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这些基金公司每月只能申报一只新产品了!

2017年03月21日 06:4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为一家基金公司却不能发新产品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最近不少公募或许对此感受深刻,尤其是那些拿到了批文却未发的基金占比超过60%的公司们。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得到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监管机构对这类公募下发了相关文件,其中规定:

  1、基金管理人存在基金产品超过六个月进行募集,需要对原注册事项进行实质性调整的,可向我会提交变更注册申请。基金管理人一个月可以申请一只基金产品的变更注册,每只基金产品的变更注册不能超过一次,变更注册申请获批后应当在6个月内进行募集;2、对于超期未募集产品数量占比超过60%的基金管理人,经现场检查,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投资运营、人员配备等方面不存在相关问题的,每一个月内可以申报一只新募集基金产品的注册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份文件中监管机构还附上了一份74家基金公司的名单,其中超期未募集产品数量占比从20%~100%不等。

  一家大型公募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该文件的意思是允许申报一只、修改一只,相当于一个月两只。而由于行业内很多公司都超过了60%的比例规定,“就是说大部分公司都是一个月撑死了能发两只”。

  另一家沪上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该通知大约是一个多星期之前下发的。“监管机构对基金的批文可以延期,但给了批文是不能取消的,发行速度慢的话存量肯定就越来越大。而且之前大家还会有意识地去申请一些‘壳’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如果限制申报数量的话,影响肯定比较大。一开始我们还听说批了没发的占比超过60%的原则上不能再申报新产品了,后来有新的规定说如果公司经过了现场检查、确认,没有流动性风险的话是可以一个月报一只,还觉得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便有多家基金公司收到了“关于公募基金产品募集情况的通知”,规定自2017年1月起,对于超期未募集的基金产品数量达到或超过已批复未募集基金产品总数60%(分级基金及因外汇额度受限导致未能募集的QDII基金除外)的基金管理人,再次申报基金产品的,监管部门将委托相关派出机构对基金管理人有关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彼时,监管层规定每家每月上报新基金数量不得超过10只,而在本次的新文件中则对于现场检查之后的措施有了更为详细和严格的规定,即每个月只能申报一只新基金。

  作为一家基金公司每月却只能报一只新产品,感觉想必不太好受,也难怪多位受访的公募人士对此直呼“不知道咋办了”。不过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发售新产品或许不是它们当前的重心所在,“消化库存”才是主题。

  有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超过6个月未募集的基金总数已经超过了400只。由于这些产品不发行就无法申报新产品,所以当前各家都卯足了劲在消化库存,一时间市场上“壳”都不够用了。彼时华南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准备在3月中旬把“壳”用完,好继续申报新产品,不过3月17日监管机构下发的委外新规却给了公募们“当头一棍”。

  上述沪上基金公司人士坦言,之前报得多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壳”,找到委外资金之后就能立马派上用场。不过现在“壳也没用了,委外资金很难进来,零售又不好卖,大家反而觉得新基金申不申报也没之前想象的那么重要了,把之前拿到批文的先发完吧”。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