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委外新常态:同业负债缩规模 管理人只出不进

2017年04月25日 07:37    来源: 新浪    

  委外“新常态”

  据银监会披露,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场理财规模和年初基本持平,微增不到1000亿元。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了解,上述11家银行中,理财规模下降超1000亿元的就有3家。银行理财控规模、处置和调整资产,是今年的常态。

  银行委外再次牵动市场敏感的神经。

  4月的第三周,某大行百亿级赎回委外的消息让整个市场都坐立不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多方和银行人士交流,并结合长期跟踪了解发现,今年以来,大部分银行确实在调整委外管理人,大部分“只出不进”,增量业务很少,少数的增量主要在权益类。此外,所谓大规模集中“赎回委外”的消息更多的是传说大于实际情况。

  截至3月末,理财产品规模达上万亿元的11家银行中,有6家银行较年初规模下降,且有3家银行下降规模超1000亿元;而规模增加最大的银行,增量没有超过千亿元的。也就是说,资产端处置并非4月份的独有现象。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银行同业负债,通过委外套利被银监会指明为“空转套利”行为。截至3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较年初分别下降了1.4万亿元和1.9万亿元。这部分资金的投资,无论是否通过委外,都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在强监管背景下,原先优先赎回到期做得好的产品这一节奏被打乱,而部分原先浮亏的账户也被提前协商赎回。

  同业资金缩规模初见成效

  关于委外规模,目前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两个推算的逻辑:一是从委托人银行入手,理财和自营投资当中委外占多少比例;二是从管理人入手,非银管理人中承接的委外资金有多少。

  从银行的角度,目前市场上有两组数据的可靠性较高:其一,2017年1月,某国有大行相关人士在接受某券商调研时表示,根据同业交流,2016年最高峰时,四大行的委外规模约2.5-3万亿元,估计银行业整体委外规模约6-7万亿元。其二,近期 国泰君安 研究所银行组分析显示,理财中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基金或资管产品,截至2016年6月末约10万亿元,加之自营投资中相对应的资产规模截至2016年末近48万亿元,按10%的委外比例,整体委外规模约3-5万亿元。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全国理财规模超万亿元的银行有11家,分别是五大行和6家股份行(招商、浦发、民生、兴业、光大、中信)。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除了排名靠前的某大行和某股份行,其他银行的委外比例都不超过10%。

  据中债登统计,截至2016年上半年末,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理财规模合计占全市场的75%。因此,尽管某些小行的委外比例很高,可达70%左右,但根据“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农商”八二分比例,行业整体按10%来估算的误差不会太大。

  据银监会披露,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场理财规模和年初基本持平,微增不到1000亿元。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了解,上述11家银行中,理财规模下降超1000亿元的就有3家。银行理财控规模、处置和调整资产,是今年的常态。

  另有某华北股份行资管部高管表示,除了银行资管部和金融市场部管理资金的委外,有一部分“同业资金”,包括同业拆借和同业存单等负债对应的委外投资也需要特别关注。这块资金恰恰是此轮银监会各专项检查的重点,其规模下降对应的委外规模也会收缩。

  同业资金规模收缩已经初见成效。银监会统计显示,截至3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较年初分别下降了1.4万亿元和1.9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和12.6%。

  管理人筛出

  近期,多消息称某大行赎回委外可能达百亿级规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两名股份行资深资管人士处了解到,该行委外规模较大,但委外业务起步较迟,介入市场时点不是很好,去年同期投放的很多委外业绩不如预期,到期赎回也属正常。

  “今年银行肯定是要根据管理人的业绩情况做调整,有淘汰的,有调仓的。”某股份行资管部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去年因为市场比较波动,通过委外做债券交易增厚收益,今年自己做配置的收益比去年好,赎回委外自己也可以做一些配置,有4.8%-5%的收益就不错。”

  另外,上述两名股份行自身资管人士均表示,目前打新基金“性价比”已经非常低,已不再是银行理财参与权益类投资的主配。其中一位透露,去年下半年的打新账户甚至出现过“浮亏”。

  银行间的委外情况分化之大,很多问题需要分而论之。

  就城商行和农商行,根据银监会2014年的《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金业务监管的通知》(215号文),监管评级在三级以上的机构,才能开办AA+级债券等资产投资业务;评级二级以上才能开办AA级债券、信托产品投资、券商(基金、保险)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业务。也就是说,农商行通过非银机构委外投资,受限于自身监管评级。

  一位华东某农商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过去有个别农商行超越自己的评级和投资以及合作范围操作,因此监管收紧之后,有可能提前结束和合作方的业务,但此类业务体量十分有限。

  “总的来说,委外增量几乎没有了。合同谈到一半的也都暂停了,但同业交流赎回也正常,先观望观望。”该华东某农商行人士表示。

  前述某股份行资管部高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委外债券中,主要是信用债;但部分大行也有较大规模的利率债。

  某国有大行内部分析报告显示,对于信用债而言,规范委外或促使资金回流表内,且穿透管理可能降低银行的风险偏好,加上信用评级准入趋严,低等级信用债新增需求下降,降杠杆过程中还可能面临抛售风险。房地产债等品种的发行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增加发行融资主体的潜在违约风险,债市信用利差将扩大。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