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目前仅14%股票私募取得正收益

2018年10月18日 07:28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杨建 每经编辑 何剑岭

  9月期间,政策利好接连释放叠加海外风险偏好上升,A股出现一波小幅上涨行情。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9月份,获得正收益的股票策略私募产品有4384只,在整个7912只产品中占比为55.4%;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收益为正的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合计1124只,占比14.2%。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市场的调整给私募基金的净值带来了巨大挑战,在7912只股票策略私募产品中,合计有1148只产品的净值低于0.8元,占比为14.6%。

  前十名收益都在80%以上

  对于私募基金而言,市场的上行对业绩有多大影响呢?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在今年9月份,合计7912只股票策略私募产品更新了最新净值数据,其中获得正收益的有4384只,占比为55.4%。其中月度收益在4%以上的私募产品有667只,在正收益产品中的占比为15%,在整个股票策略产品中占比为8.4%。

  此外,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收益为正的私募股票策略产品合计有1124只,在整个7912只产品中占比14.2%;今年以来收益在5%以上的合计有523只,其中266只产品收益在10%以上,100只收益在20%以上。

  今年以来,收益前十名的私募股票策略产品收益都在80%以上,大禾投资就包揽了前四名。其中,“大禾投资掘金5号”收益为185.33%、“大禾投资掘金1号”收益为172.78%、“大禾投资掘金7号”收益为158.48%、“大禾投资掘金6号”收益为138.45%。另外,天下溪资本旗下的“天下溪基金”在9月份净值回撤较大,在9月月度收益亏损18.86%的情况下,今年以来的收益仍然达到133.97%。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9月月度收益这方面,“民间股神”林园旗下的29只私募产品中有20只在9月份收益为正,其中14只月度收益在10%以上。此外,这29只产品自成立以来平均收益为55.74%,而自成立以来收益为正的有23只,其中17只产品收益在50%以上;另外还有5只产品翻倍,最高收益为“华润信托-林园”,自成立以来收益高达282.6%。值得注意的是,这29只私募产品中有17只是在2017年期间成立的,目前均取得了正收益,平均收益达到50.5%。

  同时,在A股市场9月出现小幅上行的背景下,私募基金的净值却面临巨大挑战。在上述7912只股票策略产品中,合计有1148只产品的净值低于0.8元,占比为14.6%;另外有3346只股票策略产品收益为负,占比为42.29%;月度收益亏损5%以上的产品合计有374只,占比为4.7%。

  私募支招四季度行情布局

  进入四季度,今年的交易时间已所剩不多,同时也意味着私募基金在今年翻身的时间不多了。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期开启,上市公司的业绩或经营销售预告披露接踵而至,上市公司中频频爆出的“黑天鹅”事件使得投资者们的神经又开始绷紧。三季报披露窗口来临,能否带动A股反弹?私募又该如何避雷,如何布局四季度投资机会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私募排排网显示,10月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创年内新高。该指数值显示,在市场经历连续回调之后,对于10月份的市场预期,基金经理是充满信心的,普遍认为年内最后几个月存在一定的“吃饭行情”。

  对此,深圳前海乾元资始研究总监仝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三季报披露窗口只是给予他们一个选股的参考。通过三季报,可以比较准确地预估上市企业的全年利润。对于投资机会而言,一类是低估值且下跌幅度比较大、财务指标良好、公司经营稳定的标的;另一类是长期内在价值稳定提升、中期盈利情况清晰可见的标的。这两类标的个股经过这一波下跌后,如果估值跌到合理倍数,可以考虑逐步买入。

  星石投资组合投资经理袁广平表示,目前市场无论是从绝对估值水平、低估值的个股分布等方面,均已接近甚至低于过去4次市场大底,目前的估值水平已隐含了对未来的各种偏负面预期。在市场底部最有效的投资策略是选择能够持续增长的好公司,享受未来盈利的增长。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机会将存在于未来经济结构有亮点的领域和行业,这些公司多在科技和消费两个类别下。我们将按照四条投资主线布局价值成长股:制度变革医药生物;技术领先的高科技公司,比如互联网企业、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模式创新型的新零售和品牌垄断的大众消费品领域”,袁广平进一步补充道。

  上海雷根投资李金龙则表示,三季报披露期开启,在“黑天鹅”频发的当前环境下,投资者更需要分析业绩构成,来确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由于当前市场新增资金不多,难以带动A股全面反弹,而市场的风险偏好也处于较高水平,业绩高速增长的成长股表现空间也有限。四季度更多的是可以通过对三季报的详细拆解分析,寻找年报业绩的潜在黑马股。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