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专访费尔普斯:中国家长管太多 会耽误乔布斯式创业天才

2015年11月02日 16: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特约撰稿人 浦奕安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日讯(特约撰稿人 浦奕安) 埃德蒙·费尔普斯,这位浅蓝色衬衣一丝不苟,神情也一样保持严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华都商学院院长,昨天下午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表情很丰富,特别是谈到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他会传递出一种与年龄相反的激情燃烧。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156年前,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今天已被用滥了,但是,在“互联网+”年代的来势汹汹面前,我们依然可以如是描述:“这是一个创业最好的年代,政策红利翻飞高层东风劲吹;或许,也是最具挑战的年代,各界精英辈出多方势力抢滩。”

  所以,在此间杀出的创业者,尤其需要独门秘笈占领市场。底子要厚,嗅觉要灵,动作要快,年轻的创业者,尤其是借助“互联网+”起来的这一拨,一再刷新前辈们的创业经验,原先需要一年左右的A轮到B轮,其中牛人或许用三周就搞定了。

  那么,这位1933年出生的八旬老者,有着无穷创新精神与创业激情的“年轻”导师,究竟对中国的“双创”有哪些见解?对创业者有哪些希望?中国是否可能出现乔布斯那样的标杆人物?新鲜出炉的专访观点本网精心整理,以飨读者。

  【费尔普斯如是说】

  不要否认硅谷 传统行业生产力需放缓

  到底创新力量发生了什么?在美国仍有争议,如果从对一个国家生产力提升的贡献去定义创新力量的话,从这个标准说,美国的创新力量有值得放缓的趋势。这种放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之后有一个简短的泡沫时期,创新也就慢慢停滞。

  过去十年看到创新,在互联网这个时代泡沫也是更为缓慢。有一批人认为,这样一个证据并非能得出定论,他们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办法很好得去衡量商品改善带来的贡献。商品质量的改善,以及商品品种的改善到底带来一个怎样的政策。

  但是,我觉得在1910-1930年代对创新的定义也是忽略了对商品种类和商品质量的贡献,所以把此考虑进来的话,现在我们这个生产力的问题比当时是更为糟糕的。

  所以,对中国创业者来说,创新的放缓,并非去否认硅谷的卓越性,更多讲得是传统行业生产力的放缓。因为在很多传统行业习惯由大公司主导,而大公司是缺乏活力的。所以并非说是硅谷这样的地方出了问题,而是处在经济的核心位置的传统行业大的公司在创新方面相比20世纪60、70年代要差得多、薄弱得多。

  创业中国不输美国 马云已有乔布斯意义

  美国在传统意义上,一直欢迎这些有新点子的人来到它的国度,它也允许这些创新者在不做太多干预情况之下,去开发一些他的产品。相比西欧大部分国家,比如法国和意大利来说,美国在创新这方面的障碍少得多。

  说起乔布斯,其实他自己没法控制自己生在哪个国度,他还是非常幸运生在了美国。如果在法国,他不太可能成为那样的人物。对于创新者,比如eBay创始人奥米亚尔虽然生在法国, 也他也说如果在法国他根本做不到,他也是在美国创办eBay公司。

  至于未来乔布斯会出现在哪个国家?我觉得中国的马云已有乔布斯的意义。对于未来在中国如果出现像乔布斯这样比较大的创新者,一点儿也不意外,但因为中国人口特别多,所以如拿来比较不是很公平。

  比如冰岛也有很多非常聪明的人,但是因为国土小人口少,诞生风云人物的几率也小得多,尽管冰岛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很创新力的国家。

  对中国来说,还是很有可能诞生下一个乔布斯的。哪怕中国规模只是和美国或者西欧大陆一样,中国诞生乔布斯的几率和美国基本是并驾齐驱的,中国相对西欧来说,更有可能诞生下一个乔布斯。此方面,中国创新和文化挂钩,比西欧有优势。

  中国家长应放手孩子去探索创新

  “双创”方面,中国政府已经做出很多努力,为创业者和企业家消除了很多政策障碍。“双创”到底有哪些能做的,区分度更明显:一方面在教育体系里,怎样让孩子们利用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有自信。他们不会害怕去尝试原创性的东西,原创性有时并不是教出来的,相关教育体系应该帮助学生去发现创造力,让他们有更好的条件去运用好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一层面,不知政府对家庭会有多大的影响,家长们应该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飞翔,探索未知的世界,能够有冒险精神去创造。在美国,一个国家的总统总是作为一个道德榜样,去宣扬一些精神,希望民众可以去仿效。政府应该是榜样,引导全民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做。当然,政府可以在此方面做一些努力,家庭环境和家长不该那么地去保护孩子、特别得保守,不愿意让他们去探索创新,那么谨慎等等。

  “聪明人”应用足才智 不走寻常路

  如果在十年、二十年前看,我想美国的创新创业环境相对好得多。当然,过去二十年,也发生很大变化。美国也有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不管怎么说,这种过度保护,也会造成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就去银行工作。

  银行的工作本身比较枯燥,也可能破产,相比来讲,家长和孩子都会觉得银行的工作比较有保障,工资也比较高,应该是比较保险的决策。这样会造成,一些比较聪明的人,有创新性和想象力的好苗子,他们并没有用他们不同寻常的才智去创业,去走应该属于他们的不同寻常的道路,并没有接受这样一个挑战,而选择去银行工作,是一种极大浪费。

  关于创新能力,我做了一个项目,在20-25个国家去衡量创新力量。目前项目还没有完成,一直讨论新的额外因素,项目尚未到终点。但中国经济整体在自主创新,过去十年中国在创新排名上却并没提高,中国的变化太快了,也许过去一年就超过了过去十年表现,中国每天都在提高创新领域,有很多创新点子,即便传统行业也可能有很多创新点。

 

1日下午,中国经济网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华都商学院院长埃德蒙·费尔普斯。独家奉上表情一组。 浦奕安 摄

1日下午,中国经济网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华都商学院院长埃德蒙·费尔普斯。独家奉上表情一组。 浦奕安 摄

1日下午,中国经济网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新华都商学院院长埃德蒙·费尔普斯。独家奉上表情一组。 浦奕安 摄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