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张赛娥做客中国经济网人民大会堂演播室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笑/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冯兴科 王慧梅)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南华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张赛娥在两会期间做客中国经济网人民大会堂演播室。对于保障房,张赛娥建议成立专门部门管理保障房的建设与分配。在房地产市场方面,她建议政府增加土地供应量满足刚性需求,从解决供需矛盾这个根本问题去治理高房价。
对于保障房建设,张赛娥建议借鉴香港经验,成立专门部门管理保障房的建设与分配。由政府免费提供土地、提供资金,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建设及分配工作,建立入住标准以及透明的分配机制,同时在制度方面加强监管,利用舆论监督,让群众放心、有信心。
针对内地高房价一路飙涨现象,张赛娥认为根本原因是由刚性需求决定的,政府应该回归本位,从增加供应量来治理供需矛盾。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对居住要求逐步提高,每年大概有一千万以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很多新结婚的夫妇以及念完书自己出来独立的年轻人有居住需求,如果强行打压刚性需求,只能把问题延后,等政策一放松就可能爆发起来,所以建议从供应方面着手。此外,张赛娥还建议完善宣传与统计数字,让统计更科学、更准确、更及时,这将有助于整个市场的自动调节。
张赛娥认为,开设国际版有利于增加外资企业在内地经营的融资渠道;同时增加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增加投资者的选择。此外,开设国际板也是我国走出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契机,通过接收外企,了解国外的游戏规则,参考国外证管会的管理经验。张赛娥认为,国际版不会对香港H股市场产生影响,因为市场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张赛娥分析称,国际板一直没有落地的原因可能是外汇障碍。
以下为访谈实录全文:
中国经济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经济网人民大会堂演播室。今天有幸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南华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张赛娥女士,欢迎您。
张赛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