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不良贷款2017年“注脚”

2017年01月16日 07:4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银行不良贷款压力有多大?

  2017年1月10日,银行业年度数据亮相。初步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1%,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不良率的“峰值”。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一些商业银行专门负责不良贷款处置的部门总在加班。

  2017年,银行不良贷款率有何变化?

  对于这个问题,业界观点不一,最乐观预计是,2017年银行不良贷款率。

  如何化解这一难题?

  目前,银行主要通过清收和核销进行管理,资产证券化和债转股等工具也已经被逐步使用。

  某商业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结合银行业175.5%的拨备覆盖率看,总体来看,银行不良贷款可控。

  不过,一位国有大行负责公司业务人士告诉记者,“在经济换挡期,银行业不良贷款压力还将持续数年。

  特殊资产部总加班

  “特殊资产经营部的同事总在加班。”某商业银行总行工作人员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今年压力确实很大,毕竟不良资产多了,报表不好看。一些银行会主动降资产不良率,由特殊资产经营部进行剥离。”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另一位行业内人士的认可,“主动、有效压降不良占比,应该是大部分商业银行都会做的,不过不会大张旗鼓。”

  很写实的一个情景,前述商业银行总行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某行下浮15%放贷款,我们问,为啥这么做?毕竟这样什么都赚不到,为什么放?答:做大分母。”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在去杠杆和去库存的大背景下,部分行业和部分企业还会有信用风险事件发生,这对于银行业而言也会带来不良的压力。”温彬称。

  此次银监会并未公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此前官方数据是,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余额为14939亿元。

  以国内商业银行不良率最高的农业银行为例,根据2016年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2.39%;县域不良贷款率为3.04%,比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发布的研报认为,小微企业、产能过剩行业仍将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因素,大型企业债务违约和房地产市场深入分化风险正在发展。

  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崔勇透露,在工行整个融资盘子里,现在小微企业的融资余额达到2036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8.2%,增加余额达到1500亿。“从这个数据来看,在整个工商银行内部小微企业占我们整个公司融资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将近三分之一。”

  建行信贷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我们行出现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小微企业上,大中型客户很少。”

  不过,也有些大客户令银行头痛。

  仅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2016年第三季度,新增3000万以上不良贷款大户10户,共9.48亿元。其中,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平安银行大港分行的一笔2.7亿元借款,因其国外建设项目出现大额索赔,加之资金链紧张,已无法归还银行贷款。

  2017不良率见顶?

  2017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用了六个“严”字来体现监管层对于风险的重视,“严控不良贷款风险,严盯流动性风险,严管交叉性金融风险,严防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严治互联网金融风险,严处非法集资风险。”

  东方证券分析师唐子佩分析,根据2017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需要注意几个要点,首先,2017年工作任务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次,强调严控不良贷款风险,“预计银监会将加大不良贷款监管力度,推进不良贷款加快处置,这有助于增强银行账面不良贷款率的真实性”。

  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员黄洁表示,“看好2017年银行不良周期反转,甚至不良率的绝对水平也有可能见顶。即使经济下滑,但只要不加速下滑,银行不良形成率回落依然有宏观上的支撑。”

  黄洁认为,自下而上地分析,长三角是本轮不良周期的领先指标,领先全国约2年。长三角不良形成率2013年上半年见顶,而全国是2015年上半年。而长三角的不良率绝对水平已于2015年下半年见顶,以2年时滞推算,2017年下半年全国不良率或见顶。

  不过,对于不良率的预判有不同看法。

  “2017年要确保‘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小微企业风险可能进一步暴露。”前述某商业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预计,2017年银行贷款不良率可能继续提高。

  一位国有大行负责公司业务人士告诉记者,“在经济换挡期,银行业能够维持这样的不良水平是很不容易的。”但他坦言,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压力还将持续数年。

  传统处置方式饱和

  目前银行主要通过清收和核销的方式处置不良贷款。

  清收和核销,从财务角度看,要考虑利润、拨备和资本。

  作为逆周期调控手段,拨备面临较大压力。自2009年开始引入“动态拨备制度”以来,商业银行前瞻性地在经济上行和利润较好时期多计提拔备,截至2012年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95.51%,达到历史最高点。

  受银行盈利水平下降和核销不良资产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持续下降,12月末为175.5%,个别银行甚至一度低于150%的监管红线。

  作为当前银行利用外部资源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途径,资产管理公司(AMC)在上一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了关键的主导作用。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全国+省级+地市”的三级AMC体系,包括华融、信达、长城、东方等4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28家省级资产管理公司和4家地市级资产管理公司。

  不过,温彬认为,AMC处置不良资产的容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按照监管规定,AMC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2.5%,也就是说AMC的杠杆率在8倍左右,照此测算,AMC大概还有1万多亿元的不良资产处置空间,处置能力相对有限。

  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魏学坤告诉记者,“目前工商银行董事会已经通过了设立资管公司的方案,正在和监管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按照监管要求推进报批工作。”

  在温彬看来,消除银行不良贷款,一方面要通过盈利和提拨备的方式来准备核销不良贷款;另一方面,还通过资产证券化和债转股等工具来降低整个金融系统风险。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

  魏学坤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工商银行已经签了7单债转股的框架协议,涉及到的金额将近600亿。现在债转股的退出方式主要是:企业上市以后通过二级市场转让进行退出;企业兼并重组通过第三方的转让实现退出;通过约定股息的分红率,通过股权的分红逐步实现退出;和股东约定通过回购的方式确定触发机制,由原股东回购股权实现退出;或者将来建立一个债转股转让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转让就可以。

  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2016年,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和招商银行6家银行获得首批试点资格,总额度500亿元。目前中行、招行等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已成功发行。

  1月9日,中债登发布《2016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对于2017年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提出加快不良资产证券化、扩大不良资产池规模等建议。

  除了债转股和资产证券化之外,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已出现淘宝拍卖类、平台撮合交易、2C理财、数据服务等模式。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