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期市双向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2018年12月01日 07:4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张利静

  2018年,注定是中国期货市场历史上将被浓墨重彩书写的年份。

  这一年,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全面落地,多点开花,成功地“引进来”和“走出去”,将我国期货市场成熟经验推向世界,为全球实体企业提供中国参考和价格。

  回顾其推进历程,今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简称“上期所”)正式上市交易,弥补了我国作为原油需求大国一直以来在原油定价方面的缺失,揭开了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新篇章;5月4日,继原油期货推出之后,我国第二个国际化期货品种——铁矿石期货也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成功探索了我国已上市期货品种的对外开放,为期货市场已有品种国际化打下基础;11月30日,PTA期货正式引入境外投资者,成为继原油、铁矿石期货之后我国第三个国际化期货品种。

  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是做了充足准备的。例如,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简称“上期能源”)早在2013年11月22日就已揭牌成立,直至原油期货正式推出,历时整整四年多,仅2015年间,上期能源就先后发布三次征求意见稿,原油期货规则体系渐趋成形;2017年12月9日-10日,经过五次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后,上期能源确定原油期货在制度、规则和技术方面已不存在障碍。铁矿石国际化也是“早闻楼梯响”,2016年大商所对《大连商品交易所保税交割实施细则(试行)》等进行修改,明确了铁矿石期货保税交割规则制度,铁矿石期货国际化获得突破性进展,此后经过多番努力,铁矿石国际化最终落地。

  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是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我国长期以来保持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国内期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多个品种在服务实体企业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期货市场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导致中国价格难以成为国际基准。例如沪铜期货,虽已成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现货定价基准,但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采用的基准价仍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期货价格。中国期货品种国际化,有助于改善这种“我的商品,你来定价”被动局面,为我国实体企业融入全球大宗商品和金融产品定价体系,谋求定价权。

  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是促进国内经济向高质量转型的有力辅助。国际化的推行将吸引全球产业客户参与进来,有助提升期货市场运行质量,交易规模是评价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唯交易规模论”并不可取,期市机构参与度的提升才是更加需要关注、能够有效提升市场质量的重要参考。

  期货市场在国际化起步发展期间,对国内外汇、海关、税收等方面政策探索将为其他品种提供有益经验,为现货市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天然橡胶等其他期货品种走出国门打下铺垫,最终以点带面,推动期货市场的全面双向开放。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