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员:嘉宾进入直播间,访谈即将开始。 [03-12 11:20]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聚焦2013两会特别节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剡水先生做客到我们节目当中,欢迎您赵总。 [03-12 11:30] 赵剡水:谢谢,大家好。 [03-12 11:33] 主持人:欢迎您来到我们节目当中,我们看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并提出家庭农场的新概念。那么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您觉得哪些条件是不可缺少的? [03-12 11:34] 赵剡水:家庭农场这几年我们都一直在说,但是应该说一号文件也专门提出来了,到现在为止关于家庭农场一些概念,包括一些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我觉得不管怎么说,这里有几个共性的东西,一个是集约化,一个是专业化,一个是生业化。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这几年我们在实践里也感觉到了,我想有几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土地的集约化,这中间因为我们有政策,土地流转支撑了土地的集约化,简单的来讲小块地集约成大块田。二,最关键的因素是农业机械化,只有农业机械化才能够在土地集约之后,替代人工来高效的作业。三,也是现实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劳动力转移问题,关于农业机械化,应该说他是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和物质保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03-12 11:35] 赵剡水:说到农业机械化,应该说在过去十几年中也有根本性的变化,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省时,比如在五六十年代也有机械,当时就是赶农时,省时间。第二个阶段,80年代这个时候省时又省力,因为大家讲究劳动条件了,设备要求舒适,还要容易操作。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省时,省力,还省钱的这个阶段,这是根本性的变化。农业机械化盈利模式确立了,使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非常好。我认为是这几年在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包括农村的农机合作组织和农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的比较快,农业机械化最终盈利模式的确立,再加上土地流转成了土地集约化,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使得现代农业快速往前推进。 [03-12 11:36] 主持人:赵总提到了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证。我们看到新一轮惠农政策的推出,将加快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对于国内农机企业来讲,是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在这个机遇期中,您觉得哪些问题是需要重点注意的? [03-12 11:37] 赵剡水:应该说这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特别是在农机补贴政策带动下,农机行业发展的相当快,另外从04年的不到900个亿,到去年整个农机行业超过3000亿,这中间发展还是非常快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体会到一些东西,另外也通过用户在市场上也反映出来。下一步,国内农机企业至少有几个方面是需要加大关注和加大推进实施的。一,产品提升,有两方面,一个是技术,一个是质量。这一点来讲,我们这几年提升很高了,比如说我们曾经在农机行业说的这些“小毛病”,比如说三漏,漏油,漏水,漏气,这些骨干企业全部都根本上解决了,但是在进一步人机工程各方面从产品技术上,从质量上现在不单单说是不能有点小毛病,还得可靠。因为农业机械每年关键要用的时候,所谓三农它有个特点,有忙,有闲,真正要用的时候,短时间但是那个时候是坚决不能出问题的,这是一方面。 <BR><BR> 第二方面,从企业和行业上来讲,下一步还有资源整合的问题,现在总得来讲这个行业还有点少、弱。从行业发展趋势来讲,将来应该说是主机厂有几家,不是说其他的不存在,大的就是做强做大,小的就是做精做专,而且整个行业是生态企业,大家将来各自专业化,然后同时再有个协调和配套。 <BR><BR> 第三方面,我认为要国际化,因为现在国外这些龙头企业有实力的,不管是欧美的,还是日韩的,包括印度的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了,我们中国企业先是在外面有销售,这几年有的企业已经开始不单单是往贸易,而是往全球化资源配制方面发展,包括本地化的研发、制造、销售也开始在推进了。通过这几个方面,使得我们企业做强主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我们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竞争力。 [03-12 11:39] 主持人:我国农机企业与三农是一起成长、共同发展的。从服务三农角度出发,对于未来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您有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 [03-12 11:41] 赵剡水:产品提升,一个是从水平上,我们现在从产品的功能指标,包括产品技术,还有工艺技术要整体提升。应该说在产品技术方面,行业上我们有龙头企业,比如像一拖,不管是拖拉机底盘的换档,还是其他方面,我们一直都走在前面的。还有产品的系列,实际上现在在国内来讲,目前也有问题,农业行业一方面是过剩,现在有一些产品是做不了的,比如说大功率和高效,节能环保的这种组机,包括配套的机具。一个是发展很有空间,另外也是要重点发展。如果一个组机没有合适配套的机具就不能作业,或者作业的效率就提不起来,还有机具和组机的配套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配套不好那么成本就高;另外还有最大的问题,有可能使得发动机不在合适的状态工作,排放也会高,所以这是技术方面。另外,从产品大型高效里面,我们从小型机械方面,从节能环保上来讲是我们的硬伤。我们有小马力的机械,从机制本身,从配套的动力上来看,现在在节能环保方面是有差距的,所以这是我们今后要做的工作。 [03-12 11:43] 主持人:其实随着近年国家加大涉农产业投入力度的政策刺激下,国外众多农机制造企业纷纷在中国建厂,国内和国外的企业就有竞争的问题了,对于这样一个竞争问题,您是怎么看?您觉得对国内农机行业将有怎样的影响? [03-12 11:44] 赵剡水:两方面讲,首先国外的企业进入我们国内市场,他们带着产品,产品作为载体,就有他的技术,另外现在大部分企业也开始在中国,最早是合资,这几年有的开始是独资自己来建。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他的技术、管理等于给我们输入了这些要素。当然还有包括满足了我们国内市场的需求,因为国外的产品进来之后,在重点区域相对来说也是高端市场,我们一般来讲高端市场特指东北黑龙江,他们用的农业装备,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从规模,从产品的技术水平,包括另外还有新疆市场,我觉得这是给我们带来产品的技术,管理的技术,另外也满足了国内有些客户的需求。 <BR><BR> 但是确确实实这是很显然的,对国内企业肯定会有影响,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我是这么理解的,会让这些国有的企业紧张起来,因为我们面临的对手都是比较有实力的,他们有的都是百年老店了。而且从规模上各方面都是比较有实力的国际大鳄,我们能够跟他们同台竞争,我们能够更直接的来找出在各方面的差距,对我们是有促进,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应该是有利的一方面。具体在竞争过程当中就是很残酷的,因为有一些方面确确实实我们跟他们有差距的,但是这中间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还是能找出我们的一些优势来,比如像一拖龙头企业,在国内市场,在对中国用户的需求,包括消费习惯各方面就有优势,另外我们服务方面比国外企业也有优势。 <BR><BR>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在国际市场上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有销售,因为国际市场上客户群细分之后,也可以找出来对我们产品有需求的和我们满足的客户,这种竞争将来是一体化的。有一点,要以客户为中心,另外一个要细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中间有协同,包括国内企业之间的协同,包括必要的跟国际上这些企业的合作,这也是一方面。 [03-12 11:47] 主持人:表面上看是一种竞争,其实在竞争的同时,我们感受到压力,同时也会有动力,借鉴人家的优势,对促进我们走向国际也是有好处的。 [03-12 11:49] 赵剡水:对,这一点来讲,一开始大家觉得是冲击,但是要把它深层次分析透了之后,是一种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你不跟强手面对面,你的水平永远提高不了,如果我们自己不提高,可能眼下我们看着没有什么,或者是没有危机,但是从长远看,最后就会在竞争过程中,国内的整个团队有的就不存在了,有的就算还存在,可能被边缘化了,边缘化比被整合的结果还要可怕,特别对企业本身,对企业的员工来讲是很大的伤害。 [03-12 11:50] 主持人:我们都说一个企业最终都是要走上国际的道路上的,对于一拖来说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打算和想法,必须要走出去呢? [03-12 11:51] 赵剡水:这是必须的,因为人家都已经进来了,现在欧美的前五家,日本的前三家,包括韩国,印度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进来后有的做的比较好,有的还不是太好。我们现在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这么说,一个项目你就会发现龙头企业,基本上都在招标过程当中大家都能遇到。所以这个情况下,我们一拖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早,我们首先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讲,第一步是国际贸易,很早我们就作为一个有自主权的企业,是国内第一批拿到资质的企业。我分析基本上也是差不多三步走,贸易,制造,研发,当然中间伴随着还有服务这些内容都要跟上。我们企业在非洲已经有5个公司,应该说在2011年我们在行业中也是属于海外并购第一例,我们在法国并购了一个工厂,现在制造在欧洲也有根据地了,我们对法国这家公司定位的就是欧洲的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并购之后这几年运行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03-12 11:52] 主持人:听您的介绍,一拖其实走向国际化已经不是说这一年两年的,在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做这件事情了。在这过程当中,您有什么经验给我们总结一下,像国内的农机企业要走上国际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到底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克服哪方面呢? [03-12 11:53] 赵剡水:困难就多了,在国际化过程当中。首先说一下最根本的是要注意什么?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第二,在走出去的时候,国内有一些企业,特别是过去几年在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大家都尝到了摊大饼的甜头,我们这几年通过研讨和内部调整,就是聚合做强、集中资源,把我们的资源集中到核心的产品上,最后为核心的市场用户服务,我觉得将来这是一个方面。因为进入市场是一个概念,在市场上还能够扎根,能够长期的做下去这是完全另外一个概念。第三,要走出去的话,作为国内企业来讲,我们还有其他两个方面要注意的,一个是法律,一个是文化。因为我们面临的客户也好,我们在国外还有合作伙伴也好,你并购,并购企业的员工还是大部分当地的员工,要对当地的文化理解。特别在法律这方面,当然我们国家法制现在也是越来越强了,但是还要注意到各个国家的东西还不一样。包括你解决任何问题,要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另外,还要从劳动法这些方面来做,最简单的像加班,包括放假,我们这可能有些一把手企业就可以很简单的定了,但是在国外,你要求职工加班,或者要放假,加班对职工有一些具体的规定,如果说放假,政府有整个一套程序,这就是很小的例子。其他的方面包括在商务上,法制的环境要求的更严格了。 [03-12 11:55] 主持人:在管理机制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完善。 [03-12 11:57] 赵剡水:还有就是人才,因为走出去之后,可以这么说,人才也是最根本的东西,特别是你要本地化的人才。人才本地化,这是考验我们智慧和考验勇气的一方面,你如何来聘,如何来用。因为一方面是我们走出去有体会,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看一下国外的企业,不管是哪个行业,我们可以做一个分析,可以倒回来看。他们做得好的有好多因素,其中我注意到大部分企业做得好的,其中是人才的本地化作用非常好。 [03-12 11:58] 主持人:人才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刚才我们说到走上国际化有一些困难和面临的问题,当我们国内的农机企业走出去,是不是也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优势? [03-12 11:59] 赵剡水:这是肯定的,我刚才也讲了,比如第一步在贸易阶段,实际上发挥了性价比的优势,然后从现在开始,我们再进一步从制造、研发、这些方面来讲,一个我们中国这几年快速发展,使得这些企业也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些基本条件。我们不是为走出去而走出去,比如说到土壤条件、自然条件,实际上对我们的产品都有一些改进要求,我们叫适应性改进,真正把基地建在国外的时候,适应性改进就会比较快,我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换句话说,我这个产品就有相当的竞争力。另外从研发资源上来讲,我们这几年不管是拖拉机的研发,底盘的研发等等,实际上我们也借用了国际上的资源,当然最后我们是搞联合团队,我们的人跟国外的团队混做。我们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国外研发人员的使用上就更方便了,因为我们直接就在他所在的地方来做这个研发。。所谓的国际化,就是你的客户,你的研发,你的制造,你的采购,资源,配制,包括你的服务完全在国际上配置这些资源。还有核心的一条,整个企业运行的规矩是按国际上的规矩来去做。客户对我们有要求,从我们自身也有这个需求,而且走出去之后,不是为走出去而走出去,确确实实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会发现信息,你在国外的信息建立之后,特别是国际上各方面的产品,包括市场上的信息,在国内消化的时候就会明显的加快。 [03-12 12:01] 主持人:一拖在2013年有什么新的发展项目和计划? [03-12 12:02] 赵剡水:我们企业定一个愿景,要把中国一拖打造成为卓越的全球的供应商。内涵就是我们要给用户提供成套的解决方案,不是说单单拖拉机,给将来的用户是全套的解决方案,这个将来从用户在买农业装备之前,在过程当中交易的具体产品,包括买到之后售后的服务,我们也有一些探索,包括我说到信息化这方面,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气象的,包括还有土壤的信息。河南省就建了一些检测点,给农户做一些咨询服务,你在种之前,你种什么东西,给你提供方案,过程当中在风险风范,市场信息,包括农田的信息我们也可以提供,这是我们已经正在做,但是现在还没有完全成形。将来在用户服务模式方面要创新,将来提供成套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今年的重点就是大功力换载拖拉机的上市,为三农服务。第二,电控柴油机,因为对节能环保方面特别好,我们农业上不单单是拖拉机,还有水泵等等很多机具,去年使用的是3500万吨,从这个消费量来看,如果从节能和排放方面产品技术能够又节能,又环保,对环境来讲能够减少排放,这都是重点。同时,还想把我们企业的主业做强,同时加快转型升级,这也是这次温总理政府报告里头对企业的改革都有具体的要求,我们按照报告的精神来把一拖的工作做好,为咱们国家的机械制造业,特别是为了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03-12 12:03] 主持人:我们也祝愿一拖在未来会取得更好更强的成绩,今天非常感谢您做客我们节目,谢谢您,同时也感谢大家的收看,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两会特别节目,再见。 [03-12 12:04] 赵剡水:好,谢谢。 [03-12 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