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员: 访谈开始! [11-03 14:00]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亚运服务商访谈”节目,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亚运会惟一计算机客服服务商——清华同方的电脑客服中心总经理马强。马强,2001年至2005年任同方计算机本部销售经理,历任总部渠道部经理,北京地区经销经理,西南大区总经理等职务,建立了业内领先的呼叫中心,有同方特色的全国客服网络和设备配送网络,培养了一支有多产品维修和支持能力的技术工程师队伍,能够承接各种大型IT维修服务的项目实施队伍。马总欢迎您。 [11-03 14:26] 马强:另外一方面就是服务,刚才我也提到,在全球竞争里面,我们的民族产业怎么样才能够取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这其实是需要考虑很大的一方面,你需要通过服务来取胜。 [11-03 14:27] 马强: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在电脑行业,我们面对的是全球的竞争,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获得亚运会组委会的信赖和认可,我想我们主要来自于一个是自身产品的品质,一个是我们服务的品质,主要是这两个方面。第一我讲一下我们的产品品质,参与了全球的统一的全球市场的竞争,从供应,就是来料的质量,都是全球第一流的厂家给我们提供的,我们自身也是比较大的研发,质量控制的队伍来保证,经过这么多年市场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也得到了亚组委的认可。 [11-03 14:27] 主持人:我们同方电脑为亚运会管理比赛结果计分等服务,作为十几年历史的民族品牌,我们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11-03 14:27] 马强:大家好。 [11-03 14:27] 主持人:反过来说,我们服务亚运,对公司本身的发展,又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11-03 14:28] 马强:今年3·15的时候,媒体非常关注IT产品的服务问题,很多国外非常优秀的品牌,但他们难做到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中国消费者,这个时候应该依靠谁?民族企业有这样的责任,如果能够承担这样的一个责任,并把它做好,我相信咱们的消费者愿意选择国内品牌,关键是自己要争气。我们一直以来在服务方面做这样的努力,我们也承接着大型的项目,这次亚运会我们也是争取这样的项目,非常荣幸,最后我们得以胜出。 [11-03 14:28] 主持人:我们有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比如说国内的市场对于我们品牌的认知度大概有多少? [11-03 14:29] 马强:这个意义是很明显的,大家知道亚运盛会不仅是亚洲人民体育的盛会,也是产业界展示自己实力的窗口,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讲,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对我们自身来讲,品质和服务业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同时也得到了让消费者更多的认可,一定会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从目前了解到的,从销售方面的情况,还是有很多很正面的影响的。 [11-03 14:29] 马强:它技术方面要求,更多的时候不是用高和低来评价,有很多的复杂性。比如说亚运会这样的一个体育的赛事,它是综合性赛事,它有几十个不同的场馆。本届亚运会是66个比赛场馆,还有30多个非竞赛场馆,比如说运动员村,有近百个设施,有的你会想在很好的环境,有的在水边,有的可能在海边,有的地方可能会下雨,这些情况我们都要去考虑到。这是外部环境。从内部来看,它会有不同的外部设备,里面装不同的系统,这种应用和需求,应该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复杂性是非常高的,所以更多是对不同的需求的管理,这种复杂性是更重要的。 [11-03 14:30] 主持人:像亚运会这种盛会,它对于技术上面的要求有多高? [11-03 14:30] 马强:我们的品牌的认知度,应该这么理解,从知名度来讲,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内的消费者,我们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比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你的美誉度,或者质量的保证。美誉度怎么去获得,除了自身品质的保证,另外也需要你把你的品质,和好的一些服务,能够让更多的人能知道,咱中国民族产业对于在宣传,在品牌的一些推广方面,应该说过去来看,还跟国外的有些差距。体育方面的亚运会是很好的媒介,我们这次做一些尝试,希望给大家更多的认知。 [11-03 14:30] 马强:对,在产品端服务端,都要去做一些定制,这其实考验的是产品的品质,服务的品质,以及项目管理的能力。 [11-03 14:31] 主持人: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去为客户定制一些服务? [11-03 14:31] 马强:对,兼容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物理方面,兼容性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1-03 14:31] 主持人:是不是咱们在之前说的兼容性呢? [11-03 14:31] 马强:对,我们是很有信心的,希望把这个事情展示得很完美。 [11-03 14:32] 主持人:我们能争取到这个资格,我们肯定是很有信心的。 [11-03 14:32] 马强:对,应该是这样的。应该说民族品牌应该去承担这个责任,但是能不能承担得了,是要靠亚组委通过考察认为你可以了,最终还是要通过赛事来考验,你确实把这个事情完成了,这样的话才是检验的惟一标准。 [11-03 14:32] 主持人:让我们民族品牌来做,是不是更能了解我们本国的情况? [11-03 14:32] 马强:其实每个点的终端设备进场后,可能很快几天就能链好,但是大量的工作是在之前。 [11-03 14:33] 主持人:如果我们布置这些设备,需要多长时间? [11-03 14:33] 马强:我跟各位朋友介绍一下,大家可能知道,11月12日亚运会开幕,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在5月份已经进场了。 [11-03 14:33] 主持人:距离亚运会的时间很近了,我们各项工作进行得怎么样? [11-03 14:33] 主持人:我们想了解一下系统研发的方面。 [11-03 14:34] 马强:从需求的了解,场馆具体的需求,再反馈到我们后台的研发,我们的研发人员还要跟供应商做定制的要求,比如有防雷,宽电压的方面,等等很多方面都要做一些不同的设计。其实总周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11-03 14:34] 主持人:有一个研发的过程? [11-03 14:34] 主持人:压力测试方面呢? [11-03 14:35] 马强:研发的工作,是在几个月之前,我们前台人员把一些需求采集回来以后,他们成立了一个班子,专门应对这样的一些内容,做了定制和开发,有一些需求联合供应商,从源头保证质量。 [11-03 14:35] 马强:我们现在所有的设备都已经进场,同时在各个测试赛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到了零故障,非常圆满地通过了测试赛的考验,我们对正赛也非常有信心做到后台的完美的保障。 [11-03 14:35] 主持人:我们还负责一些票务系统的布局是吧? [11-03 14:36] 马强:是的,当然不可能是跑一台机器做15万小时,它是采用几百台,根据统计学,当然国家都有这样的标准,利用多少台机器,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跑多长时间,不能出问题,假设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结果,完全没有出问题是什么结果,它是有这样一套规范来保障的,这是质量管理体系里面有要求的。 [11-03 14:36] 主持人:我们评价的标准,我不是很专业,这个评价的标准以时间来定吗? [11-03 14:36] 马强:几款机型都通过了15万小时的故障测试。 [11-03 14:36] 马强:那是测试赛阶段,就是前期阶段是近百人,现在已经一百多人了,因为马上要进入正赛了,有些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是在开幕式之前就开始了,比如足球等等,整个赛期比较长的已经开始了。 [11-03 14:37] 主持人:我们现在进园区的有近百人? [11-03 14:37] 马强:准确一点,它的所有的场馆和系统所用的计算机硬件,都是由我们来提供的,包括计分系统,赛果系统,管理系统等等,包括票务系统,但是并不意味着这里面所有的软件系统是我们做的,我们只提供硬件,我们负责这些硬件让这些系统能够实现完美的运作。所以我们也必然要去了解这样一些系统,甚至跟他们相结合的内容我们都要了解好。 [11-03 14:37] 马强:会的。每天都有排班的计划表,高峰应该在11月20日左右。 [11-03 14:38] 主持人:这个人数还会增加吗? [11-03 14:38] 马强:我们团队结构,前期是近一百人,后期是一百多人这样一支队伍,大多数来源于我们全国的客户服务队伍,总体人数有三千多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通过了工业信息化部统一的计算机方面的认证,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这样的一支队伍,我们选了其中的佼佼者,一百多人来参加这样的项目。 [11-03 14:39] 主持人:我们这个团队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11-03 14:39] 马强:在现场都有我们的人做服务,还有一支后援队伍,在广州我们基地来临时调配。所以说在每一个场馆,都有可能看到我们同方的人,当然观众在观看比赛的时候,未必能想到在后台有我们的同事。 [11-03 14:39] 主持人:我们的人员主要就是监控? [11-03 14:39] 主持人:我们之前参加过那么多大型项目,跟亚运比起来,您觉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11-03 14:40] 马强:目前我们没有请外援,在这方面最终决定的力量,其实是你的技术力量和你的项目管理能力,我们虽然没有做这方面的,过去没有大型赛事的经验,但是我们有其他方面的大型的服务项目,请大家放心,我们不会给亚运丢脸的,肯定没有问题。 [11-03 14:40] 主持人: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是不是请一些外援呢?我们的技术能支持的是吗? [11-03 14:40] 马强:完整的还是第一次。 [11-03 14:40] 主持人:像我们参加这样的体育赛事还是第一次吧? [11-03 14:40] 主持人:一个是透明度高,一个就是复杂性大。 [11-03 14:41] 马强:另外就是它的应用需求应该说比较分散,不同的场馆,不同的设施,需求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可能是简单的网吧,我们也提供有网吧,运动员或者记者来用,有些地方可能就是非常关键的,像赛果,就是比赛结果的系统,时时的计分,这里面要用电脑,这里我们肯定有详细的预案出来,来防止出现哪些问题。所以复杂度是参差不齐,需要做不同的方案。 [11-03 14:41] 马强:最大的区别,我觉得还是它的公众性和复杂性会高一些。过去我们承接的很多项目,不需要有很强的公众的参与感,因为大家参与,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大家很快就能看到,这样的一些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11-03 14:41] 马强:我觉得主要的感受,还是项目管理方面,要做的管理的事情还是比较多的,细致性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透明度必然会产生荣誉感和一些压力,肯定会有这样。我们就希望自己千万不能出差错,所以对各种细节,去做很多的了解。举个例子,我们的电脑其中在某一个场馆我们要放一个位置,地上后来发现有水的痕迹,就是液体的痕迹,为什么会有水迹呢,因为在场馆的里面,而且没有下雨,我们想这些水如果滴到电脑上面,就会有问题,后来我们找,原来上面有空调的冷凝口,我们考虑机器的位置是不是离得再远一些,或者在上面放一个防雨的罩子,所以很多细节的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到,这可能不是一些技术问题,但是最终可能会影响你的结果。 [11-03 14:43] 主持人:对我们工作会提出哪方面的要求?跟您平常工作相比,这段时间的感受可以谈一谈吗? [11-03 14:43] 马强:对,或者叫多样性。 [11-03 14:43] 马强:还好,最开始的时候压力比较大,现在并不大。因为开始当我们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很好的时候,或者说对这个需求不是非常清楚的时候,可能大家都会比较忐忑。当我们把情况都了解了,而且都有应对的方案,而且在测试比赛的时候,我们也做得比较好,这个时候我们想我们是非常有信心去迎接正式比赛的进行,我们也非常盼望亚运会的开幕,非常期待。 [11-03 14:44] 主持人:考虑到方方面面。您的压力大吗? [11-03 14:44] 马强:比如机器淋坏了,最终就会出问题,所以这样一些小小的问题我们都要去观察去看。还有一些潮湿的地方,我们要加一些干燥剂,或者其他方式。总之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也有很多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都要去想到,去做到,就是所谓的多样性。 [11-03 14:44] 主持人:我们一个网友问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关于我们计算机这方面的,单指PC方面,我们计算机制造和研发,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呢? [11-03 14:45] 马强:兴奋加期盼。 [11-03 14:45] 主持人:您现在的心情,您整个团队的心情,能不能给我们形容一下?是兴奋的?还是什么? [11-03 14:45] 马强:是这样,这个问题我相信广大网友还是非常关心这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讲,目前国际上所有的PC厂家,都是在全球去整合资源,包括我们国内的企业,完全是参与全球的竞争。这样一个情况下,在这么快速变化的行业里面,如果你比别人落后半年,我们不要说落后一年两年,你很快就会在这个行业里消失,这是同步的,从研发到产品的推出,这方面是竞争完全公平和透明的,而且这里面大家的速度也是同步的。 [11-03 14:49] 马强:是,在这方面是。 [11-03 14:50] 主持人:我们和国外基本上没有差距了。 [11-03 14:50] 马强:我想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我刚才讲从整机厂家来看,因为我们整合的资源,是来自全球,所以我们保证最终我们整机的品质是全球品质。对于不同的领域里面,比如说在芯片,在操作系统,确实在不同的领域里面,有的地方我们的差距是比较小的,有的地方差距很大,会有这样一些情况。这也有赖于我们全体的科技工作者来共同努力,来缩小这样一个差距。 [11-03 14:51] 主持人:目前我国的计算机领域研究水平,与国际水平以缩小到两三年的差距,从周期来说至少落后一代半,我国没有一个达到国际应用标准的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您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 [11-03 14:51] 主持人:广州亚组委表示,广州将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我们计算机服务商如何保证呢? [11-03 14:52] 主持人:这个事挺难的,花少钱效益最大化,这是需要很周密的方案计划。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在亚运会的布展上,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11-03 14:53] 马强:第二,希望达到最好的最终的效果,就是赛事要圆满,我们达到更好的社会效应,亚运会它承载了我们国人很多的欢乐和梦想,所以它应该是有很大的社会效应,如果是一个民族品牌,真的把这个事情做好,在社会效应上也是最大化的。从最低的成本来讲,由于我们公司好的品质和服务的能力,和较低的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最优的厂家,从社会效应来看,我们比国际的品牌也有这样的优势。所以说这样合起来看,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也符合节俭去办亚运的一个理念。 [11-03 14:53] 马强:节俭,大家就是想少花钱,多办事,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亚运组委会他们是很关注的。具体到我们电脑这块,为什么亚组委选择我们,我们怎么做,我还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电脑这方面无非就是两点要求,第一点,我用最少的整体拥有成本去把这个事情完成,我不只是把机器硬件,设备买回来,而是说它的后期的服务,以及整体在赛会的整体运营,整个这块的总成本,希望是最低。 [11-03 14:53] 马强:另外一方面,是人的方面,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人去做的,我们的这支工程师队伍,其实是我们最大的一个骄傲和资源,财富,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的同事已经在广州待了半年,有些也是陆续到那边去的,克服了很多困难,每天在这里,几十个场馆去奔波,想各种不同的办法把事情做好,他们克服了很多当地的具体的困难,当然有个人的困难,这些困难对我来讲,还是让我觉得最感动,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 [11-03 14:54] 马强:目前来看,还没有发现难倒我们的困难。但是我可以讲一下,困难还是有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在前期怎么周密地去发现一些需求,反映到后台,后台把需求满足。 [11-03 14:54] 马强:我们主流的提供的,总计提供了接近一万台的电脑设备,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像小型的存储设备和外设,从计算机这部分来看,我们主要有一款商用的台式电脑,还有触摸屏的一体机,还有一款笔记本电脑。亚运会方面,这三款型号都是有特殊要求的,因为他们做了一定的定制化的开发,从市面来看,完全百分之百一样的,在市面上可能没有,但是类似的一些款型还是很多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到同方的官网上了解一下,很多非常优秀的一些产品,希望大家支持我们。 [11-03 14:55] 主持人:还有一个网友他问,清华同方为亚运会提供的是什么型号的电脑,市场上有卖的吗?是什么配置的? [11-03 14:55] 马强:这个其实涉及的是比较具体的一个问题了,这些设备所有权已经归属与亚运亚组委了,具体的用法,有一些会在场馆中来使用,有些赛会后不再需要的怎么处理,亚运会本着勤俭办亚运的理念,他们会有一些具体的安排,我还没有详细的具体的了解,有这方面的消息的话,我会第一时间个大家分享的。 [11-03 14:55] 主持人:访谈预告发出之后,大家对清华同方的发展有很大的兴趣。有的网友说,亚运会结束后,这些设备将何去何从呢? [11-03 14:55] 主持人:就是服务亚运这些电脑,它的成本和价位呢?是不流通于市场的?所以是没有价位可以参照的? [11-03 14:56] 马强:价位也是全价位的产品,从最便宜的从两千多元的电脑,一直到三千多元的,四千,五千,不同的价位的电脑都有,总体来讲我们的性价比在国内市场来看,我们应该是最好的。 [11-03 14:56] 主持人:这个价位大概是多少? [11-03 14:56] 主持人:但是成本呢?如果放到市场上去,它是属于哪个价位? [11-03 14:57] 马强:是的。 [11-03 14:57] 主持人:它的要求,还有我们服务如何去应对这种复杂性? [11-03 14:58] 马强:大多数是中等的,近万台的电脑设备,大多数的应用其实并不需要很高性能的计算,就像咱们发送天气预报所用的,不需要,它计算能力上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大多数是这样的。 [11-03 14:58] 马强:亚运会还有10天就要开幕了,作为在亚运的准备工作中能尽了一份力的人,我们还是很有体会的,尤其我本人又是亚运的火炬手之一,有幸参加的亚运的火炬传递,我现在说的,“手捧亚运圣火,承担IT责任,共同把亚运办好!” 同时在这样的契机下,让更多的人来选择我们清华同方的民族品牌。 [11-03 14:59] 主持人:节目的最后,请您说说您对亚运会的希望和寄语? [11-03 14:59] 马强:对,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千万不能出问题,但是它并不是要求特别高的运算能力,但是对于稳定性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服务方面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11-03 14:59] 直播员:直播到此结束,感谢广大网友收看! [11-03 15:00] 马强:谢谢。 [11-03 15:00] 主持人:非常感谢马总做客我们的节目。谢谢。我们下次再见。 [11-03 1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