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一位货币基金经理眼里的委外

2017年02月27日 06:59    来源: 中国基金报    

  债市的机会会慢慢显现,机会是跌出来的,绝望的时候往往也是最佳的入场时机。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孔山而

  小张在金融机构工作已8年有余,中间从大型商业银行的债券交易员转战公募机构担任货币基金经理。从银行到非银,小张的从业经历与不少货币基金经理类似。去年四季度债券市场大幅度调整以及年底流动性趋紧,导致有些人黯然离去,但更多的人还是如小张一样,在一线运筹帷幄。

  2016年11月,债市出现大幅度调整,不少基金前期收益归零,甚至出现亏损。同时,由于年末流动性紧张,货币基金被大量赎回,甚至出现爆仓传闻。

  经历过2013年债市风暴的小张成功处理了去年末恐慌带来的大幅赎回,由于资产配置多为短期品种,多数是在去年12月份到期,腾出来较多的现金,并未出现流动性问题。但也有一些投资经理就没小张这么从容,面对银行委外的大量赎回,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已高利率借钱或者低价卖券。

  尚未经历过一个完整牛熊的银行委外资金,尤其是有些地方银行,其固有投资思路是:今年要实现的利润目标是多少。要求业绩在4%-6%,经历过去年债市调整后发现,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很大。甚至有一些近几年发展迅猛的地方农商行,利用同业市场,做债券类的委外资产,去年底在债市调整中亏损严重。

  最近,小张在地方调研发现,金融去杠杆已初见成效,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这也意味着,敢接银行委外资金的机构会越来越少。

  “现在我们非常谨慎,同业存单利率为4.5%-4.6%,融资成本就这么高,一般得有1%的利差,即至少得有5.5%的收益才合适。”小张认为,今年最好的资产是类货币资产,债券熊市中,现金为王,配置久期足够短的债,虽然利差小,但能保证在熊市里不会死掉。

  小张表示,之前,非银机构通过三种方式赚取利差:第一,降低信用评级,增加信用风险;第二,加杠杆;第三,做波段。从去年开始,大家都开始做30年期国债的波段,硬是把配置品种做成了交易品种。

  “但上述三种方式已经很难继续下去,信用利差、期限利差已经很薄。”小张举了一个例子,水在大海里,蒸发升空,变成雨落到地面,汇集成河流,最终还是汇入大海。这是一个循环,但循环是需要高度差的,债市的利差已越来越小,未来需要重建。

  不过,经历了去年11月份以来的债市调整,小张感慨,作为一个实际操盘的基金经理,倒不像之前那么期望机构的大资金了。“机构的资金一致性很强,来去一窝蜂,有些机构赎回甚至不会提前招呼,干扰到正常的货币基金运作。反倒是散户占多数的货币基金稳定性更强。”委外这一去年的重头戏,在小张看来,去年火爆的委外,今年会降温,一是监管趋严,二是公募自己也在反思,风风火火的一年,自己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不过,小张相信债市的机会会慢慢显现,“机会是跌出来的,绝望的时候往往也是最佳的入场时机。”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