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民生加银基金之惑:母公司子公司孰轻孰重?

2016年06月22日 06:4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2日讯 (记者 张桔)近一段时间以来,内地公募基金发展迅速,多家新公司纷纷成立,但母公司苦于行业的高壁垒而难有后发优势,因此不在少数的新公司着力在子公司上另辟道路。

  某种意义上看,民生加银、财通等几家基金公司就是这种发展思路的体现。根据北京某媒体的公开报道,民生加银的子公司规模扩张最为神速,2015年末的资管规模突破8000亿元,达到8068亿元;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成立于2008年11月3日的民生加银母公司,截至2016年3月31日,公司旗下14只权益类基金总规模仅为76.79亿元。

  不过,近期证监会下发的几个规范基金子公司的征求意见稿,对基金子公司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如是背景下,基金子公司未来何去何从?

  民生加银母公司势微

  来自于万德资讯的统计表明,民生加银母公司成立于2008年的11月3日,目前旗下的基金数量为27只, 基金资产规模为646.50亿元,公司拥有11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年限为3.35年,公司的总经理为吴剑飞,其在105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32位。

  从股权的结构上来看,该基金公司的股东有三家:分别是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3。33%)、加拿大皇家银行(30%)、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6.67%)。

  稍早前的一季报统计表明,截至2016年3月31日,公司旗下14只权益类基金总规模仅为76.79亿元。其中,民生加银品牌蓝筹混合、民生红利回报、民生加银积极成长混合发起、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民生加银内需增长混合、民生加银景气行业混合等基金规模均不足2亿元,可谓不折不扣的“迷你基金”大本营。

  从公司旗下现有的产品结构来看,实际上母公司产品就分为权益类和固收类两大类,公司现有的产品线上没有QDII基金和分级基金等。有趣的是,这家当年成立于深圳的基金公司还经历过一次总部大迁徙,前几年公司举家从深圳迁来了北京,当时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来到首都离大股东民生银行近,同时也便于更快地理解一行三会的战略意图。

  不过,也并非母公司旗下的产品都一无是处,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了解到该公司旗下的量化产品具备一定特色。据悉,民生加银基金旗下新成立的量化产品——民生加银量化中国混合将于6月20日开放申赎。

  与此同时,该公司旗下的一只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正式转为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不过这两则新闻似乎也是母公司近期仅有的媒体关注点。

  民生加银子公司兴旺

  与母公司的衰落相比,民生加银子公司发展之路却出乎意料的顺畅。

  资料显示,民生加银子公司于2013年1月24日成立,截至2014年末,民生加银子公司专户规模便已突破4600亿元达到4663亿元,位列基金子公司规模榜单第一名,占到行业总规模的12.5%。而到了2015年末,民生加银子公司的规模更是惊人地突破8000亿元,达到8068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基金子公司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相比于受监管约束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一方面拥有全牌照、投资范围无限制的优势;另一方面处于监管的空窗期,规则灵活,注册资金只要2000万元,且无净资本的约束。这使得基金子公司一诞生就迅速成为融资业务的“新宠”,业务迅速膨胀。

  具体到银行系基金的子公司来说,银行系基金子公司规模迅速膨胀,主要因为其具备独特的资源禀赋。一方面,银行系基金子公司因其具备银行背景,在资金和项目方面领先,甚至也因为管理团队来自银行而更了解银行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有充分的动力借助自家旗下的基金子公司将贷款出表,集团内的协同效应要远大于找信托公司。

  不过,从2014年开始,官方对基金子公司的监管逐渐加强,多次对行走于灰色地带的基金子公司出手处罚。

  早在2014年8月29日,证监会宣布华宸未来、金元惠理和万家三家公募基金公司因其各自子公司存在合规性问题,分别被处以暂停新业务3个月的处罚。2015年11月4日,包括国金基金子公司千石资本、银河基金子公司银河资本等在内的三家基金子公司曾因违规被监管机构作出处罚。今年的4月15日,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三家基金子公司被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备案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在此次监管部门下发新规后,综合记者的采访,监管新规实施后基金子公司纯通道业务将受到限制,今后将难以操作,主要限制了杠杆比例,最高不超过1:3,无法设置夹层资金。此外,“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基金公司设立子公司需满足成立年限不低于2年、非货币基金公募规模不低于200亿元、净资产不低于6亿元等7项最低“门槛”。

  如是背景下,未来民生加银的母、子公司之间,孰轻孰重呢?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