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积极财政政策也应做好减法

2016年11月07日 08:48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张锐

  除了做加法外,积极财政政策也应做好减法,即通过减税降负提升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有效性。通过营改增和以清费立税、从价计征为主要内容的资源税全面改革,我国企业的税收负担有了明显的下降,下一步具有更大操作空间的应当是个税改革。

  被视为第四季度甚至是明年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显然,相比先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的提法,这次特别强调了“有效”二字。字面上看非常简单,但实际隐含着决策者的深意,以及顶层设计的更精准诉求。

  过去两年央行虽然实施了6次降息、5次降准,但由于货币传导机制受阻,且流动性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货币宽松所释放的流动性与融资成本降低并未带动实体经济回升。在经济增速依然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确保稳增长的托底力量需要迅速切换到财政政策上来,甚至可以说未来稳增长强调的应当是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由此,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毋庸置疑,甚至政策的油门可能会加大。

  但是,统计数据显示,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在过去5年出现年均3.64%的减速之后,今年前9个月再度同比降速1.7个百分点。不仅如此,相比于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5.9%而言,前9个月支出却同比增加12.5%,相应产生财政赤字1.46万亿,远超去年同期的6250亿元。显然,在财政异常吃紧的状态下,必须强化积极财政政策落地的有效性。同时也不难看出,未来通过财政收入的增长所能拓展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非常有限,刺激政策的力度只能转向依靠赤字的路径上来。

  按照财政预算法案,我国今年的赤字率为3%,但3%只是国际公认的财政赤字率安全上限,而基于过去30多年我国所积累起来的财富存量以及波幅并不剧烈的经济运行生态观察,即便略超3%的赤字水平也不会构成很大风险,2017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极有可能再往上浮动1个百分点,其中最有可能的选择是,在发行国债的同时,重点加大地方债的发行力度,由此既能抵消房地产调控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冲击,也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并有效维系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20%的增长速度。

  但是,无论是公共财政收入还是赤字与债务规模都客观存在着硬性约束,在这种情况下,PPP(公私合营)所能运转的结果就直接关系着积极的财政政策成效。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PPP全部入库项目10471个,总投资额12.46万亿元,规模相当可观。不过,从执行情况看,实际落地率只有26%。放大PPP的后续能量,除了用好1800亿元的引导基金外,要进一步加强预期管理,为民营企业制造和保持良好与稳定的商业预期。同时PPP项目不应停留在市政建设和交通领域,而是要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开放力度。不仅如此,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特许经营法等法律的制订能够更多地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因此应尽快推动PPP立法,同时抓紧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管理条例。

  除了做加法外,积极财政政策也应做好减法,即通过减税降负提升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有效性。2015年中国宏观税负为29.33%(2014年为37%),高于美国、瑞士、韩国等国家。不过,通过营改增和以清费立税、从价计征为主要内容的资源税全面改革,我国企业的税收负担有了明显的下降,下一步具有更大操作空间的应当是个税改革。从目前来看,我国个税除了存在免征额过低、一些重要支出未做扣除等系列不足外,同时还存在明显的设计缺陷,比如个税七档中第一档的级距非常短促,以致很快能跃到第二档从而使纳税率陡增,同时第二档的级距太小导致税率更轻松跃到更高位置,而此后各档的税率不仅幅度累进小,且税档级距长。由此导致了工薪阶层贡献了个税总额的70%,如果再加上他们为增值税、资源税所贡献的间接税,工薪阶层实际上成为了税收负担最重的群体。

  因此,适度提高个税起征基点或者调整税档级距、适度增加专项扣除,以及提高对月收入3万元以上人群的税率将成为接下来个税改革的重要看点。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刺激与扩大消费,同时发挥税收杠杆的收入调节作用。不过,基于减轻资本外流压力、吸引民间投资,以及引进高层次国际型人才的考虑,个税改革可能会在出台总体方案后,采取小步快走的方式。而这应当是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题中之义。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财政政策只能结构性指向而不应是普惠性目标。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大铁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资金供给外,财政政策今后会向涵盖棚户区改造与地下管廊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倾斜,同时对农村环境治理加大投入力度。而在资金配置上,城市基础设施可能采取以公共财政为牵引并吸收社会资本大规模加入的方式,而由于商业预期不明朗,农村环境治理主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