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员:2013年3月12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汉生堂药业集团董事长李嘉音做客本网,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敬请关注! [03-12 11:18] 直播员:嘉宾已经进入演播室,访谈即将开始! [03-12 17:31]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经济网2013两会特别节目。我们今天邀请的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汉生堂药业集团董事长李嘉音女士。我们将和李委员一起跟大家谈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话题!李委员您好。 [03-12 17:46] 李嘉音:您好。 [03-12 17:48] 主持人:您已经是我们中国经济网的老朋友了,欢迎您再次做客中国经济网两会特别节目,今年您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提案呢? [03-12 17:49] 李嘉音:因为我本身是从事中医药的,所以我必须关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和食品药品监督的问题。我这一次带来的提案是关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和食品怎么加大力度来监管。所以我主要是关于这两方面的提案。但是其他的也都会关注。 [03-12 17:50]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国是中药的发源地,但是现在在世界市场上中药市场销售只占了5%左右,针对这样一个现象,您怎么看呢? [03-12 17:51] 李嘉音:这种现象不是太正常,因为所谓的洋中药这些方子,本来参考的就是我们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他们只是通过一些精炼的制作和科研。但是像这些洋中药基本上是以草本的方式,或者是保健的,或者是功能食品,在这个范围里面他们做文章。然后他们炼得比较精,市场做得比较好,宣传这边讲得比较规范,所以会增加我们国人的信心。这个方面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弱点,为什么中国人要吃外国的洋中药?中国自己几千年祖宗留下来那么宝贵的财富,我们才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但是我们自己不相信自己的东西,其实它所谓的洋中药并不是说知识产权很高、有治疗价值,其实是很普通的东西,许多是调节性的。其实这些调节性的东西我们是有优势的,但是我们研发的工作做得不好,没有系统的来开发。洋中药可以开发整条的系统,我们也完全有能力自己研发出来。 <BR><BR> 洋中药研制的可能比较精一些,不过我们中国人也是很有智慧的,在上面能够用一点脑筋,我们也能做得很好。但是为什么人家都崇尚洋中药?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食品药品监管做得不到位,所以国人对自己的产品缺乏信心,不但是无益,而且有些是有害的,威胁生命的安全。所以现在很多人不想买国产的东西,宁可买进口的东西,哪怕贵也买,有的甚至去海外买。你就看现在大量的国人到国外去旅游,其实他们买回来的东西,除了是奢侈品等等一些以外,也有很多部分带回来是一瓶一瓶的保健品。看到这种情况其实我心里面也是觉得挺难受的,我们应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话说回来,我这一次的提案,我也谈了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03-12 17:52] 李嘉音:第一,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么宝贵的财富,那么好的知识产权,你看我们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且临床是最确信的,是最有系统记载的,许多都是有文字的系统记载,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到今天,我们能不能做到更好?你们觉得现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得好吗?传承得不理想,特别是我这一次强烈呼吁的一件事情,我们许多的民方、验方是在遗失当中,随着名老中医的离开,民方、验方来不及开发、抢救,这些民方、验方其实现在已经走很多了。 <BR><BR>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我又要强烈呼吁,我希望把现在仅有的名老中医手上宝贵的方子要抢救下来,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如果丢失了这些方子,将是我们民族巨大的损失。所以我这一次提出,怎么为抢救名老中医的名方、验方,我们能不能制定一套新的评审制度。当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等部门对一个新药的研发是负责任,一般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临床等等的评审,所以基本的时间要七八年甚至十几年,但是现在另外的一个问题,老中医等不等得到十几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不能采取第二套办法,对于这些名老中医的验方、名方有一个比较快捷的方法,既然是经验方,而且是临床几十年或者是几代人一直在延续在用的有效的方子,我们能不能用一种比较方便的方式来评审,让他们尽快开发成产品,够造福人类。把这些方子能够留下来,给我们中华文化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在这方面强烈的呼吁着。 [03-12 17:56] 主持人:您提过说中医药在日本被称为“汉方医药”,但是近些年,有些日本人想把“汉方医药”改称为“东洋医药”,将中医药偷换历史,改成日本的东西。不知道现在这种现象是否有所改观呢? [03-12 17:57] 李嘉音:我们的国家现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得如何?如果今天我们传承做得非常好,我们在自己做好传承发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找外国我们丢失的东西,怎么把它换回来成为我们的东西,在这方面我们就会做文章了。但是你要知道,现在我们这边都做得不是很理想,所以就不够能力去管更大范围的中医药的保护,其实这方面是国家应该要重视的。因为我们许多的名方、验方给外国人窃取去了,韩国的、日本的等等很多国家都虎视眈眈,你所谓的现在外面的洋中药、保健食品等等有一些好的东西,其实许多的方子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是给我们中国人的,并不是给外国人的。现在开花结果到了国外了,其实是很不正常的。所以看到这些,有的时候甚至觉得很气愤。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现在国家强盛了,应该把中医药的发展做到很好,不应该是现在这种局面。 <BR><BR> 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一次的两会,有一些更切实可行的措施能够出台,不要光在口号上面,要落实到具体的措施上面,要见到效果,把我们自己的东西要留下来,要发掘出来要发扬光大。要鼓励国人重视中医药,全力保护中医药,让它发展得最好。此外,给外国人拿去的这些中医药,我们怎么打知识产权的仗,该是我们的东西我们要拿回来。我希望这两点能做到更好,我就觉得很欣慰了。 [03-12 17:58] 主持人:刚才聊的是中医药的传承方面,现在聊中医药的科技创新方面。我们知道中医药的制药产业属于一种高科技的产业,凭现在的技术,可能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准,现在需要哪些技术来做为保障呢? [03-12 17:59] 李嘉音:中医药的科技发展,其实我看到也有一个误区,因为现在说的叫中医药现代化,有两种解释,一个是说要根据老祖宗中医药理论,怎么让它做到更精炼,走向市场,能够成为国际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是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如果中医药不是很精炼,那没关系,我就单提,用西药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方式把中医药来精炼,有效成分就单一提取出来。其实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医药,第一是它的共鸣的效果,一个中药材它单提出来的东西跟它全部的还是有分别的,单方的东西跟复方的东西又是不一样的。所以你说用一种西药的观念来理解,来做这件事情,我们都要三思而后行,因为最后出来的东西就变成一个可能是四不像的东西,又不像西药,也不像中药,祖宗最宝贵的东西可能就丢失掉了。所以现在我希望,还是要以中药理论为指导,从研发到生产到评价到评审,还是要靠中医药实实在在的整个体系的理论来指导,我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药。 [03-12 18:00]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再来聊一聊中医药资源保护的话题,其实您刚才也一直在提,说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但是现在反而很多人并不信任中医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03-12 18:02] 李嘉音:特别是最近,国人对中医药和食品的信心已经跌到很低的程度了。造成国人对中医药信心缺乏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药材也是一个因素,因为现在我们许多种植药材的土地不干净,有农药的残留量过高,也有重金属的存在,所以在这种土壤本身不健康的情况下,种植出来的中医药的这些药材本身已经不符合要求了,这直接影响到本身中成药的质量。 <BR><BR> 但是最主要的是人为的,所以这次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多次提到了,要建立国人的道德体系建设,要增强国人的道德观念。这一次我也写了一份提案,关于怎么监管食品药品的安全,药材要从源头上面下手。 [03-12 18:04] 李嘉音:我提了三个建议:第一,现在监管药品部门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专职的部门来负责这件事。所以这一次我很高兴,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一条龙的监管食品、药品的安全。所以当时我提案就提了这一点。第二,为什么有屡禁不止的假冒伪劣商品?其实很大的原因是我们执法的力度不够,如果我们现在有很重的法律出台,他们这些人才能起到阻吓的作用。我希望关于食品药品方面,必须要有一个严厉的法律尽快出台,要有刑法,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那些假冒伪劣商品,避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状况再继续的泛滥和出现。第三,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样才会有效果。我很高兴,这一次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我们老百姓所想到的、所担忧的事情,政府都想到了,而且都有非常有力的措施要出台。所以我希望,我们食品药品的安全在短时期之内,就能得到改善,我也充满信心。 [03-12 18:05] 主持人:其实在实现中医药的振兴路很漫长也很艰辛,这其中如何规避假冒伪劣的药品还是一个令我们商家很头疼的问题。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国家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措施呢? [03-12 18:07] 李嘉音:国家出台的措施,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第一,要有一个系统的部门来监管,而且是一条龙的监管。是要有措施的。第二,要有刑法,得依法治理这件事情,让那些不法分子,对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行为付出代价,一定要有很重的代价,才能起到真的阻吓的作用。这些我都考虑过了,我也做了一定的调查。 [03-12 18:08] 主持人:其实刚才我们聊的是国家制度,在国家的制度执行的措施之外,对于市场来说,我们作为企业自身,该如何保护自身的利益,与假冒伪劣的药品做抗争呢? [03-12 18:13] 李嘉音:说起来企业其实也很无奈,因为当假冒伪劣产品出现的时候,整个行业都望而生畏了。所以合法经营的,正派的商家、企业就会受到一个无辜的牵连,大家就说全部是黑的,他已经不愿意再去碰,所以本身正常的做市场的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假冒伪劣很多是打着旗号的,是有企业的,他是盗用人家的品牌,就说我是某某某品牌,某某某企业,但是出的产品是假冒伪劣商品。我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我有一次也很无奈,我的产品有一个省,有一个执法部门跟我们联系,说你们的产品在我们省必须全部要下架,然后我们要追踪你,要惩罚你。当时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说这个省没有销售过这个产品,后来了解到,他完全是编造的一个品名,但是用的是我们企业的名称和品牌。 <BR><BR> 所以我们公司说,奇怪了,说我们是太子,人家是狸猫,狸猫来冒了太子,太子打倒了,狸猫逍遥法外。所以我发现这种情况也不是偶然,肯定也是比较普遍的。国家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我相信现在执法的力度肯定要加强,而且各方面配备的措施肯定也就更充实了。我相信刚才我所说的被动的局面,肯定会有根本性的改变的。 [03-12 18:14]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您今天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03-12 1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