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经济网2015中经两会之夜”录制现场,我是主持人崔书文,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甘肃代表团的各位嘉宾,他们分别是,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连部长你好。  [03-09 19:17]

连辑:你好。  [03-09 19:34]

主持人:甘肃省酒泉市市委书记马光明,马书记你好。  [03-09 19:34]

马光明:你好,观众朋友好。  [03-09 19:34]

主持人:甘肃省嘉峪关市市委书记郑亚军,郑书记好。  [03-09 19:35]

郑亚军:大家好,观众朋友好。  [03-09 19:35]

主持人:甘肃省张掖市市委书记毛生武,毛书记你好。  [03-09 19:35]

毛生武:大家好。  [03-09 19:36]

主持人:欢迎咱们来自甘肃的各位老朋友,咱们甘肃代表团已经是第三次来做客中国经济网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关心咱们“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进展情况,一直是聚焦这个话题,我们一直在关注它的进展情况,所以说现在想问一下连部长,这两年华夏文明创新区最新的进展情况如何,请您来介绍一下。  [03-09 19:37]

连辑:进展情况很顺利。2013年1月20号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甘肃做31个省唯一的一个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大省建设的这么一个战略平台,那么现在实施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形成了非常好的开局,在整体上有大的提升,在重点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成绩也是非常突出的。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形成非常完善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文化大省建设,各类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这个已经全面完成。这个顶层设计已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省委常委会、人代会等多种形式,包括新一届党代会把它确定下来,成为我们省上下的战略部署和各级党委政府广大群众的共识,这是一件大事,从此以后甘肃省的文化建设就有了一个总体的遵循,能够始终朝着一个目标有针对性的大力度的去推进。  [03-09 19:41]

连辑:第二,就是我们抓了“三头”。一头抓的是天水华夏文明始祖文化发祥的地方,我们把它叫“源头”。第二,抓了敦煌这个国际文化最高水准的文化品牌,我们把它叫“龙头”。第三,我们抓了兰州这个中心城市,它是我们整个甘肃省一体两翼的核心区,经济的重心,科技、文化、教育、金融、交通的中心,我们把它称作“重头”,那么在整个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布局里头,对这三个区做了详细的规划和布局,这是又一点。  [03-09 19:29]

连辑: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抓了“三业”。一个是抓祖业,就是要抓甘肃省这样特殊的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以文物保护为抓手的祖业,就是要对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再现、利用等等,这也是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和三次、四次全会对传统文化建设提的一个总的要求,这是祖业。第二个就是抓的事业,就是公共文化体系这一块,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通过文化这个口径和样式汇集到千家万户,特别是边远落后的农村基层,这是抓的事业。第三是抓产业,就是要把甘肃文化的产业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逐步打造成整个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型的产业和支柱型产业,这是我们抓的三业。  [03-09 19:35]

连辑:围绕这三业我们抓了三项大的工程,第一项大的工程就是历史再现工程,这是围绕着文物保护开始抓起来的,我们就是想把散落在甘肃各地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碎片化的、基因化的,隐性化的历史文化遗存,通过历史再现的方式把它展示出来,这个已经全面展开。第二,就是有一个乡村舞台工程,就是把散落在农村基层的各种文化要素,包括科技的、文化的、体育的、党员教育的、广播电视的因素,通过改革的方式整合起来,变成一个整体、一个平台、一个管道、一种管理模式,解决过去分散多头管理的这种状况。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由几个口,集中到一个平台上为基层的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是乡村舞台。我们想法就是甘肃省有16680多行政村,我们想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每一个行政村都有这样一个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平台,我们已经实施了一年,这一年就完成了6600多个村子,规模是非常之大的,而且集社会资金16.8亿元用到这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效果是非常好的。  [03-09 19:55]

连辑:第三个就是文化集市,就是围绕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选择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路径和适合的方法。甘肃有一个文化产业的特点就是小散落,另外大量的文化产业的要素是沉淀在基层,它没有像北上广一些发达省区,有很大的旗舰型的文化产业,我们都是农民的、劳动的、民间的东西多,那你这个实际也要兼顾到,我们就从这个实际出发,把农村以文化手工劳动为业态的这种产业,通过协会的方式,通过联合的方式,通过结盟的方式,通过上头设立一个贸易公司,然后整合各种资源,帮助他们搞策划,搞生产、搞销售,形成一个文化集市这样一个新型的,和甘肃实际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业态。这样就使得甘肃省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配套的思路,找到了甘肃的特点和突破口,形成了甘肃有特色的文化发展的特点,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03-09 19:56]

连辑:现在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我们抓了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通过整体的发力,让敦煌世界名片、世界名牌迅速发育和成长起来。现在有这么几件事的已经完成了的,比方说敦煌它文化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了GDP8%以上,比方说敦煌现在已经被中央确定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比方说敦煌今天早晨已经被国务院批准开放航空口岸,就今天早上,就是有许多我们一开始设想从战略上推动敦煌发展的目标,都在一步步的实现,一步步接近,其他地方也是一样,效果非常好。  [03-09 19:43]

主持人:连部长对这项工作的推进整体的情况非常熟悉,一讲起来还是把宏观面上的情况介绍的非常清晰,那么现在就是说有“一带一路”的这么一个发展战略,在这个战略过程当中,甘肃作为整个丝绸之路的一个枢纽地段、黄金地段,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想问一下,就是说咱们甘肃的这种文化资源的优势,在“一带一路”这个框架下,怎么能把它变成产业优势,这方面咱们的进展情况如何?  [03-09 19:44]

连辑:这个我们和刚才说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一体综合统筹考虑的,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是总书记提出来、中央确定的。“一带一路”这个战略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认同,总书记提出“五通”,五通这里面他最后一通是民心相通。后来我自己感觉,就是我们和这个西域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大概文化先行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因为现在我们国家国力做大以后,国际社会对我们一方面抱有欢迎我们走进国际社会的态度,同时也有很多戒备,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怎么释疑解惑,怎么能够和我们所交往这些国家,能够实现互建、包容、理解、共赢,合作共赢,这才有一个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认同这样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交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互建的国家,应该是一个文化包容的过程。  [03-09 20:03]

主持人:这个很重要。  [03-09 19:48]

连辑:这个对于甘肃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甘肃搞这项工作恰好有它的独道之处,因为你们都知道敦煌也好,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文化也好,它这个文化的生成的那天起,它就是复合型的文化,它不像有的内地(文化)是相对单纯的汉文化。季羡林讲,我们地球上的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包括我们古代的中国,包括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明,唯一的交汇地就是敦煌地区。  [03-09 19:52]

连辑:敦煌它的文化发生的那天起,就不只是汉文化,它就是世界各地文明交汇融合成的,很典型的案例就是我们《丝路花雨》,《丝路花雨》一部舞剧,演了三十几年经久不衰,到了韩国,韩国人觉得在演他们的东西,到了欧洲,欧洲人觉得在演他们的东西,到了中东,中东人觉得就纯粹的是给他们排练的,就是它一部舞剧有多种国际文化的元素在里头包含着,这就是敦煌文化或者叫丝路文化的特色。其实我们就可以发挥这种文化特色,一开始就没有隔阂,就容易引起共鸣,容易沟通,容易共同对这种文化认账,实现文化的认同,这一点是有非常有比较优势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抓住这一点,甘肃的“一带一路”的其他战略,包括经济的,包括基础设施的,包括贸易的战略,会在文化先行的这个前提下相对顺利的形成和西域国家的合作。  [03-09 20:07]

主持人:这样看就是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当中,甘肃文化的优势是个非常特殊的一个优势。我想问一下马书记,咱们酒泉是咱们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个重要城市,想问一下咱们酒泉在这“一带一路”战略当中,咱们有哪些规划和设想?  [03-09 19:54]

马光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总体要求,也就是说把甘肃这一带要打造成丝绸之路整个的黄金段,酒泉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丝绸之路纵观全境800余公里,占丝绸之路全长的七分之一,占甘肃境内总长的二分之一,境内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有不可复制文物点1393处,其中列为国家和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84处,特别是莫高窟、汉长城、锁阳城、悬泉置和玉门关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03-09 19:58]

连辑:这一个酒泉市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有五处。  [03-09 20:14]

主持人:(一个城市)就有五处,这个很厉害。  [03-09 20:14]

马光明:这个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地级市是少有的。在全省七处世界文化遗产当中,酒泉就占了五处,根据我们酒泉市这种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市委市政府提出来要实施我们“一带一路”的具体设想是,概括起来“一二三四”。一,就是根据中央战略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我们执行好丝绸之路经济带酒泉段发展规划。  [03-09 20:16]

主持人:主持人:先做一个发展规划。  [03-09 20:01]

马光明:一个规划。二就是承担好两个节会,一个是中国酒泉国际新能源博览会,这个我们已经办了。  [03-09 20:17]

主持人:酒泉新能源国际博览会。  [03-09 20:18]

马光明:新能源国际博览会。  [03-09 20:03]

连辑:就是风电和太阳能。  [03-09 20:03]

马光明:风电和太阳能,那边是做的非常好。  [03-09 20:19]

主持人:对对对。  [03-09 20:04]

马光明: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在产业链很完整,我们已经办了两届了。  [03-09 20:04]

主持人:已经办了两届了。  [03-09 20:04]

马光明:今年要办第三届。  [03-09 20:20]

连辑:咱们现在有多少?  [03-09 20:05]

马光明:到今年年底我们就一千万。  [03-09 20:05]

连辑:就是我们现在甘肃省,目前风机装机容量是1100多万千瓦,这个就相当于一个风电和三峡差不多的规模了,在全国排第二。这里头酒泉,今年就是自己风级一千万。另外还有我们现在的这个光伏电站,我们是500多万千瓦,在全国排第一,光伏电站,你那儿光伏电站多少?  [03-09 20:08]

马光明:350(万)。  [03-09 20:08]

连辑:你看他自己就350万,所以酒泉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中国最大的产业基地。  [03-09 20:24]

马光明:另外一个就是承担好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刚才连部长已经讲了。  [03-09 20:25]

主持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在酒泉来办。  [03-09 20:10]

连辑:敦煌就是他(马光明)管。  [03-09 20:13]

马光明:经过省委省政府,特别是连部长多次的向国家部委反映,最后国家已经批下来了,而且永久性会址就在敦煌。利用好三大战略平台,一二三,三就是利用好三大战略平台。第一个平台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第二个平台,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第三个平台,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这三个平台。第四就是着力打造四大品牌,这四大品牌是,酒泉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这是国家批的一个示范区;再一个是酒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也是国家已经批了;第三个,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也是国家批的,已经批了。第四个,酒泉苏州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03-09 20:17]

主持人:四个都是国家级的产业园区。  [03-09 20:32]

马光明:都是都是,都是国资投的,而且都已经批下来了。下一步把它要打造成四大品牌,目前“一二三四”都进展很顺利,规划、资金,专家评审马上就讨论通过了。两个展览会,新能源博览会我们已经开了两届,今年要开第三届,首届敦煌文化博览会正在加紧筹备,可以说是一切进展都很顺利。这一系列的工作,一是靠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二是靠我们连部长亲历亲为亲自抓,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03-09 20:35]

主持人:好,接下来想问一下郑书记,咱们嘉峪关市正在着力构建叫“丝绸之路中国河西走廊文化经济商贸区”,这就是很新的一个提法,想问一下咱们嘉峪关市为何在文化方面能下这么大力气呢?请您介绍一下?  [03-09 20:37]

郑亚军:我们之所以重视文化经济产业,实际上这个是基于我们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的这种资源,也是推进产业多元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通过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举。嘉峪关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嘉峪关关城,包括魏晋地下画廊,包括石关峡景区,实际上嘉峪关是一个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的节点的这么一个地方。  [03-09 20:38]

郑亚军:现在提出,就是最早的玉门关,曾经在嘉峪关现在的石关峡这个地方,就是说最早的丝绸之路出关的那个玉门关,有人就说就是我们现在的石关峡景区,这也是长城文化的一个地方。我们知道文化经济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所以文化经济发展的,这个既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这些年在省委省政府,在书记、省长,包括连部长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一方面对原来的,就是咱们所说的嘉峪关关城,也叫嘉峪关城,城楼,我们在国家的支持下投资了二十多个亿,包括打造周边的这些整个景区也投资二十多个亿,对长城,就嘉峪关关城进行了整体修缮,今年是第三年,已经是完工了,这个工程的修缮完工以后,将会带来更多的旅游的人。  [03-09 20:40]

主持人:咱们完工的时间大致是什么时候?  [03-09 20:41]

郑亚军:2014年的10月份。  [03-09 20:27]

主持人:那好,那在你完工之后,全国好多人还没有去看呢?  [03-09 20:41]

郑亚军:它是进行修缮的这个城楼,原来提出修旧如故,实际上现在是修旧如初,它还是维持原貌,因为嘉峪关城楼呢,它应该说是长城沿线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建筑,我们在修缮的过程当中,对它整体的这个(形态)没有任何的损害。  [03-09 20:57]

连辑:这个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03-09 20:43]

郑亚军:世界文化遗产。  [03-09 20:43]

主持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了不起这个。  [03-09 20:59]

郑亚军: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它也是一个五A级旅游景区,是第一批66个国家级的5A级景区(之一)。现在每年的到这个地方来的这个人,一年的增长的这个数量是30%到40%,也是我们省里面百万人景区之一。同时我们借力,就是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在我们省里的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迎来了这个深圳的民营企业,一个航母级的企业,叫华强集团。  [03-09 20:44]

主持人:很知名的一个企业,对。  [03-09 20:59]

郑亚军:他要进入嘉峪关,实际上也是西北第一个项目,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叫方特欢乐园,再通俗一点说就是这个中国的迪士尼乐园,这个我们是2013年的12月30号签约,2014年的4月正式开工,今年的4月建成,五一正式对外开放,它的这个建成,包括对外开放对嘉峪关的旅游,文化的带动将是历史性的,因为高铁去年10月正式通车,由兰州到新疆的高铁正式通车,到兰州,到嘉峪关每天是六班。  [03-09 21:03]

主持人:高铁开通之后对咱们的旅游发展,带动的作用应该非常大。  [03-09 20:48]

郑亚军:而且超出我们的想象。  [03-09 20:48]

连辑:我去(那里)每次都买不着票。  [03-09 21:04]

主持人:因为我们这边经济日报在春节前,刚做了一套报道,关于高铁的,有一套是对高铁改变的城市,就是说高铁通到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发生巨大变化。  [03-09 20:49]

郑亚军:是这样。  [03-09 20:50]

主持人:就像嘉峪关这么个历史名城,高铁对你这个带动作用会非常大。  [03-09 20:50]

郑亚军:今年能增加200多万人旅游,这个旅游的人,不是一般性的那种观光游,就是背着包到关长城看一圈就走人的这种,他实际上在这停留两到三天,在这地方要住下要消费,所以他对我们的这个旅游(业),对我们的文化的带动将会是历史性的,也会使我们的这个旅游人数将会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是成倍的增长,所以这个对嘉峪关,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同时在嘉峪关这个城市,是因为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设的这么一个城市,1965年建市。  [03-09 20:53]

主持人:因企设市。  [03-09 21:09]

郑亚军:因企设市。  [03-09 21:09]

主持人:因企设市,酒钢集团。  [03-09 20:54]

郑亚军:它(嘉峪关)既是旅游城市,也是一个工业城市。近年来,我们在对外开放的工作和实践过程中看,嘉峪关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它不仅仅有钢铁,这个地方还有电解铝,装备水平世界第一的这个电解铝,这个地方有175万吨的电解铝的生产能力,而且这个电解铝用什么?用酒泉的风电,用我们嘉峪关自己的光伏发电,我们现在已经正在建设的光伏发电的这个总规模是3400兆瓦,也就是340万千瓦,截止到去年已经建成的是1407兆瓦,就是140万千瓦,这个已经建成的是这个规模,下一步我们的这些耗电量比较大的这些,包括钢铁、不锈钢,包括这个电解铝将都会更多用我们的,更多的用我们的新能源。  [03-09 21:15]

主持人:那你这个有优势了,像电解铝最大的成本主要是电。  [03-09 21:00]

郑亚军:它主要是电价。  [03-09 21:00]

主持人:对对对。  [03-09 21:16]

连辑:因为它那个风电、光电它这个出口不行,它自我消纳。  [03-09 21:16]

郑亚军:自我消纳。  [03-09 21:17]

连辑:必须要有这个下游的产业,高耗能产业。  [03-09 21:18]

郑亚军:所以支撑新能源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这个电能不能消纳掉,所以我们的这个电基本上,现在的1407兆瓦基本上就地都消纳了,这会为我们下一步,在这个地方搞到500万千瓦到1000万千瓦的这个光伏太阳能发电,将会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03-09 21:19]

郑亚军:这里面还有一点,就是酒钢这个企业,它是这个实施走出去战略,和我们的在产业发展上呢,与中西亚地区已经签订了资源能源战略的合作的这种框架协议。随着下一步我们的产能的扩张,可能更多的资源,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些地方的资源都会为我们所用,包括像我们所说的电解铝的它的这个原料,将会源源不断地从中亚、西亚这个地方来进入到我们这个地方,它一方面旅游文化支撑,另外,我们的工业发展的这种基础和支撑的条件也都具备了,我们这个地方还会有核电这种更大规模的发展。  [03-09 21:21]

主持人:刚才咱们谈到了甘肃现在正在着力打造敦煌国际文化名城,还有说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这两项工作的推进上,咱们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03-09 21:21]

连辑:措施呢,因为这个事儿,这个地方都在酒泉,工作嘛就是上下一起抓。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这是省委给敦煌的一个定位,为什么在敦煌做?就是因为刚才我讲的,敦煌是整个丝绸之路7000多公里,在文化积淀上最富有的一个城市,最富有的一个地区,没有(城市)超过它。所以我们要利用优势,就是利用敦煌的人类文化皇冠上的,桂冠上的这个钻石,利用它的这个制高点,把它打造成这个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现在我们做了好多工作,一个就是设计了一个很高水平的规划,这个规划已经经过这个省委常委会批准,政府常务会批准,成为省委的一个决策,谁也不能改了,现在就在落实这件事情。  [03-09 21:08]

连辑:第二个呢,就是抓了一大批国家级的工程和项目,比方说刚才讲的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个我们已经把它跑下来了,现在还在跑这个国家旅游方面的一个示范区,生态的示范区,敦煌本身一直在争取,现在也都在审批的过程中。第三个,就是在敦煌招商引资,搞了许多市场化的项目,来丰富敦煌文化旅游的内涵,不是光是游山玩水,还要把敦煌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资源变成文化旅游的产品。你比方说我们最近正在已经搞成的,像莫高窟现在搞成“数字敦煌”,我们过去真人进去看又挤又看不清楚,干脆把它通过这个全息的成像技术,把它复制到一个高科技空间,我们可以不去真窟,就在科技空间就可以看三维的更清晰的。  [03-09 21:31]

主持人:可以看得更清晰,可以看得更全面。  [03-09 21:16]

连辑:更能看懂,敦煌四百七十多个敦窟。  [03-09 21:35]

马光明:就逐渐的复制到里面来了。  [03-09 21:36]

连辑:这个我们已经做成,是这样一些内容建设。我们现在还在做的,还有一个大项目就是和《印象·刘三姐》(类似),搞印象系列,后来又搞“又见”系列,《又见平遥》,这个王潮歌,和他合作在敦煌打造的一台《又见敦煌》的室内情景剧。  [03-09 21:21]

主持人:这个是已经?  [03-09 21:36]

连辑:已经开始签约,他们已经开始制作了。  [03-09 21:37]

主持人:开始制作了。  [03-09 21:22]

连辑:大概在明年5月份和观众见面,它这个投资要高达4亿元以上。  [03-09 21:37]

主持人:这个投资到4亿。  [03-09 21:38]

连辑:量很大,像这些都是内容建设,还有些影视作品等等,这些事情也都在全面展开中,这是我说的又一类。还有一类呢,就是敦煌,刚才说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个会议的准备工作,这个会议将来,打一个比方,我们知道博鳌论坛,知道这个上海合作组织,知道阿盟名下的阿拉伯论坛,这都是国家层面的,有首脑要见面,有部长级的会谈等等等等,我们这个就不输于这几个大的平台。  [03-09 21:24]

主持人:我们这个国际文化博览会要到这个平台上。  [03-09 21:24]

连辑:至少要是它这个水平,并且都有特点,因为它是面向西域六十几个国家,四十亿人口,以丝绸之路文化为纽带的,以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的国际化的这么一个平台和窗口。我们设计的大概是“2+10”,它的内容,2就是有高层论坛,包括元首级的,包括部长级的,我们现在正在向中央部委请示过程中,这是2里头的1,要坚持办下去。还有一个,就是文化产业的交易,因为博览会嘛,展示、交流、交易、合作,这个是常态要做的。那么+10呢,就是里头我们要有一系列的选项活动,比如说艺术双年展,比如说城市论坛,比如说这个文化创意大赛,比方说这个国际民间艺术节,比方说文化(融合点),就是我们设立文化指数城市建设的文明指数,在这儿发布,获得前几名的,我们可以给它荣誉,给它发奖,我们设计标准,就是文化融合点,这些板块都在这次大的节庆活动里头有安排。  [03-09 21:27]

连辑:另外我们自己也有基础,我们过去就有国际短篇电影展,过去我们省就有文化博览会,我们自己还有一个兰州贸易洽谈会,这些好多因素或者叫要素都可以移植到这个里头来,变成更大规模,更国际化程度的一个博览会。最近国家发改委已经通知我们,要求我们抓紧筹备这个会,我们现在已经做了十几稿的研究,拿出一套思路和办法,正在请示中央和相关部委,如果稿子不出特殊情况,我们想今年就设法举办,在敦煌举办首届。  [03-09 21:43]

主持人:首届,现在已经有很丰富的内容了。  [03-09 21:43]

连辑:很丰富的内容,正在设计中。  [03-09 21:28]

主持人:马书记,您这儿有没有什么补充?  [03-09 21:44]

马光明:刚才连部长都谈得很全面也很具体了,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我们具体措施一个就是先抓文物保护。刚才连部长已经谈到了,我们投资3.4亿元搞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敦煌莫高窟,我们数字莫高窟,这就是最大的一个保护项目,过去游客要到敦窟里面进去逗留好长时间,它对壁画的腐蚀影响很大,而且游客还觉得不过瘾,我看得太少了,时间太短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一个是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再一个是合理安排游客的一个量,我们搞数字莫高窟,投资3.4亿元,去年8月1号正式已经投入使用了。  [03-09 21:46]

连辑:(游客人数)不降反增。  [03-09 21:46]

马光明:先到数字中心去看两部片子,每一部片子20分钟,把400多个洞窟,一个一个身临其境那种感觉,三维看完以后,然后在这面预约,再到洞窟里面去,合理安排游客,这样刚才连部长谈到,游客的人数不但不降,反而增加了,过去我们在敦窟里面大家去看的时候,每天只能安排3000人,现在这个数字增加到6000人。  [03-09 21:32]

连辑:反倒还增加了。  [03-09 21:32]

主持人:宣传推广的更好了,来人更多了。  [03-09 21:33]

连辑:但是去洞库里的人少了。  [03-09 21:33]

连辑:时间短了。  [03-09 21:34]

主持人:
  对。  [03-09 21:34]

连辑:但来这儿看的东西多了。  [03-09 21:34]

马光明:因为他通过这个数字莫高窟看的洞窟多,看的全。  [03-09 21:35]

连辑:他能看懂,过去看不懂。  [03-09 21:35]

马光明:有些人就看完数字中心他就不去了,有些他说还要出于好奇,他说还要去一下,合理安排旅游,而且收入每天要增加,比过去收入翻了一番,因为游客翻了一番。  [03-09 21:36]

主持人:这个很实际,咱们这个产业能带来实际的收益。  [03-09 21:36]

马光明:对,坦率地说它不仅是一个保护工程,而且也是作为一个产业培育起来了。  [03-09 21:36]

连辑:文化和科技的结合,这也是一个管理措施,现在进莫高窟成了预约制了,这个在全国还没有呢,你要想去莫高窟,你就前多少天先在网上预约,比方说星期六预约满了,你只能预约星期日的,或者是往后的,不是去了就买票,去了就能进,就成这样的了。  [03-09 21:37]

主持人:利用现代这个网络技术。  [03-09 21:38]

连辑:管理手段就上来了。  [03-09 21:38]

主持人:对,下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我们王书记,咱们张掖,咱们刚才谈的都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咱们市有哪些发展战略的构想?张掖咱们从事了哪些特点,能在这个规划下能够凸显出来的?  [03-09 21:54]

毛生武:你可能注意到这两天全国两会期间,我们甘肃拍了一个纪录大片,我觉得应该叫大片,叫《河西走廊》。中央电视台的第十频道正在热播,据我知道收视率很高,而且这几天,我们接触的一些人讨论议论这个片子,如果说给一个词的话,我觉得应该是一种河西走廊现象在出现,其实我们几个都是河西走廊来的,甘肃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最重要的板块之一,就是河西走廊。我们张掖就是正好处在河西走廊这段黄金带的最中间的位置。  [03-09 21:55]

连辑:腰腹地段。  [03-09 21:56]

主持人:黄金地段里的黄金。  [03-09 21:57]

毛生武:河西五个市,我就在最中间。其实这个片子适当注意一下,关于河西走廊的历史,包括张掖的东西已经差不多了,其中大概有两到三集,集中播的就是张掖的东西,而且片子拍的也好,内容解说非常专业,张掖在过去有句话叫做“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其实这句话里边把张掖的历史地理和地理位置全部交代清楚了。现在我们说叫做在中心的位置,以通西域,历史上西域河西走廊是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讲中国军事史必讲河西走廊,讲中国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史必讲河西走廊,讲中国的各民族重要文化的交流史必讲河西走廊,讲中国的城市发展史必讲河西走廊,很多都会型城市在河西,讲中国的疆土拓展的历史必讲河西走廊。  [03-09 22:00]

毛生武:当然了,现在最热的就是什么?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黄金带穿过,这个就很清楚了。今天讨论这个话题,我们部长介绍的很全面,很权威,这里我关于张掖情况,简单的补一些,打个小补丁。我们甘肃省提出一个项目工程叫“3341”。其中3里面的一个重要战略平台,就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是国务院给省一级单位唯一批的一个,这一点甘肃省抓的很紧,连部长领衔抓这个创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来,我们甘肃敏锐的抓住,中央的国家战略和甘肃的区域发展战略怎样去耦合到一块,这已经天然合到一块了。文化产业、文化事业还提出中华民族的祖业,这三业其实都体现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个载体和板块上了。所以在古丝绸之路经济带耦合到一块,那么中间就有一个怎样使它成为真正的黄金带,不能是一句口号,要有黄金的东西装进去,要有黄金的产业发展起来,其中这是一个甘肃的成长型最好的黄金产业之一,我个人认为,因为我对《河西走廊》情况很了解。文化产业这么几年的发展各市的做法情况有所不同,你像我们张掖,他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的和旅游产业本身完全融在一起。  [03-09 21:47]

主持人:这是咱们张掖的一个特色。  [03-09 22:02]

毛生武:完全融在一起,我们说了张掖,因为它悠久的历史,注定它的文化深厚,毫无疑问,这我不需要太多的讲。同样张掖它地理地貌也是个在全国很有意思的地方,现在讲的宣传很响的就是,影响很大的就是张掖丹霞地貌。(连辑:七彩丹霞。)张掖海拔最高的地方,它有四五千公尺甚至更高,低的地方它不到一千米,就这样的海拔条件,多维度的地理视角上去看,几乎中国地理地貌的所有典型特征,地貌全部在张掖有,加上其他的一些自然风貌,这就决定了张掖在自然风光这一块的原生态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再加上前面我说的文化这一块合到一块,它附着到这样的自然资源上,现在大概张掖搞了至少有目前加紧建设有25个A级以上景区,25个,4A及以上是多少,13个,这其中还有5个4A级景区正在启动,申请5A级景区,以市为单位在甘肃仅有。  [03-09 21:48]

主持人:全国可能5A级、4A级以上的(景区)也不多。  [03-09 22:05]

连辑:我们甘肃现在全省才三个,5A级。  [03-09 21:50]

毛生武:所以就是,这几年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在一块发展,这些景区建设,大概去年对可能14个重点大景区,其中还有17个重点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推进上,大概综合投资吧,包括国家社会民间投入,综合投资三十多个亿,这样推进。然后这些景区和政策产业链上有多少人在从业,我们讲发展必须要有人从业,必须带来收入那才算,张掖现在31000多人,这是个粗略的数字,直接从事旅游产业的,间接的它不包括,然后他们创造的收入是多少,收入是将近60个亿一年,引来接待的游客是多少?游客是去年大概粗略算接近1100万。  [03-09 21:51]

主持人:那这几个数字还都是相当大,很了不起。  [03-09 22:07]

连辑:我们14个市,去年全年甘肃省的旅游人数是1亿1千万人,他一加1100多万,就是占十分之一。  [03-09 21:52]

马光明:他占十分之一,我占十分之一。  [03-09 22:08]

毛生武:现在一年下来,这两年增长幅度,低的时候是35%,不会35%以下,像去年接近50%,基本是个井喷式的增长,特别像现在的交通条件(好了),去年高铁开通,刚才说到高铁了嘛,现在就是高铁可以从兰州出发,在我们甘肃省内,张掖是离省会城市坐高铁最近的城市。(连辑:第一站。)高铁有多繁忙,我是书记,我到省上多次去开会,因为省上有时候电话一通知,你就得走嘛,我的时间其实不可预期,车票三四天前全部买光了,我不是先买票后上车,而是先上车后买票,后补票。由于我们预期高铁明年再提速,游客量再加大,兰州的就是原来兰新铁路这一块的,还有个客运专列,还有高速列车,这些在一些编组和流量的调剂,再全面加强一下,优化组合一下,那么从河西走廊进口一开始,那就不光是张掖了,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整个甘肃的旅游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业全面火爆起来,我们是相当寄希望的,而且很快就会变为现实,所以我们希望以后这一方面媒体多关注,多宣传。  [03-09 22:10]

主持人:咱们旅游产业是我们张掖一大突出的特色,是在文化大背景下,旅游产业能发展这么好。刚才毛书记谈到了,现在热播《河西走廊》,现在确实反映非常好,然后现在我们听说这个片子是咱们省委宣传部和央视科技频道联合出品的。(连辑:联合出品。)就想问一下咱们作为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这个片子,您这里大致的构想是怎么个想法?  [03-09 22:11]

连辑:《河西走廊》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已经今天是播第七集,每一集是五十分钟,大体上纵深的和展览式的展示了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风貌,我们策划这个片子是三年以前的事。  [03-09 22:11]

主持人:三年以前就策划这个片子。  [03-09 21:56]

连辑:我提出来要拍一个河西走廊的纪录片。(主持人:很好的一个构想。)后来就开始找人,我们说能不能把这个片子拍成一个甘肃省文化大省,在内容建设上的一个精品力作,形成一个标杆一个典范,以后我们再拍各种文艺的、文化的产品,拿它去做个榜样,所以当时就是定位很高。另外就是我们设计河西走廊主题上,主要是从政治、历史和国际交往的视野来出发的,政治上重点是讲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这是个非常大的战略,就整个中国这么大个版图,看着很大,实际真正的像一盘围棋一样,真正的气焰就在河西走廊,张国臂掖、以诵西域,臂掖就说的是这个掖,你张开就通了,合上半个国家就没了。  [03-09 21:57]

连辑:它是一个气焰,也是命门,所以你看中国从秦朝开始到后来,东南西北有时候国土大了,有时候国土小了,沙俄时期1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都拿走了,但是任何一个朝代,没有一个朝廷放弃河西走廊的,这就是河西走廊的重要性,这就是我们要通过这个片子告诉人们河西走廊有多重要,这是我们从政治上考虑的问题。  [03-09 22:13]

连辑:那么从历史文化上考虑问题,河西走廊,它就是整个中国刚才他们讲的,它是一部国际贸易交往的历史,文化的交往的历史,政治交往的历史,宗教交往的历史。可能到了明朝以后逐渐的衰危,人们逐渐把它忘记了,但是你把那个沙尘拂干净以后,露出来的就是黄金。我们过去在很长时间,对这个非常非常辉煌的地方记住的不多了,就张掖他们讲,实际上当时汉唐时期,除了长安第一大城市,第二大城市就是张掖,“金张掖银武威”嘛,他也不是随便来的,我们就想通过这个片子告诉世人,不要忘记河西走廊,不要忘记曾经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和文化,这是又一个很重要的意图。  [03-09 21:59]

连辑:第三个,就是河西走廊的历史,既是中国人的历史,也是人类的历史,这个文化的形成,宗教的传播,贸易的往来都是中西方交流的结果,所以他具有高度的国际传播的这种价值和适应性,所以把它搞好了,我们国家像甘肃省文化走出去,这个就适应性非常强,或者叫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的条件会非常好,所以我们早期设计的时候,(主持人:文化走出去。)我们就是想拿这个片子,打文化走出去的这张牌,这是第三个目的。  [03-09 22:15]

连辑:第四个,就是我们在策划的过程中,总书记“一带一路”的战略提出来了,正好和这个相契合。“一带一路”大战略它中间有政策问题,有交通设施,基础设施问题,有贸易问题,有货币流通的问题,也有民心相通的问题。就我刚才说的,那么这大战略提出来,各地可能有各地的优势,那么甘肃落实总书记“一带一路”大战略,大概当前看,最具优势的首先是文化,所以我们把这个片子做好了,等于替总书记从文化角度,解读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呼应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或者是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所以我们现在正在把这部片子策划,要翻译成大的几个国家的语言,迅速的向世界上传播。  [03-09 22:01]

主持人:《河西走廊》这个纪录片要先走去。  [03-09 22:16]

连辑:它就是文化的使者,中国的名片,就率先要走出去,因为我们考虑问题,你也不能通过河西走廊图解政治,你说的太直白了,但是我的中国立场在这里头有,我的表达是高度国际化的,甚至我们制作都是国际化的,音乐我们找的是雅尼,一流的音乐家,风景拍摄我们找的是法国意大利的这些专家,起步就是国际化。现在这个片子我们用了这样一些大策划,所以他现在艺术水准是很高的,还有一个就是《河西走廊》,这是一步历史纪录片,纪录片的制作跟我们以下这些想法是有关系。  [03-09 22:04]

连辑:第一,甘肃的历史文化资源太厚重了,将来可能会做出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文化艺术类型的作品,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做学术性的研究,专业性的整理,因为历史太久远了,历史现象太多了,你说不准就开始拍电影、拍电视、写小说、你容易引起诟病。你首先要通过学术的研究把它搞清楚,有关学术定论、专业定论,你在这个基础之再发挥,用文学样式,艺术样式发挥,就跑不了调。那么《河西走廊》,就是为了下一步做其他文化类型的产品,做的一次学术性的探讨,所以我们光学术本子就上百万字,搞了一年半学术本,所以要搞就搞准,他们看就这个情节就可以拍一个大电影,你看这个,就这个故事可以拍一部长的电视剧,现在就已经开始在琢磨这个事了,最近我听到科技频道的金导跟我联系说是,现在美国已经看到了片子,打招呼要利用这个东西做电影,你看,马上这就开始。  [03-09 22:19]

主持人:有非常大的国际效应了。  [03-09 22:04]

连辑:就有呼应了,所以这也是我们文化大省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意图,那么现在这些都在逐渐的实践过程中。  [03-09 22:20]

主持人:非常好,是个非常大的一个策划,然后又非常高水准的一个制作,所以带来特别特别好的传播效果。  [03-09 22:05]

连辑:对。  [03-09 22:05]

主持人: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对话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连部长,也谢谢三位书记,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谢谢大家,再见。  [03-09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