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增至23家 7家上市公司欲“入场”

2018年10月11日 07:01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胡杨 每经编辑 王可然

  近日,厦门金融工作办公室官网显示,首家两岸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美信消费金融)已经获得厦门银监局的开业批复,这也是第23家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截至目前,绝大多数已获批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由银行主导或参股。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有意入局。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至少有7家上市企业拟参与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杨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消费金融公司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的能力,面向的客群是中低收入群体,客户对贷款具有“短、平、快”的需求,消费金融公司是否能持续稳定获得发展,最重要的是资金和效率,而这对于消费金融公司在资金成本、风控水平、贷后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战。

  多家上市公司欲涉足消金

  银保监会官网显示,金美信消费金融是在今年4月获得筹建批复的,公司股东包括厦门金圆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

  监管层发放消费金融牌照要追溯到9年前。2009年8月13日,原银监会对外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启动了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审批工作。

  2010年,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及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率先获批筹建,上海、成都、北京、天津得以分别拥有一家试点机构。

  2013年,经国务院同意,原银监会新增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参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在此之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又扩围。截至目前,根据银保监会公示的信息,共有2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筹建批复,金美信消费金融则是“银保合并”以来,首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截至目前,绝大多数已获批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由银行主导或参股。以首批开业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为例,中国银行、北京银行与成都银行出现在其中三家机构的股东名单当中。

  而实际上,现阶段也有不少上市公司有意入局。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去年以来,至少有7家上市企业参与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其中,江苏银行(600919,SH)、二三四五(002195,SZ)、海澜之家(600398,SH)联合凯基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拟发起设立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此外,东方国信(300166,SZ)、奥马电器(002668,SZ)、金徽酒(603919,SH)、宁波银行(002142,SZ)也均有类似打算。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拟设立标的背后,无一例外都出现了银行的身影,包括广州银行、海口农商银行、甘肃银行等。杨芮认为,由银行参与或主导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在设立资质、经营管理、业务整合等方面都较其他机构更具优势。

  消金公司盈利状况普遍良好

  而从消费金融公司实际的经营业绩来看,消费金融行业也的确拥有一定吸引力。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银行旗下的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等均有公开业绩披露。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查询,上述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盈利。其中,招联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1.65%;兴业消费金融则实现净利润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9.78%;杭银消费金融在上半年更是扭亏为盈,实现613.02万元的盈利。

  针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杨芮表示,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模式相对单一,资产端主要是贷款,负债端主要来自于子公司或股东的存款等自有资金,以及较高成本的同业借款。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消费金融公司依靠高成本负债去推动资产端的贷款需要付出相当高的资金成本。由于利差较小,消费金融公司不得不通过放大杠杆来实现收益的提升。但放大杠杆的另一个担忧在于:不良率能否在可控范围之内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的风控能力能否跟得上杠杆率的放大。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