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封闭式基金落幕:最后两只今年8月前到期

2017年03月16日 11:22    来源: 中国证券网    

  嘉实基金近日发布公告称,旗下 基金丰和 将于3月20日终止上市,自终止上市之日起,基金名称将变更为嘉实丰和灵活配置 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至此,市场上的传统 封基还剩下最后两只,而这两只基金也分别将于今年7、8月份到期。

  据上海证券报3月16日报道, 传统封闭式基金在我国基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98年3月27日,基金开元、基金金泰设立,成为国内最先发展的基金品类。但是由于长期折价、赎回不便等缺点制约了产品发展,自2002年以后就没有新设传统封闭式基金。2001年开始,随着开放式基金后来居上,已经到期的封闭式基金纷纷转型为开放式基金,而剩余的封闭式基金则渐渐成为市场上的稀缺品种。

  嘉实基金3月15日发布公告称,基金丰和将于2017年3月20日终止上市。资料显示,基金丰和成立于2002年3月22日,迄今已运作近15年,截至3月10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达到541.06%,同期 上证指数 的涨幅仅为94.01%。

  基金丰和退出市场后,仅存的两只封闭式基金—— 基金久嘉 和 基金银丰 也分别将于今年7月和8月到期。证监会3月14日公布的基金变更注册申请核准进度显示,基金久嘉已于今年1月10日提出了基金转型申请,转型后的名称为久嘉创新成长灵活配置 混合型基金。

  在传统封闭式基金退出历史舞台的路径上,主流方式有转型为 LOF基金、转型为普通混合型基金或者选择清盘,但清盘的情况相对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从已经“封转开”的基金表现来看,尽管其大多过往业绩不俗,但转型之后往往难以延续之前的辉煌。例如,某存续期间涨幅超过5倍的传统封基,自2016年8月转型为混合型基金以来,累计涨幅仅为3.55%,甚至跑输同期上涨5.75%的上证指数。在业内人士看来,封闭式基金相对于开放式基金最大的优势是规模稳定,“封转开”后优势不复存在,决定基金业绩的根本因素将是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

  随着传统封基陆续告别历史舞台,“封转开”套利的机会也将所剩无几。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基金丰和的折价率为4%,基金久嘉和基金银丰的折价率分别为6.84%、7.86%。

  “折价率是传统封基带来的套利机会,传统封基二级市场价格相较于净值有不同程度的折价,如果在到期前赎回或者持有至到期按净值赎回,就能获得部分价差。”上海某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

  在上述人士看来,投资者布局老封基且持有到“封转开”之后有两大优势:第一,数据显示,由于传统封基到期“封转开”存在一段封闭期,因此“封转开”之前,折价率难以完全收敛到零。从已经到期的产品来看,到期“封转开”前的折价率基本在2%,如果持有到“封转开”之后就可以获得这2%的折价空间;第二,临近“封转开”时,传统封基往往会降低仓位,提高现金储备,以应对转型为开放式基金后迎来的短期赎回潮,此时传统封基的净值波动受市场影响相对较小,套利空间比较明确。

  据悉,不少机构资金尤其是险资已提早潜伏,把握仅存的“封转开”套利机会。 东方财富 Choice数据显示,在现有的三只传统封基中,机构投资者占非常大的比重。以基金丰和为例,2016年半年报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为59.62%。在前10大持有人中,有8个席位被 保险 公司占据,其中,泰康人寿合计持股比例最高,达到16.56%。此外,基金久嘉和基金银丰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也超过50%。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过往情况来看,一般基金会提前一至两个月发布转型公告,并进行一段时间停牌,在转为开放式基金后,往往也有一个月左右无法赎回的封闭期,这样会间隔三、四个月时间,再加上交易成本和市场波动,实际套利空间可能要打折扣。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