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对外开放蹄疾步稳 中国保险业迈向国际舞台

2019年09月25日 16:27    来源: 金融时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保险业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2018年,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3.8万亿元,总资产18.3万亿元,仍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今年前7个月,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资产总额达19.4万亿元。

  平静闭塞的湖面锻炼不出能够搏击风浪的水手,对外开放在推动我国保险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近日出席第5届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时表示,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金融业对外开放工作,对外开放全面提升了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

  扩大开放脚步不停

  对外开放为中资保险公司学习国际经验和先进技术提供了平台。通过与国际同业的交流竞争,中资保险公司迅速缩小了与外资保险公司的差距,经营管理理念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大大增强了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979年,伴随着国内保险业复业,保险业也开始探索迈出对外开放的脚步。在这一时期,人保驻伦敦联络处成立,平安、太保等也先后在香港成立了子公司。

  在开始尝试“走出去”的同时,我国保险业也逐渐敞开大门。起初,一些外资保险公司被允许来华设立代表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这些机构为促进保险业对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帮助外资保险公司增进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了解,为后者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开展业务打下了基础。”

  1992年成为外资险企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这一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作为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率先在上海设立分公司。随后几年,日本东京海上、加拿大宏利等先后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01年年底,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9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营业性机构。

  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入世时的承诺,保险业成为我国金融业开放力度最大的子行业,我国保险业开始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中。外资机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跑步”进入中国市场。德国安联集团、法国安盛集团、英国保诚集团、荷兰国际集团、美国大都会人寿、日本生命人寿、加拿大永明人寿、伦敦劳合社、瑞士再保险、德国慕尼黑再保险等国际知名保险机构,纷纷布局中国保险市场,在华外资保险公司增至46家。与此同时,中资保险机构也在竞争中得到锻炼成长,多家险企在海外设立了子公司,平安收购欧洲富通集团则成为我国保险企业首次市场化的大型境外并购。

  再将镜头对准当下的中国,对于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构建层次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多样、领域更加宽广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成为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一环。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我国保险业新一轮的对外开放由此按下“加速键”。

  去年4月以来,中国银保监会已先后推出34项开放措施,涉及外资持股比例、准入条件、保险中介、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外开放的政策力度与落地速度均远超预期。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59家外资保险机构,共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32家代表处,世界500强中的外国保险公司均进入了中国市场,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均相继获批筹建,外资保险机构保费市场占有率增至6.84%。外资险企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助推保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行业统计数据来看,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和资产总额分别从2001年年末的0.21万亿元和0.46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6月末的2.55万亿元和19.50万亿元。据瑞再Sigma报告研究预测,2030年后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

  再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在2002年,中国人寿首次入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成为我国内地第一家入选全球500强的保险企业。而在今年最新揭晓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共有9家中国保险公司入围其中,9家中国险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491.81亿美元。其中排名最高的中国平安(601318)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635.9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全球榜单第29位,全球金融企业排名第4位,并在中国入围企业中排名第7位。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分居第51位、第121位和第199位。

  毋庸置疑,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保险业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一步对外开放能更好地促进保险业营销理念和经营模式提升。同时随着国内保险监管措施的趋严,产品逐渐回归保障本质,外资险企在诸如精算、定价等方面的优势也更加凸显,业务的扩大将伴随着费用的摊薄,能够促进保险市场的有序竞争以及提高保险市场的效率。”

  回顾对外开放的历史,不难发现,外资保险机构在业务品种、服务、营销理念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带来的经验,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1992年,友邦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后引进了营销员体制,也带来了长期寿险、健康险等新业务。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更加速了投连、分红、万能等新险种的引进和发展。中宏人寿于 2000 年推出了国内第一个“分红保险”产品,美亚保险则先后推出中资财险公司当时还未涉及的“董监事高管责任险”“工商通保”综合险、“并购补偿险”“航班延误险”等创新产品。可以说,我国保险业如今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带来的新鲜活力。

  “在与外资机构开展竞争与合作中,中资保险机构可以更深入理解国际保险市场的文化、规则与技术,更深刻地观察国际同行如何对其加以运用、实现全球展业。这有利于中国保险业更好‘走出去’,既增强了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又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我国实体经济‘走出去’提供了更高质量的保障服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如是表示。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对外开放蹄疾步稳 中国保险业迈向国际舞台

2019-09-25 16:27 来源:金融时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