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广东银行业:制度创新将资金引向扶贫高地

2016年05月30日 15:06    来源: 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戴蔚珑

  【农村金融时报】

  一直以来,广东都是全国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前沿阵地。在金融扶贫方面,广东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力求将资金引向扶贫高地。

  “金融是市场化行为,扶贫是政府救济行为。资金往低处流,而扶贫在高地,目前扶贫最大的瓶颈就是资金的流动。因此,必须要创新,架起特别的输水渠,将资金引上去。”广东银监局副局长任庆华如此阐释创新对于扶贫的重要性。

  土地流转的阳山机遇

  广东省很早就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其中包括清远、梅州等多个贫困地区。同时,清远市的英德和阳山还是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

  阳山县地处石灰岩山区,可谓“九山半水半分田”。在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山区农业大县,激活各种融资渠道,探索出信贷支农的新路子,是金融扶贫成功的关键。

  “目前金融扶贫上还受到一些政策条件的限制,比如土地的承包权等都很难资本化,抵押物的流转、处置环节还存在一些梗阻。”任庆华说,“金融部门提供水机,政府部门提供水渠,只有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金融之水流到贫困地区才能更为顺畅。”

  为此,阳山县从2013年就着手开展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设立了阳山农村综合性产权交易中心。“在交易中心交易的项目,只要拿到颁发的交易鉴证书,就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了。”阳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黄焕结介绍说。

  在交易中心大厅,展板上清晰地展示着交易的范围、机构以及具体流程,窗口不时有客户前来咨询。“产权交易中心已经与银行实现了信息的无缝对接,银行可以随时查询到产权流转的情况,便于及时发放贷款。”黄焕结说。

  同时,为了推进交易,阳山县还在13个乡镇设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所,在167个村配备了流转信息员。标的面积300亩以上、总额50万元以上的资源在县级平台交易,其他的在乡镇平台进行交易。

  阳山县副县长唐存伟告诉记者:“以前土地流转非常不规范,都是协议转让。一张白纸拟个合同,双方把名字一签就算成了。这样会滋生出很多矛盾纷争。现在有了平台之后,都是公开挂牌交易,更加规范化了。”

  截至今年3月,阳山县农村产权交易项目共成交了293宗,总交易额为5817.54万元,增值165.05万元。

  农地焕发新活力

  在土地确权流转的推动下,阳山县的每一亩土地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创新的力量,让金融活水得以从资金洼地流向扶贫高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阳山县颢然惠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献红最近从农行获得了50万元的“农地流转贷”。这是农行清远分行以阳山支行为试点,以大农户带动小农户和贫困户的形式,创新推出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吴献红是第一批受益者。

  起初,吴献红的合作社土地不多,没法扩大种植。阳山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搭建,让她发现连片承包土地、实现规模种植不再是一种奢望。于是,去年她在交易中心,以流转的形式承包了阳山县黎埠镇南村马岭等9个村小组的土地,用来种植花生和蔬菜。

  “手续都办妥了,有了土地,但是资金没有着落。”得知农行阳山支行推出了“农地流转贷”,吴献红想去试试。没想到,还不到一个月,她就获得了农行的50万元贷款。

  吴献红说,这笔贷款不仅解决了她的资金需求,还解决了村里闲置劳动力的就业。目前,她的项目每年可带动当地300多人就业,附近村民530多人年均增收近4000元,其中包括土地流转金、工资收入等。

  除了农行,阳山农信社也推出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抵押担保的贷款产品“流转易”,阳山县南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受益于该产品的农业龙头企业之一。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主要从事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等,目前将基地建在阳山县小江镇,占地约3000多亩。“2014年公司生猪养殖亏损严重。县里将基地的1900亩土地进行了确权发证,阳山农信社以此为抵押贷给我100万元,让公司度过了寒冬。”南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潘锦新说。

  目前,南粤公司年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带动合作社6间、农户增收1200多户。两年前加入南粤公司从事菌类种植的大崀镇贫困户邓家斌,目前年收入达到了30万元,获得利润7万元。收入的增加让他尝到了“在外务工不如在家务农”的甜头,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截至今年4月末,阳山农信社累计发放“流转易”贷款3户4笔共206万元,存量贷款余额为100万元。

  在广东银监局的推动下,目前广东省主要涉农银行业机构累计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3亿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43.63亿元。

  土地整合的“叶屋经验”

  土地流转将沉睡的土地盘活,变成可以增收致富的贷款资金。同时,也结束了土地“碎片化”的状态,形成连片耕种的规模化优势,带来生产效益的提高。

  在清远市英德石牯塘镇叶屋村,记者看到水田和旱地交错分布,上个世纪80年代的分田到户造成了土地的碎片化。为了实现规模化经营,该村自行开展了土地置换调整。具体做法是先将耕地全部收回村集体,然后统一分配,村民之间进行置换,尽可能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经营,告别七零八落。

  不过,在这个叶姓村民占绝大多数的自然村,土地整合却遇到不少阻力。“一共128名村民,不是人到齐了开个会就能解决的,总会有村民觉得不公平。”叶屋村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叶屋村民小组村长叶石通介绍说,这项土地改革前后历时两年,期间遭到村民不下10次反对,村民会议先后开过30次。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劝说,土地置换调整终于完成,村民们也尝到了甜头。“在土地整合之前每户都有十几块地,很分散,现在土地整合集中后,进行机械化耕作,户均年收入从整合之前的不足3000元,到现在每户3万多元,经济效益得到很大提升。”叶石通说。

  叶屋村面对的,除了土地整合方面的困难,还面临着借款主体合规性的问题。据了解,该村村民于2011年自发成立了经济合作社,扩大种养殖规模时遇到了200万元的资金缺口。“这类自发组建的合作社没有工商登记,无法成为承贷主体。如果合作社要借款还需要所有村民同意。”英德农信社办公室负责人廖潇哲说。

  为此,英德农信社专门创新了“农改贷”产品,放宽了贷款主体的性质条件,并帮助合作社完善章程,最终顺利发放两笔共200万元贷款,信贷资金存放在集体账户上,一部分用于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一部分借给村民用于发展种养殖。

  “银行要贷款给农户,很多细节不好处理,还要走很多流程。银行直接对接合作社,农户向合作社申请、还款就会灵活很多。”廖潇哲说。

  叶石通告诉记者,去年有十几户村民向合作社申请了资金使用,今年全部收回后,又有新的村民有了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