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泰基金杨飞: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2017年04月24日 06:47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我是2008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毕业后先去的诺德基金做研究员,主要是看医药行业;随后2009年9月份又到了景顺长城,在看医药行业的同时,2010年接手消费品,主要是纺织服装、家电行业;直到2011年2月来了国泰基金……”

  对自己一路走来的这份经历侃侃而谈的,正是国泰基金权益事业部四组的负责人杨飞,作为80后基金经理,今年正好是其进入公募行业的第10个年头,所谓“十年磨一剑”,但杨飞的“剑出锋芒”其实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

  其旗下管理的基金在最近两年取得了非常亮眼的业绩。其中国泰金龙行业在2015年、2016年蝉联偏股混合业绩冠军(股票上限80%,共计34只),国泰估值优势最近2年净值增长78.57%,在偏股混合基金中排名第1/488。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秘诀,促成了杨飞如此快速地成长呢?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据记者了解,杨飞2011年到国泰时,依然作为研究员主攻医药行业,2013年凭借当年考核第一名竞聘上了基金经理助理,直到2014年10月份才正式挂名第一只基金,就是国泰金龙行业精选。

  截至目前,其管理的产品已经包括了国泰估值优势、国泰中小盘、国泰金龙行业、国泰金马、国泰大健康、国泰景气等六只基金,总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

  有意思的是,从杨飞开始任职基金经理不久之后,市场随即迎来了一轮牛市,而从2015年到2016年再到2017年一季度,杨飞可以说在较短时间内就基本上经历了牛市、熊市、震荡市、结构市等各种行情。

  但值得关注的是,不管在哪种行情下,其管理的产品在几个市场阶段均表现优异。

  比如在2015年1月1日~6月12日的牛市行情中,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50.17%,国泰估值优势、国泰中小盘的涨幅均超过了100%;在2015年6月13日至2016年1月29日的熊市行情中,国泰金龙、国泰估值优势的回撤均远低于沪深300指数;而在2016年2月1日之后的震荡市行情中,其管理的产品整体收益同样将近指数涨幅的2倍。

  除此之外,杨飞旗下多只产品在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更是惊艳,比如由杨飞管理的国泰中小盘今年以来(截至4月17日)收益率达到14.85%,位列2003只同类型基金第13(天天基金网,混合型基金排名)。

  在杨飞看来,“其实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的投资风格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主要就是选择景气的行业,然后自下而上挑选一些龙头的公司。但是我们特别关注估值,无论是2015年大牛市还是2016年偏熊市的市场,以及到今年的震荡市,每年其实比较景气的行业也不太一样,但实际上我们还是遵循这样的原则。”

  另外,“我们也会根据市场做出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举例来说,比如今年一二月份,在成长股没有太大机会的时候,我们也会配置价值股和周期股,从而来熨平整个波动,可能在过去两年这一块做得很少,但是今年以来,我们实际上在前两个月做了这样一件事,这对于我们基金净值的贡献也不小。”

  好平台让投资更高效

  亮眼的业绩,自然也是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杨飞坦言,“这两年规模上的比较快,特别是2016年一季度到三季度,以及今年一季度,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增长。”

  单单以国泰估值优势这只基金为例,记者注意到,在2016年的规模就由年初的1.3亿元增长至9月末的18.56亿元,增长幅度超13倍。

  除了业绩的抢眼表现,规模的不断上升,杨飞所管的基金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对于看好的行业和个股非常敢于重仓持有,这从其前十大重仓股也能看得出来,集中持股甚至是买到占基金资产净值比超过9%的情况非常多见。

  而在这点上,除了对行业和个股的深入调查和自信,杨飞还特别提到国泰基金这个平台特别有利于投资的一方面。

  他指出,“对于一些个股买的比例限制,只要我们有充分的内部报告,以及对于行业和公司的判断能讲清楚,流程化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比如说要买5个点或者6个点,有的公司流程走一圈下来已经2周或3周,股价已经有很好的表现了,那时可能你根本就已经不想再买这么多了。但在这方面,我们公司的执行力是很好的。”

  另外,在激励方面,也是让杨飞特别有干劲的因素之一。“只要把业绩做好了,激励各方面也都不错,公司其实从2015年就开始实行事业部制,这在行业来看,也是比较早推行这个制度,这个激励在公募里面也算不错。”

  “总的来说,一方面,公司的文化非常包容,对风控以外的投资约束力很小,团队的开放心态也很好;另一方面,公司激励机制比较公平,通过业绩来做出晋升的标准,看得见可预期的晋升通道,这也是当初我之所以选择国泰基金的原因之一。”杨飞总结说道。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