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网传“小实验”不靠谱,涉不正当竞争被判罚!

2018年08月22日 19: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网络上热传的各种产品“测评”、民间小实验层出不穷,相信小伙伴们都不陌生。其套路往往夸张出格、耸人听闻,化妆品、卫生巾、洗衣液,各种产品无一幸免。

  比如近日一条流传甚广的洗衣液对比视频,以一款洗衣液和其他知名品牌洗衣液进行了对比,用鞋油、烧灼、PH试纸等“小实验”,标榜其产品高效安全,也让其他品牌莫名躺枪。

  然而细心的网友不难发现,该对比视频十分山寨,不仅制作粗糙,各种“实验”看起来也很不靠谱。

  网传小实验到底可不可信?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的判决给了消费者答案:

  2018年6月,这条洗衣液对比视频的发布者,郑州某文化传播公司,因误导消费者、贬低安利洗衣液、抬高自家产品,已构成对安利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被广州黄埔法院判令自6月15日起连续30日在微信公众号“读报天下”道歉,并向安利公司支付赔偿款5万元!

  网传“小实验”不靠谱 消费者须擦亮眼

  那么类似的网传民间小实验,得出的结果究竟靠不靠谱?

  以该对比视频为例,专家分析表示:视频中 “鞋油、烧灼、PH试纸小实验”实际上缺乏科学依据,且对行业标准避而不谈,是十足的“伪科学”。

  首先,鞋油并不是日常生活污渍,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洗衣液整体去污力。其二,不能用是否燃烧出黑色物质的方法判断产品是否天然,自然界存在很多天然的可燃物,比如煤炭,木材等,可燃物如经不充分燃烧,就会产生黑色残留物。

  而通过pH值来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是化工产品,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实际上,轻工行业标准QB/T 1224-2012《衣料用液体洗涤剂》中均有对洗衣液去污力、pH值等相关要求,普通洗衣液标准去污力即清洁效果针对碳黑、蛋白、皮脂3种标准污布的去污力数值应≥1即合格,而在25℃、测试浓度1%的水溶液条件下的pH值应不大于10.5,安利洗衣液的pH值符合洗衣液行业标准,产品性能安全。

  视频中“躺枪”的安利优生活多效倍洁洗衣液,在《消费者报道》发布的洗衣液产品测试报告中,其总活性物含量达到61%,为标准要求的约4倍,综合去污力排名第一,领先于市面上多个知名品牌。

  检测结果还显示,安利此款洗衣液对于辣椒油、牛奶、黑豆奶、豆浆、黑豆浆、血渍、草渍、菠菜渍、泥渍等9种实际污渍的去污效果均表现不错,其中,对蛋白类污渍如牛奶、豆浆等的去渍能力较佳,对于草渍、菠菜渍的去污力能力也较好。

  最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误导消费者行为重拳出击

  2017年11月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十一条规定: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对此专家分析,相较1993年版本,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商业竞争的情节描述更加全面、清晰,尤其是将“传播误导性信息、误导消费者”等行为明确定义为不正当竞争。

  上面提到的洗衣液对比视频,其实玩的就是造谣传谣的“套路”,不仅损害其他企业的声誉,更蒙蔽了大量不明真相群众、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显然已经构成不正当商业竞争。

  事实上,这类看似真实的对比实验视频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此前一些不知名的洗衣液品牌,都曾用此类视频传播谣言、迷惑消费者,实验中使用的测试方法几乎一模一样。由于缺乏扎实的科学依据,此类视频往往制作粗糙、选材片面,宣称的理论也经不起推敲。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一条规定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处罚力度的大幅提高,也意味着对于传播虚假信息、诋毁其他品牌的不法商家的惩处力度进一步加大。2017年2月,江苏两家网络科技公司,因在网络散布安利洗衣液对人体有害的造谣视频,构成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被法院判令向安利公司支付赔偿金共计38万余元,并在其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开道歉6个月。

  “安利反不正当竞争胜诉”案也作为经典案例,被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收入《黄埔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6.4—2018.3)》。

  谣言“套路”层出不穷,在此提醒大家谨慎看待网络小实验,切忌偏听偏信,对于产品安全及性能信息,可随时关注政府抽检报告,或直接通过国家工商与质监部门官网查询产品质量信息,并从正规渠道购买。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当前,在此提醒经营者恪守职业道德,以事实说话,以过硬的质量公平竞争,切勿营私舞弊、以身试法。对于散播谣言的不法企业和个人,也亟待相关部门加大惩处力度,维护良心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持健康、公正的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