56亿元按照会计准则就被计入了投资收益。

  事实上,在2015年,安邦人寿在收购VIVAT时就发生了这种情况。当时,VIVAT的100%股权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89.21亿元,但安邦人寿为此付出的对价仅仅为1欧元(等值人民币8.50元)。

  第一财经记者翻阅VIVAT2015年财报了解到,原来在今年2月最先出面购买VIVAT 100%股权的是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随后安邦人寿控股的安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又以“名义价格”1欧元从集团手中将这笔价值89.21亿元的股权收入囊中。

  运用这种“财技”,安邦人寿2015年的投资收益大大增厚。与其他四家A股上市险企去年总投资收益普遍同比下降超过20%不同,安邦人寿2016年的投资收益在低利率加“资产荒”的基础上同比增长62.86%。

  但投资收益的同比大幅上升与其较2015年大幅增长2.5倍左右的规模保费也有很大关系。从投资收益子科目来看,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及利息收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是最大的增长项。而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中,安邦人寿此分类下的基金投资和股票投资余额分别同比增长了71%及30%。

  退保、赔付金继续飙升

  尽管安邦人寿的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超过60%,但安邦人寿合并的归母净利润还是同比下降20%。

  分析其2016年合并利润表,除了与保费增长及可能的折现率假设变更导致的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大幅增长外,退保金、赔付支出等科目呈现比较大的上升幅度。

  其中,安邦人寿2016年的退保金在2015年同比上升11倍的情况下再次同比上涨2.58倍,赔付支出在2014年为1650万元,2015年变为50.94亿元,2016年再次上涨至249.72亿元。从赔付支出的明细看,集团合并层面的满期给付及年金给付占其中的大半部分。

  虽然退保金的上涨和赔付支出与其规模保费上涨有关,但由于安邦人寿这两年投资型保险占据“半壁江山”的保费结构使得其流动性风险成为一大挑战。安邦人寿2015年和2016年的规模保费中,代表投资型险种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分别占比42.64%及65.45%。

  在“开门红”时期的1月中旬,记者曾走访多家银行,发现安邦保险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出现的频率最高。

  安邦人寿对于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的期限分析中,1年以内及1~5年的相关剩余合同未折现的预期现金流量占比为42%,即截至2016年末所有未到期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所对应的未折现现金流中有42%将在5年内面临偿付。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型业务确实是“资产驱动负债”型保险公司扩大规模的“利器”,但该类型险种占比较高的业务结构对资本消耗较大,在如今低利率、资产荒的投资环境下也会面临较大的利差损、流动性等风险,而为了追求高收益,可能一些保险公司会进行“短钱长投”,同时容忍更高的信用风险,使得投资资产风险也相应加大,并且在2016年的“偿二代”下也可能使得偿付能力充足率较“偿一代”下降。

  安邦人寿也表示,其部分保单允许退保、减保或以其他方式提前终止保单,使其面临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集团的银行业务有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