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大型私募“奔公”急 公募行业变局犹远

2017年03月15日 06:3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一些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创业的同时,已颇具规模却遇上发展瓶颈的私募大佬们,纷纷动起了转型公募的念头。由私募宿将陈继武控股的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日前获准设立,而如博道投资、重阳投资等大型私募也正在转型公募的路上。

  事实上,私募转型公募的代价并不小。为了达到公募基金的监管要求,在转型成功之前,私募往往会对现有的业务进行壮士断腕式的清理。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规模超百亿的大型私募基金,继续通过私募的方式扩张遭遇“天花板”,而转型公募后,得益于公募基金的制度红利,有望获得更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而为此付出一些代价显然是值得的。

  转型潮暗涌

  如果单纯从总体资产管理规模来看,私募基金业似乎强于公募基金业,但如果细化到个体,二者却有天壤之别。

  上海某私募基金负责人表示,从数量上看,私募基金的整体规模已高达11万亿元,超过公募基金的9万亿元,私募基金业的发展速度更快;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私募基金业约11万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分散在近2万家私募基金手中,而公募基金的9万亿元则仅由一百余家基金公司分享,因此,从单体的生存环境而言,私募基金的竞争比公募基金更激烈。而私募基金发展到上百亿的规模后,受制于产品发售更严格的门槛,容易触及到发展的“天花板”,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私募基金转型公募基金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虽然伴随着众多公募基金经理转行私募,私募基金业的发展势头凶猛,但部分新成立不久的公募基金公司,因为发展定位准确,近年来扩张速度惊人,动辄千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颇让许多私募基金艳羡。

  一位中型私募基金的总经理向记者表示,公募基金行业的制度红利是其能够迅猛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公募业务覆盖范围宽广,发售成本低于私募基金。而在私募基金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私募基金以往的隐性优势逐渐消失,这令公募基金的优势更加明显。“个人可以成为公募基金公司的控股股东,这让私募转型公募后,在保留原有利益分配机制的同时,可以更灵活地参与公募业务竞争,这对于有能力的私募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该总经理说。

  “鲇鱼效应”尚待显现

  对于公募基金业来说,私募基金转型公募基金的暗流汹涌,尽管短期不会挑战现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地位,但从中长期来说,依然存在颠覆行业格局的可能。

  某国有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市场部总监认为,私募基金转型公募基金后,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一旦方向准确,其发展势头会超出预期。由于“私”转“公”后的基金公司实际控制人往往是个人,市场化程度会更高,因此,“私”转“公”后的机制灵活,不仅体现在股权激励等对核心员工的利益捆绑,还包括实际业务扩张中的灵活应对等,这对于受体制约束的基金公司来说,所承受的市场压力会逐渐增加。

  不过,从短期来说,监管层对放开私募转型公募的态度依然谨慎,而私募转型公募需付出一定代价,也一定程度上让部分大型私募基金对转型持观望态度,这意味着,目前私募转型公募尚不会影响公募基金行业既有的游戏规则。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当私转公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其“鲇鱼效应”就会突出。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