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内创投基金募集遇冷 业内称挤水分

2017年04月15日 11:34    来源: 华夏时报    

  2017年伊始,国内PE/VC基金募集遇冷。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共有132只基金披露成立和开始募集,募集规模为959.7亿美元;同期有117只基金完成了募集,募集规模为373.23亿美元。相较2016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数值分别下降了35.92%和69.92%。在完成募集的规模上,2017年第一季度也达到近几个季度的最低点。这不由得让人猜想,PE/VC在募资上,是不是进入了低谷期?

  对此,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对《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分析称,可能有些机构2015年融到的钱足够多,但2016年投资出去的金额相对较少,所以会出现今年第一季度基金募集数量不高的现象。

  业内不担心募集遇冷

  对于这一现象,初步猜测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所谓资本寒冬带来的后遗症。2016年被一些创业者称为“资本寒冬”,很多企业倒下,其中不乏盛极一时的明星项目,如蜜淘网、澎湃养车、美味七七、神奇百货等。同时,去年IPO、借壳上市、跨界并购等政策收紧,直接制约了PE/VC的退出渠道,投资者钱攥得更紧了,投资更加谨慎。

  二是投资机构优胜劣汰,整个PE/VC行业逐渐规范化。过去10年,国内PE/VC发展迅速,投资机构数量快速增加,同时也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泡沫。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姚海波在接受《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采访时表示,10年前基金管理者以海归MBA和成功企业家为主,这些人要么有很好的商业敏感度,要么有丰富的创业经验,而现在从业人员太多了,整个行业被严重稀释。

  熊伟铭也认为,目前市场上很多GP不合格,需要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这个圈子里靠前的机构投资和融资一点没受影响,有些水分和泡沫挤出去就挤出去吧。”

  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盛世方舟主管合伙人谢作强对记者表示,与PE/VC机构沟通中发现,伴随更多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和政府更严格的监管,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已经进入规范发展的崭新阶段,PE/VC在注册备案和募集时更加谨慎规范。

  PE/VC的募资会进入低谷期吗?对此,业内人士保持乐观态度。熊伟铭认为,由于证监会鼓励更多企业IPO,有些预计2020年上市的公司今年就排上队了,此外2017年美国也是IPO的好年份,所以不会担心出现基金募资低谷。

  此外,2016年起,母基金迎来爆发,也为投资机构带来资金保障。清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上活跃的FOFs共计1175只,管理资本总量近2.5万亿元人民币。有人认为,2016年中国正式进入“资本股权投资时代”。而从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人民币FOFs类型来看,政府引导母基金共有676只,占总数的66.7%。姚海波也表示,目前社会上政府引导基金和FOF增多,他们有钱,投给基金的钱也会相应增多,所以基金不担心募集问题。

  平均单笔投资提高超五成

  从投资角度看,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VC投资市场披露的案例数为481起,投资总金额为96.84亿美元,案例数目达到近几个月最低值,但投资金额规模比上季度小幅提升9.79%。PE投资案例236起,投资金额78.24亿美元,无论是数目还是金额规模都呈持续下滑态势。

  但值得一提的是,PE/VC的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规模有大幅提升。VC市场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比上一季度提升了66.36%;PE市场提升了51.36%。

  谢作强认为,近期各机构热衷投资的产业自身需要大体量的资金投入,以投中的数据为例,第一季度有大量化工项目获得融资,所以单个项目的投资额会更大。另外,国家队的资金——母基金开始运作,且资金规模庞大,体量少则百亿,大则千亿级别,这些资金也更倾向于投资中后期的子基金机构和项目,这一现象也可能促使项目投资案例数量下降但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上升。

  此外,2017年一季度A股IPO走势凌厉让不少多年耕耘的PE/VC机构迎来收获季。投资界数据显示,仅仅3个月时间,深创投7家被投企业完成IPO;达晨创投和九鼎投资紧随其后,6家被投企业成功敲钟。谢作强称,从母基金角度,希望机构量力而行,不要因为市场的原因去冒险投资不匹配自身投资能力的项目。当钱都涌向后期项目时,其实中早期基金机构可以获得选择议价的空间,而且不妨碍早年投资的早期项目借这波利好政策而IPO以收获巨大回报。

  其实,很多国内机构一直偏爱后期项目,而使得早期项目投资相对较弱。熊伟铭称,国内早期投资严重不足,VC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


(责任编辑: 张海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