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大力发展制造业金融 切实支持制造强国建设

2019年10月12日 09: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制造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是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就像离开农业的发展没有饭吃,没有制造业就无法进行任何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但是,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都遇到了瓶颈,制造业投资与发展的速度出现了持续下降的势。这与制造业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高度相关,也与金融业发展的短期化、虚拟化与泡沫化相关。

  在全球格局中,美国资本把低端价值链甩向发展中国家,导致全球制造业价值链断裂;德意志银行则是通过泡沫化的金融衍生品把大量资金抽离制造业,通过大宗商品的制造业源头的自然资源的衍生品交易,把制造业推上了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中国很多银行资金"空转"难以进入制造业。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步退出制造业,制造业投资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人类社会从生产力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到科学社会,每个社会阶段都会出现一种新的产业,并且这个产业就会成为价值链的高端产业,而原有的产业会后退到价值链低端并且金融资本出现退出趋势。就像目前金融资本正在放弃制造业,流向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产业之所以能对原有产业进行革命,在于相比而言具有更大的"红利",这种红利"会引导资源和资本向新产业转移,甚至岀现大规模要素退出制造业,导致基础产业失败,引发大规模的社会与经济危机。上溯到1929年与2007年2次大危机都与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和泡沫化相关。

  我们的研究也发现金融能够为制造业赋能,并促进制造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以,对于当前的制造业要作为一个基础产业和一个特殊产业来支持,就像对农业的政策性支持一样,在政府政策上优先补贴和减免税;在金融方面,成立专门的系统与部门。我们把支持制造业的这种专门的金融体系叫做"制造业金融"。

  1、全球制造业走向衰落,投资下降,PMI指数持续不景气,制造业与制造业金融需要重新整合资源,转换发展方式,特别是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转型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金融,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为制造业赋能,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制造业出现了整体衰退的趋势,制造业优势较强的大国而信息产业不发达的国家经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衰落。比较典型的是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很多名牌制造企业失败或倒闭,如西门子、通运、索尼、柯达等等。

  环顾全球,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衰退正在蔓延到整个经济领域。20199月30日,日本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日本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2%,降幅远超市场预期,并几乎完全抵消了7月份1.3%的增长。这是日本经济及其制造业因全球贸易冲突而面临压力的最新警告信号。德国经济情况更为糟糕,就业岗位增速早已开始骤然放缓。德国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出人意料地下跌至41.4。而德国综合PMI下降了2.6,至49.1。这是近七年来的最差值,直接指向了经济衰退。即便在全球进口规模最大美国,也面临出口制造业放缓的情况。20199月27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美国普查局公布数据显示,若除去国防订单,美国8月份耐用品新订单环比下降0.6%。

  与此同时,自由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金融业出现了短期化、虚拟化和泡沫化的运动趋势。由于制造业的特殊性,大量资金逃离制造业,脱实向虚,甚至出现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的现象。由于中国制造业发展起步晚、速度快、规模大,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更加需要金融业的支持。  

  2、科技革命推动价值再造,传统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金融业面向转型中的制造业,需要创新模式。重大科技创新和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制造项目和企业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使"科技金融"成为"制造业金融"的主要形式。科技金融能够化解目前制造业金融的卡脖子问题,通过大数据、大平台和高科技,解决以往很多疑难杂症。

  一系列前沿技术将从根本上颠覆制造业体系,包括人工智能(AI)、物联网、高级机器人、自动化、可穿戴设备、3D打印。这些技术与其他新技术如何演变与发展,它们的应用速度,将决定未来的制造业形态。同时,我们正处于一个多边世界,传统强国势力仍在,新兴大国不容小视,局部地区冲突升温。此外,一些新增不稳定因素,例如全球频发的恐怖主义事件,也在悄然改变着世界格局。

  科技革命正在颠覆传统制造业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在改变以往的价值模式技术创新频率加快,这为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机会,也带来巨大的风险。传统企业与中小制造业企业面临被碾压的境地,而与之对应的金融资产风险上升。由此要求制造业金融完成三个重要的任务:一是如何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中小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盘活资产存量;二是如何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特殊的"为科技产业服务的金融"体系;三是政府要推动形成良好的制造业金融"生态,集中力量办大事,完成一些市场无法完成的工作。

  根据德国、美国特钢行业的整合,往往都是在金融资本支持下实现。如融资租赁可以解决设备闲置问题,兼并重组可以解决价值链再造问题,"专利银行制度可以解决科技研发与转化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等。传统的金融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未来制造业金融。科技金融将在未来制造业方面发挥作用,4.0版的科技金融支持工业4.0,这种配合性安排是制造业与制造业金融的重要特点和规律。

   

  制造业金融将从传统金融中独立出来。无论是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机构的设立、金融服务流程也都产生颠覆性变化。智能化金融技术将与智能化的机器对接,大数据的消费将与大数据的金融对接,制造业物联网将与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对接,可追溯的区块链将与区块链金融对接。高度发达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业直接转化到金融领域,如金融机器人取代银行柜员、信贷员、研究员、风控师,将大幅度降低金融业的成本,催生一个新的体系"金融制造业"。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研发的数字货币、脸书研发的数字货币Libra,已经推动兴起"金融制造业"这个新的产业。未来,"制造业金融"与"金融制造业"将互相促进,良性互动。

  黑客攻击、机器替代效应、规模效率递减规律到国家冲突、价值链曲线趋向陡峭,贫富差距了放大,这些对金融业的影响日益增大,对制造业金融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制造业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制造企业与金融风险管理面临新的竞争,技术的价值正在迅速取代人工价值与资本价值。甚至在某些制造业行业与金融行业,风险控制技术成为成败的唯一重要因素。银行的风控能力创造的价值会逐步超过营销价值,银行业进入"技术为王的时代

  3、制造业存在巨大的沉淀成本、创新成本、重置成本、环保成本和安全成本,使得转型与创新的风险加大,需要特殊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在金融监管方面应该有特殊的准入制度和优惠政策。

  制造业需要分工上的创新与企业的集团化管理,对产业金融的发展,对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国家的核心制造业需要产学研一体化、供产销一体化、科产金一体化的垄断式企业集团与跨国企业集团,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定价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业衰退与制造企业过于分散,无法承担一系列机会成本有关。

  沈阳机床案例对于制造业的这些成本具有典型意义,从中可以分析当前制造业的一些重要特点与规律。

  沈阳机床2011年排名世界第一我国机床行业最顶尖代表之一的 机床巨头”,正因破产重整陷入退市危机出现这样的局面有机床行业的现状市场的变化企业自身管理等等多方面的原因

  仅就沈阳机床的研发来说曾经i5智能控制系统震惊业界然而自2012年起沈阳机床开始从世界第一的高度以断崖式的速度向下坠落i5业务的发展倒是很快三年之间销量从几百台到几千台直至2018年的18000台与此同时沈阳机床的负债率达到了9成

  2019年8月18日沈阳机床集团 (以下简称 沈机集团)控股子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沈阳机床”,000410.SZ)发布公告称已被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9月5日中国通用技术 (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 中国通用)拟作为意向战略投资者参与沈机集团及其下属八家公司重整根据协议沈机集团和沈阳机床将接受中国通用提供的共益债借款2.2亿元和2.8亿元加上沈阳市财政上半年已经拨付的3亿元资金 (由沈阳国资委注资进盛京资产)这场驰援我国最大机床企业的 续命金已增至8亿元

  沈阳机床的破产重整有其个性化原因和行业整体不景气密切相关。尽管i5曾经风靡一时但真正为沈阳机床创造了多少效益为沈阳机床发展注入了多少动能从目前的最终结果看一目了然智能制造不是讲概念不是玩大跳跃应真正找到切合企业自身的智能制造升级发展之路

  沈阳机床共计向中国银行盛京银行朝阳银行借款18.3亿元截至与各家银行约定的还款时间沈机股份共有9.25亿元逾期金额未还逾期债务类型包括借款利息和借款本金债务逾期难题露出水面紧随的是一系列诉讼缠身仅78月两个月沈阳机床因债务逾期涉及的诉讼就高达4起事实上沈阳机床债务问题早有端倪根据今年5月底深交所向公司发出的2018年年报问询函至2018年底沈阳机床货币资金余额总计35.09亿元其中34.77亿元资金受限 (包括被冻结的银行存款504.62万元)2018年末净资产为0.6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9.26%2019年这一数据持续恶化第一季度沈阳机床净资产为-5.10亿元第二季度这一数据已降至-14.66亿元较去年同期暴跌2278.51%

  沈阳机床金融债务严重资产负债率持续处于高位每年的利息费消耗了企业大量流动资金2018年沈阳机床财务费用高达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庞大的利息支出使得公司流动资金十分紧张

  2012年~2018年年报显示沈阳机床扣非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已连续7年为负其中7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74亿元-10.74亿元-14.32亿元-6.79亿元-0.64亿元-0.77亿元-0.1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57亿元-11.23亿元-19.36亿元-28.61亿元-16.43亿元-13.44亿元-12.75亿元截至目前亏损仍在持续来自沈阳机床的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沈阳机床净利润亏损4.5亿元较去年同期暴跌3646.89%;二季度净利润亏损14.10亿元比去年同期暴跌5685.01%换言之沈阳机床已资不抵债

  创新与突破,并未给沈阳机床全面转型打开局面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原因除受外部市场环境不利影响外公司持续面临资金紧张生产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大量机床订单延期交付与此同时因交货延迟代理商及潜在直接客户的新合同签订意愿严重不足致使营业收入规模受到严重影响受累子公司欠账及回款难也是沈阳机床进入困境的重要因素华屹公司和金鼎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与沈阳机床一同同为控股股东沈机集团旗下子公司在两家企业运营期间形成大量欠款企业清收回款速度放缓期后回款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是沈阳机床的经营机制对其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包括i5的销售模式

  资料显示2007年沈阳机床开起i5运动控制核心技术研发并在五年后取得阶段性进展从2007年至2017年仅研发费用就投入了11.5亿元2017年11月7日在上海工博会上沈阳机床正式发布i5OS智能平台

  i5智能控制系统的问世引领机床行业踏上了工业互联网快车道然而恰恰是自2012年起沈阳机床开始从世界第一的高度以断崖式的速度向下坠落

  为摆脱业绩困境自2010年6月起沈阳机床几乎每年都会发布 债务豁免公告》。沈阳机床不仅被其供应商豁免了一部分债务就连客户欠他的钱也被他自己打了个折2017年12月14日晚间沈阳机床发布债务豁免通知公司下属分子公司与361家供应商签署豁免协议供应商同意按一定比例豁免债务换言之彼时沈阳机床涉及拖欠供应商贷款合计4.72亿元在债务减免1.34亿元后只需偿还3.38亿元

  从沈阳机床的案例中,结合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情况,对于制造业和制造业金融,具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1)制造业企业具有别的行业所没有的特殊的创新成本,从新产品的研发到转化,风险高于其他行业,特别是国际顶尖技术的攻关,如果没有特殊的金融支持,仅仅依靠市场金融,难度大,可能会使企业走向失败。

  上述案例中的沈阳机床,由于i5智能制造技入大,见效慢,再加上国内宏观环境变化,形成了巨大风险。此时,政府或者特殊金融部门(如政策性金融、风投、政府财政)应当有可持续的支持。特别是沈阳机床已经是全球第一,属于国家战略性企业,这种企业应当制定一企一策的金融支持方案,促进其创新的可持续性。而不是如案例中所说的银行诉诸法庭和退市。

  (2)大型制造企业与国家关键技术企业面临巨大的沉淀成本,当全球技术变革时面临的技术重置成本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化金融企业会选择退出。所以,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上,对于国内众多企业具有外部性,在产学研一体化和科技开发方面应当形成体系,这种体系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其资金来源与成本应当由国家开发性金融来解决,并且应该有一定的政府补贴。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应当成立相应部门,支持像沈阳机床这种全球战略性企业的尖端产品研发与生产,在未来应该形成金融组合拳与风险防火墙,确保全球战略性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必要情况下,国家应当成立专门制造业金融机构,支持国家关键技术企业的发展。如专利银行、科技银行、制造业银行、制造业基金、资本市场设立制造业板和制造业绿色通道。

  (3)从全球来看,金融资本在自由市场机制下,流向短平快的暴利企业,对于中长期的创新项目会选择退出或者是为了规避巨大沉淀成本与快速技术替代成本的投资风险。这可能也是全球金融资本退出制造业的重要原因。

  核心制造业船大难调头,一旦在全球领域内同行业发生技术创新,巨大的投资可能作废,必须使企业长期在某一领域保持领先,一旦技术工艺被超越,在现代大规模生产和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企业失败的可能性加大,失败的速度也加快。国际上很多百年老牌制造业公司近来出现倒闭潮,表明制造业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与风险。所以,金融要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究所和实验室,设计企业研发投入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政策,甚至可以允许大型制造企业建立"科技银行和"专利银行。国家成立专门的制造业研发基金,在税收政策上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减免所得税。

  (4)全球气候变化增加制造业的环保成本,很多地区和国家选择"退二进三"。所以,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应当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应对,政府应当对企业新增的环保投资给予支持,通过"环境指数"和碳排放量交易对企业的环保投入及时补偿。

  在国家制造业金融政策方面,面临监管准入制度的改进,可以考虑几种方案:一是由原有的政策性金融中独立出"制造业金融"事业部;二是国家专门成立政策性"制造业银行";三是允许大型制造企业产融结合,成立和发展制造业金融服务集团。

  4、制造业具有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特别是中小制造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在这个方面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和出资,研究和开发制造业金融大数据平台,平台聚合制造业企业、金融企业和政府服务,建立专门的制造业征信机构,建立全方位的制造业金融服务信息系统与公示系统。

  制造业企业由于距离消费市场较远,更多关注技术开发和产品工艺,存在较为严重的逆向选择、搭便车和道德风险问题。

  以中国蓄电池行业为例,蓄电池的极板生产是国家环保整治的重点之一。一些“三无”企业缺乏相应的环保投入和环保设施,加之极板加工设备落后、工艺粗糙,极板加工费每吨仅需3000元,远低于正常成本,而这些极板大多流入到非法的地下工厂,经组装后的蓄电池大量流入市场,其产品的价格也远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然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仅从蓄电池标识上很难看出产品是否合法,往往会被动接受零售商建议,购买非法厂家产品,形成安全隐患。

  非法蓄电池地下工厂不仅冲击正常的市场秩序,也加大了环境污染风险。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环保和技改投入大的正规蓄电池企业却倍感压力。以天能集团为例,累计投入10多亿元,用于环保设备更新和技术革新,开展机器换人,提升装备、改进工艺,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的人均产出率,又投入1.1亿元对装配车间进行装备技改,还投资18亿元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再生技术对废旧铅蓄电池进行规模化、无害化回收处理,每年可处理15万吨废旧铅蓄电池。像天能集团这样的上市企业,严格按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规范生产,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正常上交国家税收、缴纳职工社保,运营费用相对较高,其产品价格要高于非法“地下工厂”的15%至20%,在市场竞争中无疑会处于被动地位。

  制造业集群缺乏技术创新,有导致长期锁定在产业链低端的倾向。制造业的巨额投资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新产品的技术大多采取“拿来主义”的模仿手段,在创新中的“搭便车”行为严重。同时,技术进步的“外资依赖路径”明显,从而导致集群产品结构趋同、技术档次较低、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有品牌、在产业价值链条上“中间大、两头小”的制造业集群,如果不加快“研发、设计和营销”等环节的发展,则有导致集群长期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低端的倾向。

  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搭便车问题,在制造行业特别严重。这些问题是制造业融资方面的重要障碍。因此,在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金融退出制造业的趋势。

  制造业金融不同于其他金融领域之处,就是如何在防止信息不对称方面应当有特殊的制造业金融的风险防范体系。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风险管理提供了系统的制度安排。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智能化技术防范制造业金融中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搭便车问题。二是发展科技金融,实现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的模式,对制造业进行产品全程追溯和识别,对库存、应收款等要运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加强适时风控。三是金融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生态化的风控系统,全方位提高制造业金融的风险管理技术,建立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专业化的制造业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只有安全的风控体系,才能为制造业提供更多、更好、更便宜的融资。

  5、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低端,需要发展融资租赁,创新专利金融,整合供应链与产业链金融,放开制造业与金融业的有机结合,允许大型制造业企业建立与创新制造业金融控股公司平台等金融牌照。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验,允许大型制造业企业拥有自身的制造业金融机构并创新金融产品,甚至把制造业的产品与金融产品结合,转化为价值高端金融科技产品,才能使制造业企业走向价值链高端,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存在严重的产业、金融与科技的相互脱离的"三张皮"现象,金融服务能力不足,深度与广度不够。特别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产学研结合方面,缺少深入细致的机构与产品设计。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破解,必定会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逐渐得到完成。因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的障碍和难度会越来越小,市场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会愈来愈大。但市场化是个渐进成熟的过程,而提高科技转化率又是急迫的问题,作为政府部门有所作为的现实选择还是只有从制度层面来突破。

  政府政策层面。坚持问题导向,将破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着力点,注重政策的部门协调。加快建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担保贴息+产权质押+股权融资+风险投资+保险”的科技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加快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根据行业、产业特色形成多层次或更精细化的职称评聘标准,由科研人员选择参评,改变片面追求论文论著数量的单一职称评定办法,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

  科技主管部门工作层面。在科研机构和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收益权、股权和分红激励、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服务、产权交易市场制度等方面制定操作性强和具体的激励政策;要将技术市场,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鼓励科技人员兴办领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科技成果入股,促进科技成果的资本化、产业化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来设计和推进。在转变管理职能,深化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改革进程中,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和顶层设计,应以企业需求为主导,以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

  科研院所和高校主管部门工作层面。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引导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应用科研瞄准国内外市场需要,主动走向市场,科研项目从选题的立项到成果转化必须紧密围绕产业发展,尤其是与新兴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建立分类考核机制,引导科研院所和高校人员在教学、科研、转化方面有所侧重,鼓励交叉,允许将企业委托项目作为科研业绩列入考评指标范围。

  企业主管部门工作层面。策应创新驱动战略,关键在于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加大国有企业科技投入与转化考核指标权重,对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考核由过去单一利润考核向利润和科技投入与转化效益的考核并重。加快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增加有影响力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在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的立项、评审、评优的比例。鼓励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入为主、财政投入为辅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

  6、制造业由于对技术人才、工艺人才和研发人员特殊需求,其分配体制不同于其他企业,应当在分配制度,员工持股、通证制度上进行创新,建立具有制造业金融特点的多层次制造业资本市场,特别是在基金、上市、兼并重组、收购等方面研究系统机制与体系,放开准入并给予政府补助和财税减免。

  近日,《人民日报》对三省六市1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吸引人才正面临“三难”。高达 73.08% 的企业认为,目前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最主要困难就是“技术人才缺乏”。人才是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关键取决于是否能拥有足够的核心技术人才。

  制造业金融应当具备支持制造业吸引和培养一流的人才,为制造业人才机制赋能。一是在多层次市场制度中,支持技术人员持股计划与知识产权的持股计划。二是政策层面对制造业人才实施所得税减免政策,支持制造业建立"大工匠制度",培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三是结合近期的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推动"通证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通证(token:一种投资人、员工与客户分配制度的有价权证。)的交易所市场的发展。四是大力支持个人创新创业,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五是大力发展为科技服务的金融体系,设立专利银行制度,支持知识产权融资和数字资产的资本化与可交易。制造业作为国计民生基础与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应当享有农村金融与农业享有的税收减免政策,建立制造业金融体系、制度与政策,使制造业金融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专门的金融服务,设置专门制造业金融机构,允许制造业企业成立专门服务于自身的金融企业和金融控股公司。必须准确定义"制造业科技金融体系"与"为科技发展服务的金融体系"。支持建设为科学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金融体系,支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打造为制造业提供赋能、增效、减负、融资、支付、价值管理的科技金融平台和聚合生态系统。

  7、政府采购是制造业与制造业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制造业具有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时效性强,容易形成产能过剩的特点,要求制造业金融特殊的期限结构和金融产品;政府应强化全国的信息管理与发布机制,防止"一刀切"和"一阵风"。

  美国利用政府采购成功地扶持了计算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业,其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美国联邦政府采购将会优先考虑本国的产品。美国联邦政府每年要采购约3500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其中绝大部分是本国产品。美国在政府采购领域优先扶持本国工业的习惯由来已久,早在1875年就有法律规定在公共项目中要“偏向使用美国材料”。

  20世纪30年代,始于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席卷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主义政策,在这种环境下,为了保护国内工业和建筑业、刺激,《购买美国产品法》于1933年3月出台,明确规定联邦政府采购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七十多年来,该法律经过了几次修正和补充,但实质精神从未变更,短期内也不太可能有重大变更。根据《购买美国产品法》的现行规定,联邦政府机构在采购供最终使用的产品时,必须购买美国产品,即同时符合下述两个条件的产品:产品在美国生产;美国零部件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50%以上。该法律还有一个关于建筑材料的特别条款,规定美国公共建筑或公共工程的建造、改造和维修都必须使用本国建筑材料。由于该法律的目的是促进本国的生产和就业,它对美国产品的界定是采取地域而非企业所属国家的方式,美国企业在海外生产的产品不符合要求。

  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日前透露,2019年,中国将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一批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重大工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引导和支持土地、金融、创新、人才等要素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集聚,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他表示,2019年,中国将大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国还将适度超前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持首台(套)示范应用的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

  8、中国制造业在国企与民企之间信用不对称,制造业金融应当通过价值链支持企业改制,支持制造业改革开放。通过资本市场,支持兼并重组,盘活资产存量,通过资金把高端生产力输入中小制造业企业和民营企业。

  中国四大特钢产业基地之一的江油市,2016年江油特钢实现产值约20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半壁江山。全市共有30多家企业,其中发展不错的六合锻造利润率约10%,而其他企业大部分规模不大,利润率更低。

  这种格局与特钢的特点有一定关系。普通钢材品种较少,而需求量很大,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特钢品种繁多,添加不同的元素、制成不同的尺寸,都是一个新品种,且往往是小批量定制,天然就难以形成巨头企业。一些企业拥有投资上千万元的先进设备,在没有生产订单时,就会形成巨大浪费。以每年一次的法兰克福国际材料展为例,因为产品线有限,小企业支付几十万元的参展费用不划算定制的特钢产品往往订单量不大,像航空使用的特钢产品,有时一笔订单不过几百公斤,而炼一炉至少20吨。订单之外的产品只能降价出售或闲置。

  制造业有着特殊的发展规律,制造业随着大工业、大机器、高科技、大平台时代的到来,明显不同于原有的手工作坊模式。加上中国民营企业家原本缺少资本、技术与管理知识积累,金融进入风险大,形成了长期的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国制造业改革既不能走老路,实际上也不能"一分了之",应当建立适应科技革命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科学治理体系,这种体系包括股份制和通证制。这种体系的形成需要金融业的特殊支持。

  0一九年十月八日

  作者:邹平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于小丽(国家开放大学科技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力发展制造业金融 切实支持制造强国建设

2019-10-12 09: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