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亲爱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来到第171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机构是渤海银行,主题是“借力金融科技,布局消费金融”,很荣幸我们请来了:渤海银行董事会秘书、行长助理赵志宏;渤海银行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曹刚锋;渤海银行信用卡事业部总经理廖石坚。
  下面请发布人给我们介绍情况,谢谢。  [06-28 16:29]

赵志宏:各位媒体朋友,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渤海银行的关心关爱。我行这次新闻发布的主题是“借力金融科技,布局消费金融”。当前,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是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正在步入消费经济时代。作为一家金融服务机构,渤海银行积极布局消费金融领域,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自身转型的需要。我们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06-28 16:31]

赵志宏: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基础能力,全面布局消费金融领域。
  一是搭建与消费金融相适应的组织架构。2017年我行将个人贷款部改组为消费金融事业部,将网络银行部改组为金融科技事业部,将信用卡中心改组为信用卡事业部,将原有的以组织、推动为主的成本中心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总行自营、总分行协作的利润中心经营模式,提升了业务运行效率,加快了业务创新步伐,对零售业务向消费金融领域聚焦和转型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是尝试实行个性化考核方式。分行可以根据区域和客户的资源禀赋不同,在一定范围内自行定制考核指标。例如,我行深圳分行消费金融具有比较优势,总行就鼓励其重点发展消费信贷、信用卡等业务,倾尽全力把优势做足,把长板做长。
  三是向消费金融领域配置优势资源。我行在风险资产有限的情况下,仍将资源不断向消费领域倾斜,为向消费金融转型发展提供保障。消费信贷资产占比逐年提高,个人消费类贷款增长在12家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四是着力推动科技驱动下的能力建设。我行线上消费贷款的模型建设、获客能力建设、流程制度建设和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都是在科技驱动下实现的。其中,我行自主开发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控模型具有风险决策、授信、定价、反欺诈等功能,不良率控制在0.1%,在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06-28 16:36]

赵志宏:
  二、以需求为导向,围绕核心客户打造消费金融产品体系。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行已初步搭建起以个人消费金融平台为依托的综合性零售信贷产品线。围绕“压力一代”“养老一族”等核心客群的消费金融服务需求,不断丰富消费金融产品体系。
  一是针对核心客群日常缴费、小额支付等需求,我行搭建了线下“近场”挥卡闪付、手机云闪付和线上“远程”一键支付产品体系,使客户享受无现金支付的便捷。
  二是针对核心客群旅游、购物等日常消费需求,主打信用卡分期业务,为客户提供操作便捷、手续费低廉的分期服务。目前,我行信用卡分期余额占透支余额的75.81%,较同业平均水平高出38.9%,手续费较同业平均水平低20%。
  三是针对核心客群装修、购车等大额消费需求,我行推出以地方增信数据为基础的消费信贷产品,如基于地方公积金、个税数据的 “公信贷”“税务贷”“市民贷”等,这几款产品一经推出,受到客户好评,一年来已累计发放贷款近10亿元。
  同时,我行还将这三类产品纳入产品包,通过不同的产品组合为“压力一代”“养老一族”核心客群提供“随心消费、兼顾投资”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06-28 16:37]

赵志宏:
  三、营造场景,搭建平台,不断完善消费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按照我行提出的“最佳体验的现代财资管家”的战略愿景和打造“线上渤海银行”的目标,我们通过建设客户服务平台、产品交易平台、同业合作平台和数据聚合平台,营造场景生态、流量生态、数据生态、资金生态,逐步形成具有渤海银行特色的消费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一)上线“场景银行”。
  2016年8月,我行正式上线“场景银行”。“场景银行”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银行的网上平台只提供金融产品的传统印象,通过引入“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日常消费行为场景,将服务向消费金融场景的上游延伸,让客户在一个应用内,满足尽可能多的服务需求。  [06-28 16:38]

赵志宏:
  (二)发挥平台功能。
  利用平台做零售,用批发业务的思维做零售业务,共享客户资源,共同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力争不错失一个客户。我行已初步构建起以个人消费金融平台为依托的综合性零售信贷服务架构。
  (三)完善消费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一是不断丰富产品。除自主开发了多款消费贷款产品,我行还与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开展业务合作,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长尾消费金融业务。
  二是扩大与头部平台线上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截至目前,我行已与国内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达成了合作,正在加大与非金融专业细分市场企业的合作力度。
  三是借助科技创新和应用,实现银行服务时空的延伸、服务成本的降低和风控能力的提升。
  四是围绕“压力一代”和“养老一族”设计产品组合,完善线上+线下的服务渠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
  五是进一步发挥线上获客能力。将以往通过存款、贷款获客的发展模式,逐渐向创新平台合作、平台金融赋能、合作收益共赢、业务共同成长的方向转型。  [06-28 16:39]

赵志宏:实践证明,渤海银行推动消费金融的转型方向是正确的,效果正在显现。在信贷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行的零售信贷属于风险资产集约型的轻资本业务,占用的资产风险权重仅为53%;2017年,线上贷款项目一年的获客数已经超过了渤海银行成立12年来所积累下来的零售客户总量;截止今年5月末,我行消费金融类贷款(含信用卡部)余额326亿元,占整个零售贷款22%。  [06-28 16:40]

赵志宏:展望未来,渤海银行将紧跟国家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以“惠民生”为出发点,以“促消费”为目标,以移动、互联、科技为抓手,积极构建综合性消费金融服务生态体系,为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出积极贡献。  [06-28 16:40]

主持人:好,谢谢,下面欢迎大家围绕今天的主题进行提问。  [06-28 16:41]

金融时报记者:你好,我是金融时报记者。我的问题是:现在都在说无科技不金融,今天的主题也是金融科技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发展,我想问一下渤海银行在这方面有什么先进的做法,是否有领先同业的一些地方?请介绍一下,谢谢。  [06-28 16:42]

赵志宏:非常感谢您的问题,请我们的信用卡事业部的总经理廖石坚同志回答一下。  [06-28 16:43]

廖石坚:
  今年以来,渤海银行的零售银行条线全力推进科技驱动业务、科技驱动服务、科技驱动风控的经营模式,改变过去以规模为中心的经营思路为以利润为中心。我们现在推进的消费金融业务转型,也正是在适应这一新时代新零售的特点。可以说,我行消费金融领域的线上贷款的模型建设、获客能力建设、流程制度建设、风险控制建设,都是在科技驱动下实现的。
  比如,我们的个贷系统智能化建设为实现线上获客、自动化审批、线上放款奠定了基础。  [06-28 16:43]

廖石坚:
  再比如,我们还启动了自主风控模型开发工作。商业银行的传统客户和线上客户差异巨大,银行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并没有覆盖所有人,有很多用户甚至是信用白户。渤海银行的线上客户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第三方的合作引流,而线上引流在帮助银行批量化获客的同时,也提高了信贷审核的难度,导致风控流程更加复杂。比如,在我行与蚂蚁金服“借呗”的合作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银行与借呗合作,借呗提供的客户,银行没有相关数据,而且信审方案需要将蚂蚁风控模型、行方规则以及其他信审规则有机结合,操作流程十分复杂。此外,线上客群对于审核速度的要求也非常高,原有的风控系统已无法适应目前的需求。为此,从去年开始,我们联合第三方机构根据我行风险偏好和现有授信审批政策,加入数据模型量化模块,自主开发了风控模型,贯穿贷前、授信和贷后管理整个流程,可以有效、快速满足我行消费信贷业务贷前客户识别、客户分析、反欺诈、授信决策、贷后风险预警等需要。反欺诈模型通过设置产品准入、身份证格式、身份证黑名单、手机黑名单(逾期、法院、风险名单)、身份证和手机失联、地址黑名单、多头借贷等大量数据的变量导入作为依据进行设立;信用评估模型以1-99的评分结果为依据,分数越高欺诈风险越高,根据测试的分数表现,拒绝最终得分在20分以上的客群。这虽然会拒绝11%的申请总量,但是也杜绝了95%以上的坏样本,最大化提升了评估的准确性。与蚂蚁金服合作的“借呗”项目,申请贷款的风控全流程无人工介入,实现自动化实时审批。业务上线近一年来,资产余额达70亿,不良率控制在0.1%,在同业中居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06-28 16:44]

廖石坚:
  又比如,在获客能力建设方面,过去我们主要以线下渠道来获客,以线上渠道来服务。现在,我们要在线下渠道获客的同时,将线下渠道更多地打造成为高净值客户、核心客户的服务中心;在线上渠道服务的同时,将线上渠道更多地打造成场景获客的起点和O2O的源头。为此,我们推出了适合于线下获客的地推产品工具,在已有iPad离行受理贷款、资料影像采集、贷后管理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将现有个人贷款线上数字化审查、审批功能推广到手持iPad渠道;把信用卡申请服务移植到PAD移动端,为进一步优化场景端分期业务做技术准备。在快捷型产品和便捷式工具的支持下,将我行产品延伸到网点现场以外的专业卖场、商场、社区,提高业务叙作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在科技力量的驱动下,我们线上业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从客户的增速来看,我行已上线的线上贷款项目全部客户数超过了渤海银行成立12年来所积累下来的客户总量;从规模增长趋势和项目储备情况上看,预计今年可形成净增投放300亿以上产能。这表明,通过线上大数据的方法,借助智能风控的科技手段,对“长尾”客户的营销模式完全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对个人贷款业务的认知,渤海银行一年走过了之前十年的路。  [06-28 16:45]

主持人:有请下一位记者。  [06-28 16:54]

中国经营报记者:你好,我是中国经营报记者。请具体谈一谈,围绕着“压力一代”和“养老一族”两个群体的消费需求,渤海银行是怎样构建消费金融生态体系的?谢谢。  [06-28 16:55]

赵志宏:“压力一代”、“养老一族”是2015年末以来消费领域的重大目标群体,具体的消费生态体系建设请曹总来给大家解答。  [06-28 16:55]

曹刚锋:
  围绕我行战略规划确定的“压力一代”和“养老一族”核心客户群体的消费需要,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消费金融生态体系。
  一是不断丰富产品。
  (一)针对核心客群的移动支付需求,我行主打“便捷”特色,全面搭建线下“近场”挥卡闪付和线上“远程”一键支付产品体系。在线下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云闪付产品。一方面,推出了依托于手机设备的ApplePay、华为PAY、三星PAY、小米PAY等支付产品,满足客户不同品牌手机的闪付需求;另一方面,推出了手机银行对接银联二维码支付产品,并完成银联全产品线搭建,客户通过我行手机银行主页,即可轻松完成银联二维码主扫支付、被扫支付及人到人转账等交易。相比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支付产品,我行的移动支付产品具有安全性更高的优势。云闪付系列产品采用云计算技术,银行卡关键信息生成、验证、监控等环节均在云端完成,同时结合了TOKEN支付标记技术、tsm可信服务管理、nfc近场通讯等技术的应用,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客户账户信息及隐私的安全。在线上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支付场景,通过网关支付、快捷支付,累计接入商户50余家。目前,我行支付产品的应用覆盖公交、地铁、菜市场、校园、公共缴费等便民示范工程核心场景,在小额快速消费、便民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银联在各地公共交通体系移动支付的建设及拓展,我行云闪付产品已支持在广州、上海、济南等全国18个城市公共交通的购票过闸。下一步,我行将继续紧跟人民银行便民工程的步伐,大力推动移动支付产品发展,同时将持续深挖支付产品在各领域的潜力,拓展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提供更加丰富的便民、利民移动支付产品。  [06-28 16:56]

曹刚锋:
  (二)针对核心客群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我行主打“分期”特色。我行推出信用卡业务之初,就将“主打信用卡分期业务”定位为主要经营方向,坚持“做客户优选分期信用卡”的发展理念,专注为客户提供低成本、低费率的信用卡分期服务,先后研发投产了日现金分期、专项分期、POS分期等多项消费分期产品。
  (三)针对核心客群的大额消费需求,我行主打“融合”特色,精选合作伙伴、优化贷款流程,通过良好的客户体验开发出渤海银行服务大众,聚焦消费金融的特色新产品。比如,基于地方公积金、个税数据的信用贷款产品“公信贷”、“税务贷”“市民贷”已陆续在天津、武汉、成都、杭州、深圳等地推出,这些产品结合借款人公积金缴存额情况、纳税情况或社保缴纳等情况,为客户提供最高30万、期限为1年的信用贷款,客户足不出户,可通过手机银行、网银等渠道,仅需2分钟完成贷款相关操作,而且可以随借随还。这几款产品一经推出,受到客户好评,申请超过3万笔,服务客户六千余人,累计发放贷款近10亿元。  [06-28 16:57]

曹刚锋:
  二是拓宽消费渠道。
  用批发业务的思维做零售,不断扩大与头部平台线上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我行已与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达成了合作,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长尾消费金融业务,特别是加大场景消费方面的金融业务合作,满足客户购物、旅游、装修等日常消费需求。今年还要加大与非金融专业细分市场企业的合作力度,与在手机领域的小米、旅游领域的众信、信用卡领域的51信用卡等企业开展合作,与保险行业开展跨界合作,挖掘保险公司的数据价值。积极利用这些构建起的个人消费金融平台共享客户资源,共同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力争不错失一个客户。
  再比如,我行大连分行与汽车电商平台龙头神州集团合作推出的“神州买买车”项目,线下嵌入旅游、家装、婚庆、留学、民用小型无人机等大额消费场景,线上采用流程模式,实现我行网贷系统和神州业务系统实时对接,为购车客户提供快速在线金融服务,最快可当日放款,已为140多个城市的4000余名客户提供服务;线下嵌入生活消费场景,为线上购车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便利,为客户提供消费信贷800余笔,实现了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的线上线下互动服务格局。  [06-28 17:00]

曹刚锋:
  三是借助科技创新和应用,实现银行服务时空的延伸、服务成本的降低和风控能力的提升。
  我行充分吸收借鉴先进的金融科技技术,对技术与平台开启深度融合,提高消费金融活动的安全性、便捷性;同时,将技术与业务进行有机的融合,建立起适应于互联网时代的风险识别、计量和管控的体系,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以人工智能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将金融科技技术与更广泛的客群对接,提高金融信贷服务的可获得性。以低门槛、普惠和高效率为更加广泛的受众提供服务。以金融科技技术促进银行服务模式的调整,从根本上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
  我行上线的“场景银行”积极开展细分场景相融合的合作,把客户接触场景前置到消费行为的最前端,提高合作平台对银行的依存度,充分发挥银行风控的优势,放大银行的牌照价值。打开我们的手机银行客户端,就能够看到一系列围绕大众“衣食住行”和民生关注的热点应用,从而实现话费和流量充值,水电费、燃气费、暖气费等多种缴费充值,购买火车票、景点门票、电影票等等,还有酒店预订、滴滴打车、苏宁易购、顺丰优选、特惠商户、积分商城等移动便民惠民服务消费场景,内容涵盖出行、旅游、购物、订票、民宿、询医、娱乐、餐饮、汽车等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服务社会民生、方便市民生活、保障公众权益、推动社会互联网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06-28 17:03]

曹刚锋:
  四是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在消费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坚持产品创新与客户定位相结合,支持消费产业升级、支付模式升级、服务模式升级。我行战略规划确定了个人客户定位于“压力一代”和“养老一族”,我们的产品创新、产品组合围绕这两大群体做精准设计,提升目标客户群的产品体验和服务体验。在全行范围内推出了针对这两个客群的产品包。“压力一代”产品包主要是解决贷款购房者的衍生消费需求,通过设计拎包贷、车位贷、信用卡分期和各类信用贷款等产品,解决客户装修、添置家具、购车及购置车位等融资需求,仅“拎包贷”一年就放款3000多笔,金额6.65亿元,同时通过好益贷、添金宝、T+0理财等实现资金保值增值;“养老一族”产品,一方面将养老金与理财产品、添金宝进行联动,兼顾收益性与流动性,一方面通过意外险、健康险等保险产品解决老年人生病、一般日常意外的保障问题,同时建设养老生态圈,引入医疗、保健以及生活服务等内容,满足老年人日常需求。我行济南分行还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在各分支机构组建了社区顾问俱乐部,设立社区顾问149位,提供金融咨询服务,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组合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五是进一步发挥线上获客能力。
  不断打磨基础账户服务能力。根据消费金融业务及客户需求,开发适合不同平台、场景及客户群体特征的定制化账户服务产品,及基于银行二类、三类账户、内部账户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对账户功能进行不断的优化升级,为消费贷款业务的持续经营发展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我行将现有的产品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用我们的新产品经由互联网入口、移动端入口和场景入口,将线上优质客户吸引过来,实现获客。通过切入客户的生活应用场景,将以往通过存款、贷款获客的发展模式,逐渐向创新平台合作、平台金融赋能、合作收益共赢、业务共同成长的方向转型。  [06-28 17:04]

主持人:有请下一位记者。  [06-28 17: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你好,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我想了解的是:渤海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是怎样定位的,将怎样参与市场竞争?近日,最高院拟出台司法解释,对银行卡的“全额罚息”、盗刷担责等问题进行规范,这会对银行的银行卡业务产生什么影响?谢谢。  [06-28 17:08]

赵志宏:这个问题有请我行信用卡事业部总经理廖石坚为大家进行回答。  [06-28 17:09]

廖石坚:
  我行的信用卡业务主营方向是信用卡分期,目前开发的产品包括:日现金分期、专项分期、POS分期等多项消费分期产品。我行信用卡分期余额占透支余额的75.81%,较同业平均水平高出38.9%,分期手续费较同业平均水平低20%。
  我行于2015年底才推出信用卡业务,由于起步较晚,进入市场时间还不够充分,基础个人客户积累数量有限,因此我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之初,就将“主打信用卡分期业务”定位为主要经营方向,坚持“做客户优选分期信用卡”的发展理念,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的营销成本,选择优质客群、精准营销目标客群来降低业务风险等策略,降低信用卡总体运营成本,从而为客户提供低成本、低费率的信用卡分期产品。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我行仍将以“做客户优选分期信用卡”的理念为核心,将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应用到信用卡产品的申请、审批和发卡环节,不断优化信用卡业务的办理流程。在客户服务方面,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现有的客户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客户的用卡体验。  [06-28 17:09]

廖石坚:
  从法律上面给予全额罚息、盗刷担责予以明确和规范,是持卡人和银行都希望看到的,对全额罚息的规范,能够更好的在法律层面平衡或解决消费者的权益和银行资金成本之间的矛盾。做到“付之有理,免之有据”。
  对盗刷担责的规范,不仅仅对于盗刷损失发生后的争议能够有明确法律依据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现阶段盗刷争议解决的成本。而且能够指引银行更有效做好盗刷防范工作,同时帮助持卡人规范用卡行为。
  所以,银行欢迎法律对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规范,对于银行业务的发展和客户的体验都是有利的。  [06-28 17:10]

主持人:下面最后一个问题。  [06-28 17:15]

证券时报记者:你好,我是证券时报记者。当前,消费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的现象是监管部门严查的重点。渤海银行在转型发展消费金融的同时,是如何加强贷后管理的?严控资金流向方面是如何做的?谢谢。  [06-28 17:17]

赵志宏:这个问题请我行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曹刚锋为大家进行回答。  [06-28 17:18]

曹刚锋:
  为了满足我行消费贷款贷后管理及客户管理工作的需要,总分行各级机构均建有贷后管理专职团队,负责消费贷款的贷后日常管理工作。此外,我行还开发并完善了个贷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每日自动向贷后管理人员分发贷后管理工作,并自动跟踪贷后管理工作完成进度,对于未完成的贷后管理工作、逾期催收工作会自动进行风险预警。对于消费信贷业务,我行更侧重研发具有消费场景的信贷产品,基于消费场景在贷款资金划付方面均采用受托方式。我行在开发消费信贷产品时,就将此类贷款金额设定得比较低,用途用于客户的日常个人消费,并要求客户按时上传贷后凭证,避免消费贷款资金流入股市、楼市产生收益,同时贷后管理方面会对该类业务,定期进行抽样检查资金流向。
  在加强信用卡管理方面,一是关闭房地产类商户POS刷卡渠道;二是不与房地产相关的场景进行分期/贷款合作,防止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三是开拓与消费相关的知名优质商户的受托支付场景,联合商户对消费场景的套现行为进行检查;四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模型,多维度考量客户的履约能力、负债情况,避免消费者过度消费,出现无法偿还的风险。  [06-28 17:19]

赵志宏:我们刚才谈到的金融科技等手段,我们通过实时的智能分析技术实时的感知响应进一步防范和预警风险,对于大众和小众体验更加真实,这方面渤海银行成为超级连接器,为友商和大家提供更多的服务。我非常感谢在各位支持下,渤海银行消费金融领域从小河聚集最后走向大河奔流,希望后面有机会给大家汇报,希望继续关心渤海银行,谢谢大家。  [06-28 17:30]

主持人: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出席,会议内容以中国经济网的文字直播为准。谢谢大家。  [06-28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