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期货投资:“一夜暴富”心态要不得

2016年11月18日 07:27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上周五恰逢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原本该是“剁手党”的狂欢节,却成为了无数期货人的不眠之夜。当日期货市场夜盘,郑棉、沪镍等多个品种盘中出现直线“跳水”,有的甚至在短短1分钟内就完成从涨停到跌停的切换,整个市场哀鸿遍野。一时间,“爆仓”“闪崩”等字眼占据了多个财经公众号的头条,不少业内人士纷纷感慨要“珍爱生命、远离期货”。

  “太阳底下无新事”。如果抛开这些公众号“标题党”耸人听闻的语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剖析这波商品市场行情的话,不难发现,其实一切还算正常。从K线图来看,自9月中旬以来的这波大宗商品走势,属于典型的逼空行情,尤其是黑色系品种在这一阶段涨得太快、太猛,以焦煤主力合约为例,该品种一度达到惊人的日线“十六连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波行情快速上涨之后,伴随的多半是急速回调,因此,此次在短时间内的迅速回调也有其内在合理性。

  问题在于,11日夜盘的回调比以前来得更猛烈了些,如此迅猛的震荡速度和幅度,即便是期货老手盯盘操作,也很难应对得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比如,夜盘规则设置不合理,极端行情专挑半夜启动;比如,交易所调高保证金和手续费,以及首次使用交易限额制度,压缩了市场流动性,加剧了价格波动风险;比如,程序化止损单被触发后引起了连锁反应,导致自动止损多头与短期获利盘、恐慌跟风者相互踩踏等。

  上述理由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种剧烈震荡风险真的是没法预防和规避吗?其实也不一定,如果你做好了风控的话。

  做好风控,首先意味着要重视监管机构的风险预警。实际上,在近期市场出现交投过热、涨幅过大之际,从11月8日起,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几乎每天调控一次,包括调高相关品种的保证金和手续费,甚至还首次使用交易限额制度。可以说,监管部门已打出一手的明牌,做足了风险警示。正如一位资深期货人士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任何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在交易所连发十二道金牌后,最好的选择就是观望,而不是幻想暴利。”

  做好风控,关键是在于做好仓位和资金的管理。在期货市场上,人性的弱点很容易被放大,比如可以一天交易无数次,满足频繁交易的冲动和欲望;可以做多或做空,能有机会实践自己对于市场的偏见;可以加很高的杠杆,充分以小博大。但是对于做投资的人而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能力边际,要做好资金管理。在前期市场涨幅惊人之后,投机者已把鱼头、鱼身都吃了,还要满仓赶着吃鱼尾,即使没在“双11”遭遇剧烈震荡,在之后的某一天也难免会碰到。一些投资者在痛诉市场的无情之后,请不要忘记反思自己的贪婪本性,并牢牢记住通过仓位控制来弱化杠杆这一浅显的道理。

  说到底,风控意识其实就是对市场要保持敬畏之心。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任何不敬畏市场的行为无疑都是“走钢丝”。只有尊重市场、敬畏市场,才能在市场中活得更长久。

  但愿经历这场期货市场的剧烈波动之后,期货投资者能少一些疯狂,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多一份清醒。如此才能少一些挫折,多一些成功。(经济日报 何 川)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