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股指期货对外开放时机成熟 专家称应尽快与国际接轨

2019年05月23日 09:21    来源: 中国网财经     陈娟娟

  中国网财经5月22日讯(记者陈娟娟)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A股市场吸引力逐步提升,作为基础性金融衍生产品的股指期货也成为外资机构关注的焦点。

  瑞银证券总经理钱于军近日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沪深股市目前很具备吸引力,特别是深圳市场里中有很多新兴行业的标的,在海外难以找到。更不用说像蓝筹股里最好的白马股。然而,由于境内市场对冲工具有限,钱于军指出,外资机构在境内股票市场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他建议扩大股指期货对外开放,尽快跟国际接轨。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张明也认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需要尽快开放。”他指出,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是发展直接融资的关键,而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是资本市场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当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需求具备紧迫性。

  更有业内人士表示,股指期货对外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整体水平,有助于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质量。

  将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

  2018年以来,随着沪深港通扩额、A股纳入明晟和富时罗素指数,境外长期资金配置我国A股资产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据行业反映,外资对加大配置A股资产存在较大顾虑,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利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目前,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RQFII、沪深港通等渠道配置A股资产,但仅有QFII和RQFII可以使用股指期货对冲风险,通过沪深港通进入A股的境外投资者无法使用境内股指期货。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推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向更多境外投资者开放,满足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将增强境外投资者加大A股配置的意愿,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水平。

  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当前,随着科创板各项工作的落实,以及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试点即将展开,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关键性制度创新,这就意味着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运行至关重要。我国资本市场散户占比较高,投机力量较强,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市场的大起大落,亟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过去数十年以来,境外共同基金、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已发展出“两条腿走路”的投资模式,即股票现货资产与指数衍生品相配合,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对冲股票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从而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获得相对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

  因而有市场人士表示,境外投资者更多参与境内股指期货交易,有助于改善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促进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和稳定发展。

  提高国家金融市场核心竞争力

  股指期货作为基础性的金融衍生产品,已经成为一个产品体系完善、市场功能完备的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一个更有弹性、更富韧性的资本市场的必要工具。可以说,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A股纳入MSCI相关指数和纳入因子的逐步提升,全球各大交易所上市中国A股相关指数期货的竞争将十分激烈。目前,新加坡富时A50指数期货已较为活跃,2019年3月11日香港交易所也已宣布将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因此,在更加开放的市场和全球竞争中,适时推动本土A股相关指数衍生品的开放,有助于做大做强境内衍生品市场,提升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对外开放已具有较好基础,股指期货市场也建立了有效的监管制度,外资以QFII方式进入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已有十余年,QFII和RQFII也已可使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股指期货对外开放的市场基础已较为成熟。

  未来趋势:加强监管、完善制度

  对于股指期货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张明认为趋势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进一步恢复股指期货常态化管理,交易限制进一步放开,即逐步取消临时管控措施,全面开放股指期货市场。第二,加强跨市场监管,完善风控体系,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第三,丰富股指期货的产品线,推出行业股指期货、迷你股指期货等。

  钱于军则认为,一是应尽快推出与国际接轨的做市商制度。二是建立更灵活的持仓制度,套期、套保额度申请更加便捷,同时纳入对境外机构在境外与国内股票相关产品头寸的对冲需要,包括沪港通、深港通以及场外衍生品等。三是建议推出更加灵活的保证金制度。比如,对单边大额持仓保证金的计算,可以考虑扩展到跨品种、跨期限;适当考虑境外交易参与者资金使用效率的需求等。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股指期货对外开放时机成熟 专家称应尽快与国际接轨

2019-05-23 09:21 来源:中国网财经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