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网友提问及建言区 直播员:直播开始! [03-02 15:23] 主持人:今天是我们“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的第一期,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先生。宗庆后是全国著名的企业家,他于1987年创办娃哈哈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娃哈哈集团经过20多年的奋斗,企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的突变,快速步入规模经营轨道,一举跻身全国工业企业利税500强行列。 [03-02 15:3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我们推出“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我们将邀请多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做客中国经济网,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解读国家政策,解答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03-02 15:33] 主持人:宗总,您好。 [03-02 15:34] 主持人:宗庆后以其出色的业绩和人格魅力,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经营大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光荣当选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参政议政,至今共提交各类议案和建议近60件,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03-02 15:34] 宗庆后:应该说今年的议案和建议主要侧重方面也是民生问题。现在我们国家扩大分配,在人代会之前,中央组织部省级干部的研讨班,我也认真学习了胡总书记和温总理的讲话,中央已经把政策和方向定了。一个是经济结构的转变,一个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转变和调整就是把出口、投资、扩大内需三者同步进行,主要是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要解决分配问题。 第二是解决一产、二产、三产的同步发展问题。重点要发展三产。应该说中央这个方向很英明,决策很正确。中央已经把方向指给我们,我们在具体操作方面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03-02 15:38] 主持人:欢迎您来到中国经济网做客。您是我们中经网的老朋友了。从昨天我们在网上挂出您今天要来做客的消息以后,很多网友在网上给您留言,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在我们今天的访谈当中,我们也会穿插一些网友的问题请您回答。我们注意到,您每年的议案和建议都涉及到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今年您的议案更侧重于哪些方面呢? [03-02 15:38] 宗庆后:各位网友好! [03-02 15:38] 宗庆后:我认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经济发展很快,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发展,实际上一直没解决分配问题。所以现在世界上发生经济危机以后,出口受阻以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较大。实际上现在说起来供大于求,而我觉得并不是供大于求,而是很多老百姓没有钱消费,所以就造成好像感觉供大于求。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大市场,如果真正拉动内需,我觉得中国经济确实可以高速发展二三十年,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所以我认为要解决分配问题,中央也看到这个问题,也提出要解决一次分配的问题。 [03-02 15:39] 主持人:宗总,我注意到您三年来一直提出一条建议,关于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很多网友想问您,为什么您几年来持续提出这个建议?特别是其中谈到通过发放一万亿消费券全面拉动消费。大家都觉得这是特别诱人的观点。但也有网友问这是否是被动促进消费的方式?您的观点是什么? [03-02 15:39] 宗庆后:去年我们国家经济在上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大,上半年税收降低、GDP增长速度也降低,下半年又恢复起来。中央主要采取的是家电补贴下乡、汽车补贴下乡、放松房贷政策,把汽车、家电和住房需求拉动起来,下半年的形势比较好,GDP增长很快,全年增长8.7%。上半年的税收也很紧张,税务局到处查税。到了下半年,税收很宽松,有的地方还把去年的税留到今年来收,就说明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但是,我感觉去年拉动家电、汽车行业,毕竟是耐用消费品,我感觉很快就会饱和。去年汽车卖了一千四五百万辆,今年可不可以卖到这个数字,我感觉有点问题。 [03-02 15:40] 主持人:包括允许我们买娃哈哈的系列产品。 [03-02 15:41] 宗庆后:再一个就是房产,因为房价比较高,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房子是投机炒房者买房,没有实现真正的消费,今年到底怎么增长?中央已经提出扩大分配、拉动内需。现在拉动内需,最大的是低收入群体消费,中等消费群体主要消费房产和汽车。把这两部分消费拉动起来的话,目前的政策速度太慢。我提出发放一万亿的消费券,使用的时候,三十块消费券带动七十块人民币的消费,就是一百块钱买东西,可以用三十块钱消费券、七十块钱人民币,这样可以拉动五万多亿的消费,这个数字不得了。消费券发放下去以后,允许买各种东西。 [03-02 15:41] 主持人:是良性循环。 [03-02 15:42] 宗庆后:当然也是一方面。低收入群体可能买的是生活必需品,也就是日用品。中等收入群体可能就会买房子、买汽车,这样把各行各业拉动起来,可以解决就业问题。现在很多中小企业贷款难,实际很多中小企业根本不要贷款,因为他们没有生意,工厂开不起来,还贷什么款、投什么资?如果生意好的话,就业也解决了。就业解决了,这部分人又增加收入,又增加消费。国家尽管拿出一万亿,实际上五万多亿的GDP增长出来以后,税收又把钱收回去,所以实际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03-02 15:42] 宗庆后:对,一下就拉动内需。这样比其他的政策来得更快。政府少投资,把这些钱用在这个方面,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物价在上涨,消费券发放下去以后,物价肯定会涨起来,人民币就贬值。贬值的时候,财政拿出一万亿的消费券,在还的时候就不用一万亿。用这个方法,政府不会吃大亏,而且消费拉动起来,税费扩大,税收肯定会更多。 [03-02 15:43] 宗庆后:这个应该是没矛盾的。我觉得企业是应该不断地给员工增加收入。以前是低成本竞争,我们都是廉价劳动力,分配问题没有解决。关键是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现在都是低成本竞争,利润也很薄,利润也就只有3-5%,为什么劳动法出台以后,中小企业不同意。因为他们没利润,就没有办法运转下去。国家在所得税方面,给中小企业让点利。比如在最低收入之上给员工增加工资部分,是不是可以以所得税5%的比例抵扣,就是国家拿出税收给员工增加工资。 [03-02 15:44] 主持人:您这个建议非常好,希望决策层可以听到您的建议,并且吸纳您的建议。接着您刚才讲的话题,我们就要问一个跟企业员工增加收入有关的问题。也是您提出的,要降低企业税负,让企业增加员工的收入。有网友就问,增加员工收入就意味着增加企业的开支,这个提议是不是存在一定的矛盾? [03-02 15:44] 主持人:这么一讲,很多网友就明白了,为什么增加企业员工的收入,而不是给企业增加负担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也经历了很多艰辛,您的议案中提到民营企业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您发现有哪些具体问题没有? [03-02 15:45] 宗庆后:我还提出一个建议,现在中小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但是科研经费也投不起,改造经费也投不起,是不是可以鼓励他们技术改造,鼓励他们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也可以在所得税的5%的比例之内抵扣。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国家都在降税,鼓励经济的发展。现在降税要降到真正有效果,所以要增加员工收入,增加科研投入,增加技术改造费用,然后降税,这样可以真正起到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03-02 15:45] 宗庆后:因为一个人的财富多了以后,实际上他能吃多少?能用多少?多下的财富也是不断投资,不断创造就业,不断给国家创造税收,同时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所以,我认为不能歧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无非是机制比较活、激励比较高。我认为把思想观念转化以后,才能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实际也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03-02 15:59] 宗庆后:比如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前农民吃大锅饭的时候,饭都不够吃,后来土地承包,什么都很丰富了。说明经济调动起来以后,国家才能发展。后来国家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允许老百姓有私有财产,又调动了社会经济的积极性,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现在大家的思想观念认识有点不是太准确,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的,是整个社会的,民营企业好像是私人的,就有点歧视。实际上我认为允许私有财产、允许民营经济,实际是把民营经济的所有权给了老百姓,积极性比较高、责任心比较强。以前我们《宪法》规定全国的财富都是全国老百姓的,他们就没有责任心,也没有积极性。世界各国,没一个国家的国有企业是可以搞得很好的,所以我认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还是民营企业为主。现在关键是要把思想进一步解放,民营企业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不择手段赚钱。但是,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是会体现社会责任的。 [03-02 15:59] 宗庆后:就是讲浙江温州一带的到山西开煤矿。当时他们招商引资过去以后开煤矿,我认为他们做的不对,买了矿的产权开个洞就挖煤。我认为开煤矿就要有开煤矿的样子,要把煤矿的安全要做好,然后再做矿产企业。实际上现在山西在收回的时候,卖给它的时候价格比较高,收回来的时候价格比较便宜,我认为不太对。另外,在整合煤矿的时候,也不一定只有国有企业可以整合,民营企业也可以整合,只要达到规范要求,就都可以进行矿产投资。所以,我认为要解决民营企业的问题,关键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这么快,我认为首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走向共同富裕,把社会资源积极调动起来。 [03-02 15:59] 宗庆后:要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是应该发展县级市,也包括乡镇的发展。最近中央提出可以允许农村的富户转移到中小城镇,我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转移到中小城镇的话,农民到中小城镇干什么?他们如果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怎么住得下去?我认为是不是应该动员工业下乡。发达国家的工业都在乡镇,没有在大城市,大城市一般是金融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中小城镇发展以后,农民就近在中小城镇就业,这里的生活成本跟农村差不多,就可以在城市里待得下去。另外,我认为一家一户有一个人在这里工作,一家子人都可以迁过去。他迁过去的话,我给政府提一个建议,他可以把他的承包地交出来,交给政府以后,政府拿这个钱补贴给这个农民在中小城镇安家。他有了工作,有社保体系,又有了房子,就可以住下来,就安居乐业,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县城以后,有了工作,第三产业就发展起来。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可以更多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03-02 16:00] 宗庆后:我们这些年来的生产力大大发展,我小时候,当时六、七个农民养一个城市居民,他们生产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以外,只可以满足一个城市居民的需要。现在生产力发展,一个城市农民可以养六、七个城市居民,劳动力多余了。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都有农村劳动力多余的情况,都会出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这两年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转向了城市,但是还不能实现真正的劳动力转移。大城市越搞越大,城市负担也很重,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03-02 16:00] 主持人:我特别注意到刚才您谈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您讲到企业要自律,特别您讲到在挖煤矿的时候,不能不按照生产规章规范进行。另一方面国家要真正出台民营企业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地完善和健全,推动民营企业更好发展。这可以使民营企业更快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大企业。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这些年您在两会中经常提出的问题,就是加快实施发展中小城镇,推动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这一方面,您也提出了不少建议。有网友问您,您对老百姓认为“村村像城市”这种民间说法,您有什么体会? [03-02 16:00] 主持人: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也有中国的特点。 [03-02 16:01] 宗庆后:现在他们还没意识到,发达国家的有钱人都住在乡下。市中心住的都是收入比较低的人。像美国的中心地区都住的是黑人,白人都住在周边的郊区。所以,我觉得必须要走这条路。 [03-02 16:01] 主持人:我们下乡采访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小县城,包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村面貌真是焕然一新,感觉到住在农村,空气也好,吃得也新鲜,确实生活条件比原来大有改善了。现在大城市的压力,像您说的,确实很大。 [03-02 16:01] 宗庆后:对。 [03-02 16:02] 主持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大的。 [03-02 16:02] 宗庆后:浙江和广东等地基本都是城镇化。只要有一个乡镇企业办得好,这个村的农民全富了。江苏的吴仁宝,有了工业之后,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家家户户都住别墅。我认为必须走这条路才行。 [03-02 16:02] 宗庆后:浙江和广东的珠三角基本都是城镇化。只要有一个乡镇企业办得好,这个村的农民全富了。江苏的吴仁宝,有了工业之后,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家家户户都住别墅。我认为必须走这条路才行。 [03-02 16:02] 宗庆后:第二,我认为大学生毕业以后,必须要到这些地方去当两三年教师,才能回来,回来以后给他优惠政策。在艰苦的环境下锻炼两三年,回来以后可以把工资提高一点,住房可以有一些优惠政策,动员大批大学毕业生下去,可以提高那边的教育质量。现在很多大学生,他们写的字比很多小学生都不如。 [03-02 16:03] 宗庆后:应该说我们去年也搞了支教活动。就是贵州和四川有志愿者,每个人补贴两万块钱到那边去支教一年。国家在贫困地区的支持很多,校舍都建好了,但没有老师愿意去。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在偏僻的乡村又缺少教师、缺少师资。教育是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关键问题,如果教育不抓好,没有文化的人怎么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我这次提的建议就是加大贫困地区教师的补贴,让他们的收入比在大城市更高,他才愿意去。 [03-02 16:03] 主持人:还有网友说您对教育也一直特别关心和重视。您曾经提出过加大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补贴,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大力宣扬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等等。今年您还提出比较有意思的建议,“加强学校教育中的书写训练”。您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03-02 16:03] 主持人:您这么一说,我觉得这个问题真的是非常重要。好像大家都会写字,能写到怎么样,能不能写好,写清楚是个问题,而且关键是要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继承下来。 [03-02 16:04] 宗庆后:我认为中国文化,五千年历史,再这么下去,中国的文化都没有,中国字都不会写。因为我们小时候读书都要练字的,回家作业每天是写两张纸的字。现在大学生有电脑,方便了,打出来也漂亮。但是,自己不会写。再下去,中国人是不是连自己的文字都不会写了? [03-02 16:04] 主持人:是不是给您打的报告,很多字您不认得? [03-02 16:04] 宗庆后:这次危机对我们没什么影响,而且是逆势上扬,前年和去年我们发展都很好。主要是几个原因。一方面,我们是内销市场。第二,我们做快速消费品。我们国家在这两年的经济危机当中,一点没有箫条的样子,到处都很繁华,饭馆里照样生意很好,超市、商场的生意也很好,外国人看到很眼红,这说明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太大。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我们的实体经济,给制造业带来一点影响。因为中国老百姓是会存款的,再来什么危机,也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中央很担心大学生没有办法就业、农民工返乡,实际上农民工返乡,他还有土地,回去还是有饭吃。 [03-02 16:05] 主持人:提笔忘字了。宗总,现在有很多网友在提问题,我们再看一下。有一位网友,这位网友的网名叫“猕猴桃”。他问您“眼下金融危机似乎已经慢慢过去,我想知道这次的危机有没有使一些企业成长起来,在金融危机中,娃哈哈又是怎样渡过这次危机,转危为安的?” [03-02 16:05] 宗庆后:而且很多还写不出来,电脑是拼音的,真正让他自己写,这个字还不知道怎么写。 [03-02 16:05] 主持人:祝贺您,真是转危为安。我们再看一条网友的问题,有一位网友,他的网名是“座子”,他问您“您今年建议改革供地方式,进行二次房改,您认为今年的房价如何,两会之后,房价会不会有所下降呢?” [03-02 16:06] 宗庆后:大学生是两代人养着的,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人养一个,也没有问题。我们这些年来在不断创新,技术装备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我们建设了很好的市场网络,是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核心竞争力很强,应对危机的能力也比较强。去年人家不看好中国的经济,我们很看好。尽管有一点经济危机,我们还没有金融危机,可能买车的不买了,买房的不买了,但吃的喝的也不会少。大的不买了,小的东西多消费一点还有可能。我们去年投资了60多亿,又建设了很多生产线,去年增长也很好。 [03-02 16:06] 宗庆后:我认为房产要健康稳定地成长,在政策上要进行调整。我们有三类群体,一个是低收入群体,第二是中等收入群体,第三是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政府搞一些经济适用房,但是低收入群体连经济适用房都买不起。我认为需要建设保障性住房,可以建廉租房。另外就是中等收入群体,就是工薪阶层,他们也买不起房。所以,我认为应该给这批人供应经济适用房。我认为供给的层次应该是低端有保障、中端买得起、高端有选择。 [03-02 16:08] 宗庆后:房产是支柱产业,去年下半年GDP增长很大一部分是靠房产,包括税收的增长也是靠房产。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一辈子就是为一套房子,也是希望安居乐业。实际上我们的房价是太高了,太高的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它的需要,因为土地是地方性收入。所以,房价炒得越高,土地卖得越高,财政收入越多。另外是房地产的暴利。第三,银行的贷款利息也很高。中央一再说压房价,一直压不下来。另外,中央也很为难,真正压下去,可能也有问题,因为银行坏账出来后,还是需要财政补贴。所以一直没把房价压下来。 [03-02 16:08] 宗庆后:现在都是他们的父母亲在帮他们买房子。现在几代人省下来的钱可能也买不起房子。像在杭州买一套房子要两三百万。 [03-02 16:09] 主持人:现在炒房的人比较多,特别是八零后的孩子们,现在压力很大。很多八零后的孩子都是喝着娃哈哈长大的。现在他们也到了婚嫁的年龄。可是他们的工资收入和要投入买房的资金相比,这差距太大了。 [03-02 16:09] 宗庆后:对。首先要确定房子的标准,定房价,定土地价格。然后再定税率,定开发商的毛利,都确定以后,确定竞争方案。在额定的基础上,谁房子造得最好,谁房子定得最便宜,谁进行建设。以前是谁定的价格最高,谁得到土地。这次我还提出,如果买经济适用房,你收入提高了,要换房子可以,但是你的房子只能卖给可以享受经济适用房的群体,而且是原价卖掉。 [03-02 16:09] 主持人:是不是您谈的三三制的概念? [03-02 16:09] 宗庆后:问题想得周到一点,浪费就少了。 [03-02 16:10] 主持人:您想问题还很周到。 [03-02 16:10] 宗庆后:现在中等收入的群体,给他们一百平方左右的房子比较合适一点,因为生了孩子以后,房子就不够用,肯定要把父母接过来看小孩子,肯定要第二次改善住房条件,这样还不如一次性解决比较好。五六十平方,装修完以后,换房子也是浪费了。 [03-02 16:10] 主持人:杭州的房子是两三万块钱一平米。 [03-02 16:10] 宗庆后:我们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有进步,以前我们叫《食品卫生法》,现在变成《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以前是干净就可以了,现在提高到安全的角度了,整个国家提高了一个档次。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像媒体说得那么严重。因为大家比较关注的,媒体一炒作,好像感觉问题很严重。实际上我们这些大企业都是世界一流的,包括我们现在的一些标准和要求比美国都严格。现在我们申请FDA,肯定是很容易就通过,因为我们已经做得很好。食品安全管理上还是有点问题,《食品安全法》要求分段管理,没有解决多头管理、多头不负责任的问题。 [03-02 16:11] 主持人:有道理。我们再看一下网上网友的提问。有一位网友的名字叫“问问”。“看到您我好亲切啊,《食品安全法》已经实施一年多了,您作为人大代表,同时又是食品行业的企业老总,您有什么体会吗?” [03-02 16:11] 主持人:老百姓肯定会问,企业自己的产品,肯定自己说自己的好,有一个第三者作为客观公正的单位不是更好吗? [03-02 16:12] 宗庆后:而且检验合格才能出厂,还有检验合格单。 [03-02 16:12] 主持人:企业自己出厂安全的产品,是一个企业自身的责任。 [03-02 16:12] 宗庆后:几个部门都可以管,有责任的时候,几个部门都推卸责任。所以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同时,我认为还有很多地方增加企业负担。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企业的产品必须有第三方检验合格证才能进入超市。企业本身都要生产合格的产品,检验合格才能出厂,为什么还委托第三方检验。如果到超市出现问题,这个责任是第三方负责,还是企业负责? [03-02 16:12] 宗庆后:我想,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要把全国老百姓想的东西向上面反映。我的公司办在全国各地,经常跑市场,所以全国各阶层的老百姓,各地方的情况接触得比较多。所以说,我也把他们的想法,包括他们的要求,通过人代会向上面反映出来。所以,我每年提出的建议和议案,都是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是站在全国人民的角度上说话。我所有的议案都没有说我个人或者我的企业。这些年来,我感觉我提的建议还是比较准的。 [03-02 16:13] 主持人:我相信国家在这方面会逐渐完善和规范。还有一个问题,这个也是大家很感兴趣的,就是关于您个人的问题,您别紧张。通过七年来的参政议政,您个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期间您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是不是可以举一两个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例子,给我们说一下? [03-02 16:13] 宗庆后:以前美国的FDA都委托大企业检验,大企业的检测设备比较先进,检测水平比较高,专业性比较强,所以都委托大企业检验。像我们都是大企业,我们的检测设备肯定比他们强。而且我们现在也是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我们检测的产品全世界都可以接受。 [03-02 16:13] 主持人:还有很多网友提问,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宗总接受我们的采访,您的很多见解非常独到深刻。希望您今后经常到中经网做客,祝愿您领导的娃哈哈集团更加兴旺发达。感谢大家收看本次节目,希望广大网友今后更多关注中国经济网。谢谢! [03-02 16:14] 宗庆后:我提了以后,大概过一两年,政府也开始实施。所以,我感觉也比较高兴,比较欣慰的。 [03-02 16:14] 主持人:您很关注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03-02 1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