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深港通、沪港通之后,沪伦通是今年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据最新消息显示,沪伦通最快将于今年年底通车,这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一个变化?中国经济网邀请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高级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一起来谈谈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精彩发言

  • 沪伦通多层面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谈到沪伦通将于年底开通的话题,张玉龙介绍说,中国资本市场纳入国际资本市场主要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先后开通,第二步是采用CDR(中国存托凭证)的方式,迎...

  • A股纳入国际指数不只带来增量资金

    刘哲认为,纳入国际指数除了能带来增量资金,对资本市场发展也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纳入国际指数是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交易制度的接...

  • 如何理性看待外资“抄底A股”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中旬,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资金流入已经超过了2017年全年。随着未来沪伦通的开启,更多的资金将跑步进入到A股市场中。张玉龙表示,资金流入反映的是国际投资者...

  • 资本市场如何应对互联互通带来的风险

    张玉龙表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后,从一个封闭经济体走向一个开放经济体,不可避免要面临一些新的风险,主要包括汇率风险、资本流动风险、交易制度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在...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好,这里是金融深一度系列访谈,我是主持人龙煦霏,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主题是资本市场的互联与互通,首先介绍一下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二位嘉宾,坐在我左手边的第一位是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高级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张老师,欢迎张老师。

  张玉龙: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好。

  主持人:欢迎您,第二位是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欢迎刘老师。

  刘哲: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今天来聊的主题是资本市场的互联和互通,我们都知道继深港通、沪港通之后的这个沪伦通是今年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最快将于今年年底要通车,那这个对于我们资本市场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一个变化?在节目开始的时候,先请二位老师大概的说一下,张老师您先请。

  张玉龙:谢谢主持人,其实互联互通这个事情其实最早应该是追溯到2014年的时候就开始了,最早的时候,其实希望是我们从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步纳入国际资本市场,逐步纳入国际资本市场,那么我们其实是有步骤的。首先我们选择的是跟中国大陆这个资本市场,最同根同源的其实就是我们的香港市场,那个时候的话,我们首先开通的是我们的沪港通,在沪港通试运营以后,我们发现整个资本市场表现的是比较好的,而且也有大量的资金的流入,然后我们就开通了我们的深港通,沪港通和深港通运行起来以后,我们就会发现两地的资本市场就流通了。

  而我们在沪港通、深港通试运营一年以后表现的非常好,这个时候的话,第二步我们中国资本市场,那么它其实就需要,这个是从资金的角度来沟通的,第二个的话就从标的的角度来沟通,那么其实就是前一段时间大家所看到的,今年上半年,迎接我们的独角兽回归,这种回归的话,那么其实主要是向中国市场引入我们先进的新经济的产业,那么我们其实选择采用的是中国存托凭证CDR的方式,然后迎接我们的这些新经济的经济体回归,而这个的话,它其实就沟通的是我们的标的,而在这之后的话,当然我们看到,就说因为资本市场碰到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又受到海外的这种冲击,所以我们这个工作还在有序的推进过程中,只是进度比预期慢一些,但我们相信其实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步就是您提到了这个沪伦通就开始了,沪伦通开始的话,这个也是有很深的渊源和背景,就是您提到在今年年底的话,很有可能我们的沪伦通就可以开始了,这个沪伦通的话,很有可能就是第一家在中国上市,采用CDR的方式然后来融资的话,是我们的汇丰银行,而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开始向伦敦市场开放,那么想伦敦市场开放的话,前面我们看到媒体上有说,就说我们国内的华泰证券作为第一支券商,那么可能会通过发行CDR的方式,登入伦敦市场,所以这样的话,逐步的我们和伦敦市场就逐步沟通起来了。所以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开放,甚至后面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那么都具有深远的这种意义。

  主持人:张老师把沪港通、深港通,即将要发生的沪伦通,从历史、从发展、从标的、从资金的角度帮我们解释了一下,刘哲老师。

  刘哲:其实沪伦通刚才提到了,我们从开始的确定和伦敦交易所进行这种互联互通,那么到后期的制度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大概也经过了三年多的这样一个时间。那么实际上我觉得沪伦通的这种开通和上市的话,对资本市场大概能够产生四个层面意义的影响。

  那么首先第一个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它扩大了一个投资的标的,那么让普通的投资者就有机会去投资伦敦市场上市的一些公司,那么其实从整个两个市场的一个分布的结构,你会发现伦敦这个富时里边的这些指数,像医药,还有信息,还有一些新材料,包括消费,和中国的这种指数的这种结构和分布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它让投资者有这样的机会去参与到全球经济的这样一个改革发展的一个红利当中。那么同时呢,也加大了整个个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一个需求。因为单个的市场毕竟它受到一个系统内的这样一个波动的影响,那么如果我们开放一些包括不管是沪港通也好,包括沪伦通也好,实际上对于我们整个做组合管理和风险管理都是大有好处的。

  那么第二个层面就是自身的这个上市公司的层面,自身的上市公司的层面,首先我们可以有机会去国外,去这个境外的市场进行融资,也提高了我们跨境融资的这样一个便利的程度,相当于国家已经把这个基础性的这些工作给你做好了。那么同时,你要过去上市的话,你要符合国际的交易规则,交易制度,以及投资者的一个偏好,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推动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尤其是一些想去境外融资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改善和规范。

  那么第三个层面就是交易层面的,那么从交易层面的角度来讲,国外的资金也会进入A股市场,那么国外的这种资金的一些投资的性质,交易的特点,或者一些风险的偏好和股票的偏好,也都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这样实际上会对整个中国市场的一个投资理念和它的这个估值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国外它可能对一些消费行业,金融行业或者是一些医疗行业,包括新材料行业的估值会给的更高一些,那么中国历史上可能会对这些行业的估值会给的稍微低一些,那么这样也会带来整个中国市场的估值体系和国外的估值体系的一个回归的过程。

  那么最后一个方面其实就是整个市场的波动特点,我们会发现以前我们可能相对封闭的市场,会更多受到我们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投资者的一些影响,那么之后通过这种互联互通会和国外的这种市场的波动,包括国外经济的波动,包括国外资金的波动,都会产生非常密切的影响,也会更多的受到他们波动的影响。

  主持人:也就是说更加的这种对外开放,更加的这样一个国际化之后,其实对于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对于整个的包括经济的方方面面的所涉及到的人、物都会有一个变化?

  刘哲:对,它是一个全面的深刻的一个影响。

  主持人:也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发展的趋势。那么说到这个国际化,我们就不能不提国际指数的纳入,那么包括MSCI,包括刚才提到的这个富时等等一系列,那纳入这一些的指数,对于我们的这个资本市场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一些新的变化?那么刚刚刘哲老师也提到会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我们怎么去应对,张老师。

  张玉龙:这个的话纳入国际指数,它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参与中国市场,认识中国市场其实是有非常非常重要的帮助的,因为我们知道就国际上最重要的那两家指数公司,第一个就是我们说的MSCI,明晟指数,它是全球最大的指数公司,然后其次的话,还有我们的标准普尔指数,然后以及我们的这个富时指数,还有罗氏指数等等,这些指数的话,背后指数的产品,它其实本身是一个市场的这个表现,它给出一个综合性的评判的指标。那么第二个的话,它其实背后有很多被动的投资者,被动基金,指数基金的形式然后来跟踪。那么比如说我要投资中国市场,那么我其实可以就直接投资跟踪MSCI中国指数的这个基金,那么就可以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话,相当于是我把资产放在这个指数里面,按照这个指数的编制的规则,然后就分布在中国相应的这些标的里面。那么对于国际投资来说,投资者肯定他的便利化提高了很多。那么我纳入这个指数以后的话,很显然,指数编制它是有指数编制规则的,那么我们看到中国其实为了纳入这个指数的过程当中,在去年、今年做了很多努力和改变。比如说我们要尽可能的符合这种停复牌制度的要求,以满足这种流动性的需求。

  那么这个的话,我们其实就是在这方面我们金融层是做了很多努力的。而根据我们的测算的话,其实被动的跟踪MSCI指数的话,如果中国市场按照5%的这个权重纳入的话,那么给中国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的话大概应该是在500亿左右,那么如果是我们后面看到如果纳入的比例提高到了10%、20%的话,那么对应的其实跟踪中国市场,投资中国市场的这个指数的资金量就会更大。而跟踪富时指数的话,相对来说它的资金的比例大概应该是比这个MSCI指数要小一些,大概是三分之二左右,所以那么一旦纳入的话,对应的其实也是有300多亿,那么当前对于整个中国经济来说,特别是我们的市场碰到一定程度的困难,那么这些增量资金其实是很宝贵的。而且这些增量资金就像刚才刘老师讲到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他们的风险偏好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国际投资者的这种风险偏好的话,其实更强调这些所谓的性价比,他强调是稳定性,他选择的这些行业必须是经济体具有优势的这些行业,因为他的资产的分布是在全球分布,他要买的最好的,最能代表这个国家的这些企业,那么很显然如果要纳入的话,像银行、消费、金融等等,这些中国具有最优势的企业的话,那么他其实是最容易受益的。

  主持人:好的,谢谢,刘哲老师。

  刘哲:实际上不管是我们的提高MSCI的比重,或者是入富,或者说我们债券纳入国际的这种债券的指数,都是我们中国市场走出去和引进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觉得除了可能会带来一些增量资金这的影响,实际上它对我们整个的资本市场会产生更为深刻的一个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它是我们整个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因为没有一个市场它通过自身的这种封闭式的发展,就能够很好的实现内生的这种循环的,那么我们不可避免要走入国际的市场,与国际接轨,那实际上我们纳入这些指数里面,实际上是与国际接轨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实资金只是一个方面,资金背后是我们的交易制度,也要相应的接轨,我们对应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也要接轨,所以从短期来看是资金的增量,从中期来看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那么从长期来看就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内在的要求。那么反过来说,实际上我们把这个渠道打开,我们开始向国外的这种大门打开,也是国际资金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一个客观的需要。那么实际上全球的资金在配置A股的比例上,依然处于比较偏低的水平,那么这个无论与中国的经济体量相比,还是和中国的潜在的经济发展这种潜力相比,都是非常不匹配的。

  那么随着我们适应时代的这样一个需要的话,来不断的拓展我们和海外的这种交互的机制,那么也有利于海外投资者来提高我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参与度。那么从他们的角度来讲,也可以使他们的组合风险更加的分散,要更好的做这种组合的管理。那么实际上我们国家针对我们不断变化的,不断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这种变化已经做了一些与时俱进的调整。譬如刚才我们提到对于一些增量资金,可能以后就得,就跟以前的这个规模是不一样的,那么实际上我们就放宽了单日的这种互联互通的一些限制。那么今后我想除了这些技术性的一些限制的取消和消除一些技术性障碍的同时,那么未来可能在两方面需要更加去有针对性的去出台一些政策,第一是交易制度方面的,那么国外资金它可能进来之后比较担心的就是流动性的问题,譬如我们的这个交易的这种停复牌的制度,我们上市的和这种退市的制度,以及一些信息的一些披露的制度,其实如果在这方面我们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的话,让国外的资金解除这种流动性的后顾之忧,实际上是能很好的调动国外资金的一个积极性。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除了这种资金的对接,我们还要做产品的对接,我们开放的交易的品种,未来可以越来越大,那么交易的门槛也可以逐步降低,甚至我们还可以出台一些具有创新性、对冲性的这样的产品,来供国内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进行选择。

  主持人:也就是说像您说的资本市场要想成熟,必须要打开大门,拥抱世界来检验,来历练,我们才能够跟国际接轨,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为国内的这些投资者有更好的这种走向国际的一个通道,同时国际的一个投资者也是他们必由的一个选择。那么通过这个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的9月中旬,今年的沪港通和深港通资金的流入已经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一个量。可以说随着沪港通、深港通以及未来的沪伦通的一个开启,可能有更多的资金将要跑步入场,进入到A股市场当中,那这对于A股市场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张老师。

  张玉龙:这个就说其实今年全年的话,我们看到,到目前为止,沪港通和深港通北向资金的流入,那么它其实是超过了去年全年,那么这个的话,它反映的是什么,反映的是国际投资者对于整个中国经济是长期的看好,因为投资的这个过程当中,它其实是分享一个经济体发展红利的这么一个过程,那么很显然,我们现在的话,其实相对于去年的年底,中国今年的资本市场是大幅度的回调,有一定程度的回调,那么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的话,其实是一个更好的买入的机会,特别是这个估值水平已经处于一个,就是相比于,比如说美国市场或者是其他的市场的话,那么它已经是估值水平相对来说是偏低的这种可比的这种蓝筹的公司。那么第二个是什么?第二个虽然说我们在国内的话,大家感觉到,今年可能下跌的幅度还比较大,觉得比较困难,但其实我们如果是放在全球的这种视角当中来看,把所有的这种发展的新兴的经济体拿来比较,我们会发现其实人民币今年的这个表现在这些非美元货币当中其实表现是非常坚挺的。那么这个的话,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因为他最后的计价的本位是美元,那么人民币如果相对坚挺的话,对他来说汇率上的这种折算的这个损失其实是比较小的。

  主持人:而且人民币跟欧元跟其他的货币是一个正向的,一个同向的一个操作。

  张玉龙:对,同向操作,实际上对于他来说的话,相当于说是可以分散掉某些风险,然后第二个的话,因为比如说我们对比一下我们的金砖国家,或者是比如像土耳其、阿根廷等等这种经济体的话,我们看到他们的整个资本市场其实是大幅波动,甚至他们的政治制度不是那么的稳定。那么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冲击是比较严重的,而我们中国市场的话,目前只是一个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那么转型的话,我们原有的这些,比如说周期或者地产这种产业,那么它可能会慢慢的起到的推动作用不那么明显,那么未来的这种是来自于消费、教育、医疗、科技、金融等等,这些是属于新兴的产业,而这个恰好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未来五到十年,那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又完全符合他的这个风格的偏好,现在的价格水平,估值水平又比较低,那么正好是一个很好的位置。所以他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大幅度的这种流入,那么流入甚至还比2017年会多一些,但是我们流入以后的话,这一部分资金它其实对于整个中国市场的配置水平占比更高,那么它受到的这种国际资本成本的影响,那它其实也就会更高。那么我们看到就说美联储加息,或者是中美存在的贸易摩擦,有国际波动的时候,那么我们看到这这部分资金它其实会回调,这也是今年其实主导中国市场波动的一个最主要的一个比较大的因素。所以我们纳入以后的话,我们相信在未来对于中国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第二个的话,我们其实和全球经济或者是全球资本的这种资本市场的这种波动,那么我们的同步性水平会进一步提升。

  主持人:就像您说的一边是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很好的,另外一边是我们现在估值还是偏低,所以这样的一个反差其实对于境外的资金的流入还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张玉龙:对,实际上是一个长期配置的时期,因为我们作为机构投资者的话,强调的是要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期限然后来规划我们的投资,那么这个最主要是把握我们盈利的水平甚至是盈利的增速,那么在这个时候的话,其实中国经济它是处于一个短周期的低谷,那么它后面的话,会迎来一个很好的这么一个发展的阶段。

  主持人:其实这也是历练我们A股投资者一个很好的机会,一般来说我们是以投机性为主,这跟国外的完全是形成一个很大的一个对比。刘哲老师。

  刘哲:实际上外资的这种流入和流出,主要可能就受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就是因为我们可能整个纳入这个指数不久,也刚刚开通我们对外开放可能也是金融的这种实质性的对外资金的这种互联互通,也是处于一个初期的这样一个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里边,它会有一些被动的一些资金流入,像跟踪一些被动的指数,只要你纳入这个指数,这些资金就会流入来配置你,进而它跟这个指数的这种拟合性会更加强,所以如果你从台湾或者是韩国,他们刚刚来纳入这些指数的时候,也通常都会存在一个资金持续流入的这样一个时期,所以这个是历史可以看到的一个规律性的东西。那么第二个我们看到其实境外资金的流入,实际上也是显示了他们对于A股市场价值的一个判断,他们其实帮助了A股市场进行自我价值发现的一个过程,其实经过数十年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我们不可否认中国确实诞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在国际上都有竞争力的一些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它往往跟中国历史,跟中国的这种庞大的内需市场是紧密相连的。那么中国的特殊性也就铸就了这些公司的一个稀缺性。所以说从国外的角度来讲的话,它配置中国的某一些公司,实际上它在全球的这些标的里面他找不到可替代的,所以它具有稀缺性,这样的公司如果它配置进来的时候,它就能够分散它组合的风险。就跟这个韩国的化妆品,台湾的食品一样,那中国同样也在很多行业都具备这样一些稀缺性的一些龙头的公司。

  那么第三方面其实国外资金的流动,也受到整个全球资本市场和全球经济的一个影响,包括我们提到一些汇率,包括美元的一些加息,包括美联储相关的一些态度,那么都会影响整个资金的一个流动,其实不只是影响中国,你看它还同样如果说美元持续的这种加息,美债的收益率持续升高的话,它对很多的其他的非美的新兴经济的国家,都造成了同样的压力和同样的影响。那么反之亦然,如果是美元或美国股市出现反向的这种波动,那影响也是反面的。所以我们应该从一个全局的角度,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那么如果反过来我们说从资金的规模上,我们如果从边际上来看的话,确实资金流入的规模确实边际上在有所增加,但是如果我们从绝对项量来看,那么整个千亿级的一个资金流入的规模,还占到整个中国现在的市值,可能占到不到1%。所以从绝对量上来看的话,资金的绝对规模并不是主导中国的股市出现这种波动的一个核心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就是它会从情绪面上,会从这种投资理念上有所影响,股市就是这样,其实股市它是一个经济市,同时它也是一个信心市,有信心股市就有增量资金,有增量资金就更有信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们应该重视外资的一个流向,同时也不要夸大外资流向对我们整个股市一个波动的一个影响。

  主持人:也就是说理性的看待。

  刘哲:理性客观的看待。

  主持人:对,是的是的,那么刚才说到了这个外资的流入,那么同样也会有一些外资的机构进入到中国的市场当中,那这会不会加大我们同业竞争的难度?张老师。

  张玉龙:其实我们看到最近就外资的机构的话,逐步进入中国市场,我们觉得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的话,像以我们券商研究所来看,我们可服务的对象增多了,然后我们的客户群体是扩大了,而且我们客户的专业的水平是提高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多了一个可服务的市场,我们服务对象多了以后那么,对于国内券商来说,它的收益水平会进一步提升,因为外资它也需要了解中国。

  那么比如说像中信建投证券这种,就是国际化的这种大券商的话,它的机会其实是凸显的更加明显。

  那么第二个我们在和外资交往的过程中,就说为他们服务,或者是他们向我们提供服务的这个过程中,都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那么这个的话也是刚才刘哲老师讲的,是我们国际化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一个过程,对我们的业务水平其实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这个的话,可以从我们当年就说我们中国的银行引入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帮助我们的银行体系完善资本的治理,风险控制的技术以及交易的能力等等,我们相信的话,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中资机构其实一样也会成长的很好。那么第二方面的话,我们当然会面临一定的竞争,这种竞争的话它会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它们的投研能力和我们的投研能力,各有优势的。这个过程当中的话,那么我们其实就是需要一个取长补短这么一个过程。这样的话,就说对于中资机构来说才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当然了第三个就是我们既然互联互通开放,我们其实也是有能力到海外市场去投资的,那么在海外市场投资的话,一方面是熟悉人家成熟资本市场的这种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那么我们面临更丰富的这种交易的品种。其实国内的话,因为目前是处于一个资本市场也是走向成熟的阶段,我们的这些金融工具的话,相对来说少一些,那么我们有机会去参与到海外的这种交易,海外的这种新的金融工具的话,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帮助,那样的话对于整个国内的中资机构的水平提高其实是很有帮助的。

  主持人: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刘哲老师。

  刘哲:其实互联互通更多的体现是资金面上的这样一个与国际的一个交流和互通。那么引入外资的金融机构,体现的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一个资本市场的一个和国外的交流和互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不可避免的,中国可能会受到一些,尤其是本土的这些投资的机构,不可避免会受到一些冲击。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回顾我们整个这个资管市场和私募市场的一个发展历程来看的话,我觉得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其实过去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把它称作为资管规模黄金发展的十年,这几年我们从最早十年前,我们可能出了第一支这种私募的产品,到后来每年以十支左右,后来以百支左右,再后来以千支左右,这样的级别,这样量级的,每年这样一个增速,实际上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个规模非常大的整个资管规模和资管市场。那么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2015年的牛市可以说其实助推了整个资产规模的一个上升,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一个高峰。但是通过这几年我们发现资管市场实际上是进入了从数量的黄金十年,我觉得今后是质量发展的黄金十年的一个新的阶段。

  那么在这个阶段,可能竞争不可避免的会更加激烈,整个市场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一个整合的特征,那么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资产配制能力的,和资产运营能力以及风险防控能力这样的机构可能会脱颖而出,反之仅仅是利用一些简单的这种来回交易或者这种纯渠道的业务,可能会相对来说受到一定的这种限制,或者在市场的竞争中更加优化。那么外资金融机构这样的进入,尤其是外资资管机构和私募机构这样的进入,我觉得会加速整个市场的一个出清和整合的一个过程。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外资进来以后,它一定会对中国本土的这样的资管机构形成非常强硬的一个冲击和竞争,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从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看,中国没有任何任何一个行业是在这种国际化的竞争中被淘汰下去的。那么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经过这种一轮的这种整合之后,我相信会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走向更加成熟,使整个的投资环境得到一个更加明显的一个改变,也使整个市场的发展我觉得会更加的健康,更加的理性,更加的可持续和长久。

  主持人:那资本市场的这个互联互通它除了带来很多的这种成熟,相应的一些效应以外,一定肯定也会有一些风险,那么这个风险可能也会表现在近期甚至于一段时间,那怎么来补这个短板?张老师。

  张玉龙:就互联互通以后,那么我们肯定开始面临这种从一个封闭经济体走向一个开放经济体,这个过程中,那么我们肯定也会相应的受到国际这些因素的影响,那么我们对应的就会有相关的这种风险,那么风险包括哪些?首先第一个是汇率风险,因为国际投资者,他的交易的货币,他的记账货币,或者本位币是美元,而我们是人民币,这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的话是资本流动的风险,如果跨境资本它无序的流动,甚至是那种投机性的资本,它对于整个国家,或者是某些局部的经济的这些部分,它发动这种攻击的话,那么它可能对于我们实体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第二个。第三个是它是来自于交易制度上面,会产生一些风险,那么这种风险比如说表现为我们走出去的时候,可能对于某些金融工具不太熟悉。那么这个时候的话,或者是对于它的交易制度不熟悉,那么我们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那么这些风险的话,第四的当然还有什么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等,那么这些的话,都是我们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

  那么我们在补短板的过程中,很显然我们第一个,汇率风险是国际投资者考虑的一个大的问题,那么其实也是国内投资者考虑的一个大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需要我们提供很多资本的工具。这种工具的话,比如说像远期,或者是期货等等,这些可以通过在交易的过程当中采用这种对冲的手段,或者局部对冲手段,甚至可以保留一部分常客的头寸等等,那么这种方式的话,把风险控制在我所需要的目标的范围以内。第二个就是跨境资本流动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话,一旦我们走向了一个开放经济体,那么资本市场是逐步开放的,那么逐步开放以后的话,那么我们对于这种短期资本它的这种防范,我们就需要值得仔细去考虑了,那么最主要的话比如说像我们亚洲金融危机,或者说拉美金融危机,那么那个时候我们会看到资本市场开放的这个步骤,它出了问题,那么就导致金融的这种热钱,快速的流进和流出,对于实体经济就会产生相应的影响。那么它流进流出的话,也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的,那么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话,最主要的是,第一要把握住这种相关的最重要的制度建设,我们的要求必须得规范,然后第二个的话,那么其实也是需要我们有更高的这种风险管理的这种能力,那么我们在这种情况下的话,第三个是政策还得选对相应的这种步骤,开放的这种过程,逐步的,渐进的这种推进的话,我们到最后就能够,能够享受国际化的这种特别是资本国际化的红利,那么同时也能够防控相应的这种风险。

  主持人:好的,谢谢,刘哲老师怎么看?

  刘哲:从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面临很多新的情况,那这些情况如果你处理的好的话,它就是机遇,你处理不好的话,就有可能衍生出一些风险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应该处理好三方面的一个关系,第一个方面就是对外开放和制度建设的一个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拿实体经济做一个类比来看,那么一个企业家我要在你这个地方投资,我要看你政府的一个综合的营商环境,对不对,那如果的国外的投资者,我们在进行境外的资金交互的时候,境外也会来关注一下你整个一个投资的生态,那么这个过程中,如何完善我们的交易机制?来构建一个良好的投资生态,我想这个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准备好了,万事俱备,那那个开放就是东风,那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准备的话,那么可能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加速我们的准备,加速来完善我们的制度,进而我们更好的来把开放中所面临的一些新的问题,转化为机遇,而不是让它演化成风险。那么第二个方面一定要处理好对外开放和上市公司质量的一个关系,实际上我们所有做的这一些,我们对外开放也好,我们纳入指数也好,我们资金互通也好,我们放开机构进入也好,我们核心实际上都是要提高我们自己上市公司的一个根本的质量,进而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实体经济。我想我们无论走到哪一步都要回归我们的初心,看看我们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为它产业的一个发展提供了便利,是不是有利于他们产业的转型,是不是便利了他们产业更好的融资与更低的成本的融资,我想无论我们走到哪一步,都要把我们的初心放到头上照一照,看看那个才是指引我们的一个灯塔。

  那么最后在开放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风险防控的关系,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话,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大家都认同,什么话?就是所有的资金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对不对?为什么你要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面?是为了要分散我们的风险,同样金融创新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把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完全的对立起来,实际上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至少它在多样化和多元性的程度上,它是可以分散风险的,如果我们只有一种交易工具,那么就相当于我们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面。那么如果我们有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当然它不意味着风险就小了。但是它一定有机会通过某一种组合,通过某一种制度的设计,可以分散化风险,所以在这个程度,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觉得我们在金融开放的一个过程中,我觉得不仅仅是一个资金的一个融通,也不仅仅是一个制度的融通,更多是提高我们整个金融市场的产品的一个多样化和产品真正的设计。我们要成为资金的一个资本市场的强国,如何强,强在很大程度上一定要体现在它的丰富性,它的多元化下,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需要核心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主持人:那在今天节目最后,也想请二位老师用简短的话我们来表达一下自己对于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未来的期许,或者是可以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那张老师您先请。

  张玉龙:其实我对整个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其实是一个对外开放的这么一个新的阶段,我自己其实是非常有信心的。而且我相信的话,随着一方面我们对国际投资者开放了我们的市场,同时我们国内的投资者也能够走向国际化,那么不管是我们的企业还是我们的金融机构,还是我们的这些投资者,他在这个过程当中,都是能够享受到这些国际化红利的,所以我对我们的中国经济的话,经过转型以后其实是非常有信心,而且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就像刘老师刚才说的,我们一定就是能够从资本的大国走向资本的强国。

  主持人:好的,谢谢,刘哲老师。

  刘哲:整个资本市场的一个对外开放,我觉得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也符合整个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规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期待着我们无论是在理念上,在机制上,在产品设计上,都能够与时俱进的跟上我们国际化的一个步伐,能够让我们的开放走得更稳,能够让我们的程度走得更深,能够让我们的层次走得更高,能够让我们的资本市场更加的健康持续更好的发展。

  主持人:套用我们习大大的一句话,路再长往前走总能到达,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资本的强国。那么再次感谢二位老师能够作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各位的收看,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也期待与您持续分享,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