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节后资金回流A股开门红

地产板块成为唯一下跌行业 机构称入场资金“非主流”
2016年10月11日 07:21    来源: 广州日报    

  图@视觉中国

  国庆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在极度压抑之后再度收获惊喜,两市再现普涨行情,其中创业板涨幅超过2%,成交额也从节前的3000亿元下方的水平一举跃至4500亿元。

  尽管各种迹象表明,节后有包括小部分楼市资金等在内的几路大军返流A股,但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入场资金投机成分居多,而整个A股的格局还没有完全转强,因此大盘发生逆转的可能性并不大,震荡中短线交易是投资者应对目前格局的策略。

  广州日报记者 杨欣 (除署名外)

  周一两市跳空高开,快速回踩后震荡向上,创业板领涨。盘面上,电信运营、软件、园林工程、钢铁等行业涨幅居前,房地产、黄金受假期利空影响,逆势下跌。题材股总体表现出彩,国产软件、彩票概念、网络安全、次新股等涨幅超3%。市场全天放量补涨,打破了连续多日的千股横盘僵局。

  回流资金投机成分居多

  “昨天入场的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于节前想买股票又担心节日间出现不确定性因素的资金,此外,节间各地政府对地产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突然降温,使得部分场外资金进入股市,虽然这个比例未必很高。”本地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表示。

  但对于积极入场的这部分资金,业内人士并没有寄予太高期望。昨天创业板表现抢眼,这再次表明昨天进场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小散户和游资。“这类资金,其实就是坐轿子的资金。”上述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机构:红包过后

  仍是震荡行情

  本报记者在营业部发现,长假期间楼市调控加码的确引发了投资者对资金将大幅流入A股的乐观预期,而经历了昨天的10月开门红之后,目前大部分投资者更加关心节后红包意味着什么?大盘能否因此而反转?

  但是和普通投资者相比,更多专业人士看法则更加谨慎,他们普遍认为,昨天的反弹红包行情更多是节前备受压制的做多动能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集中释放,由于金融强监管和A股尚未出现趋势性机会,楼市资金就此大幅流入股市可能性不大。

  热点板块

  节后首日遭120亿元大单卖出

  密集限购令引地产股降温预期

  广州日报讯 (记者张忠安)昨日开盘,地产股迎来急速跳水。截至昨日收盘,在沪深两市50个行业中,地产板块成为唯一一个下跌的行业,其中,受到恒大借壳深深房A刺激,深圳本地地产股表现相对活跃,但其他多个地产股表现不佳。

  分析称,昨日在A股大涨中,地产股却集体下跌,主要受到密集楼市调控政策影响。十一国庆期间热点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国房地产市场重回限购限贷时代。据统计,9月30日以来,共计有超过20个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其中,限购城市有21个,提高限贷标准的有16个。

  有统计显示,本轮调控涉及的城市1~8月成交占全国销售面积的26.1%,占销售额的比重更是高达44.2%。限购限贷叠加高基数、需求透支,预计市场短期将趋于观望,成交量将缩量调整。

  记者从同花顺ifinD提取的数据显示,昨日地产股遭遇大单卖出达到120.67亿元,净卖出14.79亿元。其中,保利地产、绿地控股、深振业A、卧龙地产、新城控股等净流出都比较大。

  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竺劲表示,本轮调控政策可能进一步扩大范围或加大力度,但本轮调控的政策基调是维稳而非打压。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的资金面情况远远好于上一轮调控。因此,后续楼市的表现将高度依赖于各城市供地情况和利率趋势,“我们判断楼市收缩仍将持续半年到1年。”竺劲表示。

  在大多数人看来,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短期内将对地产股的走势带来影响。但另一方面,地产股当前整体估值水平较低,预计上市房企2016年整体结算业绩保持较好的增长,也将对地产股中、短期走势有所支撑。建议投资者短期保持谨慎观望,等待回调后吸纳估值便宜的优质地产个股,作为中期布局持有。

  投资建议:重点配置稳定增长板块

  广州万隆认为,即使昨天两市呈现中阳普涨局面,但是大方向上的格局不会变化,震荡分化仍将是后市行情的主旋律。

  中金公司指出,考虑到当前A股局部估值仍偏高、地产调控后需调整增长预期、美联储加息风险上升及股份解禁减持等综合影响,未来3至6个月仍可能是A股的风险释放期,楼市调控带来的资金轮动对股市的积极效应需要时间才能体现。操作上建议继续以稳健和价值为主,医药、大消费及高股息策略仍是持仓重点,同时也关注资金配置需求下优质成长龙头的逢低吸纳机会。

  还有资深市场人士认为,经过普涨之后,市场本周势必将再次回归震荡分化模式,与指数涨跌得失相比,手中个股强弱显得更加重要,其中持续稳定增长的板块将逐渐体现出。有色、通信、建筑、电气设备、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三季度盈利增速明显加快,建议重点关注。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