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A股水暖 转债先知

2018年08月10日 07:2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9个交易日拉出8根阴线,近期上证综指再破2700点,令不少投资者感到“扎心”。但很多投资者没有注意到的一个信号是:在此次跟随A股下跌的过程中,转债市场底部明显抬升,中证转债指数坚守住280点,较6月底低点高出不少。

  “历史经验表明,可转债见底一般领先于A股见底,目前已出现可转债底部不断夯实的迹象,印证A股筑底。”8月7日,有机构点评称。

  市场表现似乎验证了这一判断。9日,上证综指重新突破2800点,中证转债指数也随A股反弹至285点,表明本周以来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信心有所恢复。

  转债底部抬升

  “2700点不会又要破了吧!”6日盘中,投资者小李对着屏幕感叹,他持仓的不少股票浮亏额度又扩大了。当日盘中上证综指跌破2700点,午后最低触及2692.32点,离一个月前(7月6日)的盘中最低点2691.02点仅一步之遥。

  市场前低会不会破?上证综指能不能重拾反弹?这几天,小李遍览微信群、朋友圈及各大股票论坛,试图寻找让自己安心的答案。最终,券商的一份报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上证综指收盘价创年内新低,但可转债底部却不断抬升,底部夯实迹象明显,印证A股筑底。”8月7日,广发证券策略研究戴康团队在研报中称。

  对比中证转债指数和上证综指走势,7月下旬以来,转债市场随A股明显走弱,但8月6日上证综指跌破2700点并逼近前低,中证转债指数则守住280点,6日盘中最低触及280.93点,与6月28日形成的年内最低点272.35点相比,底部明显抬升。

  戴康团队指出,回顾过去三轮“宽货币+紧信用”下信用边际缓和时期的经验,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信用紧缩预期转向为宽信用、货币继续大幅宽松,如2008年末,可转债与A股基本同步见底和回升;第二,信用紧缩边际缓和、货币宽松幅度有限,如2012年,可转债领先A股见底约一个季度,风险偏好修复由债向股传导。第三,信用紧缩边际缓和、货币大幅宽松,如2014年,可转债与A股基本同步见底,但可转债率先回升,A股震荡筑底约一个季度后方才回升。

  “本次宽货币力度介于2012年和2014年之间,而信用紧缩边际缓和,预计可转债较A股领先,目前已出现可转债底部不断抬升夯实的迹象。”戴康表示。

  为何领先A股见底

  可转债先于A股见底的逻辑是什么呢?

  所谓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债券”,它是一种特殊的公司债券,附加按特定时间、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权利。从历史走势看,转债因兼具股性和债性,其“跟涨不足、抗跌有余”的特征甚为明显。简单地说,在债性的支撑下,转债“抗跌有余”,就意味着转债市场通常会先于A股“跌不动”,也就是大概率率先见底。

  招商证券固收分析师尹睿哲举例分析称,如果转债价格从100元降至80元,距离其债底价值逐步接近,发行时申购的投资者已经产生了浮亏,此时虽然转债价格仍由正股股价带动,但债底保护的作用会在此时凸显。因为转债价格越接近债底价值,越可以把它当成一只纯债券来看。债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债价格的下跌,对转债价格形成了一定支撑。

  从今年的市场行情看,转债市场与A股同涨同跌的特征依然明显,比如1月份,A股市场连收长阳线,上证综指加速上涨约6.5%,“正股+估值”双击下转债的“赚钱效应”更为明显,中证转债指数对应区间内大涨近10%;2月份以来,A股震荡下行,至6月底上证综指大跌逾18%,中证转债指数也跟随下行逾8%。

  但市场跌到一定程度后,情况从6月底开始发生了变化。6月28日,中证转债指数触及272.35的低点,而2014年2月以来中证转债指数就再未跌破270点,考虑到转债估值已接近历史底部、债底价值对于价格的支撑较强,不少机构喊出转债“已见底”或“接近底部”的结论。

  后来的事实证明,转债的确领先A股反弹,并连续上涨近一个月。6月29日至7月24日,中证转债指数最高上探至291.07点,区间涨幅达5.84%。A股则从7月6日才开始启动反弹,上证综指至24日上涨了6.28%,盘中最高触及2911.46点。

  短期情绪仍偏谨慎

  在统计2008年以来转债市场出现过的12次超跌反弹后,光大证券张旭团队得出以下结论:从转债与股市反弹时间点来看,两者基本同时反弹,其中2016年初与当前转债市场提前进入反弹通道,原因主要在于转债配置价值窗口往往先于权益市场企稳窗口。

  “6月底转债市场已显现明显的抗跌性,绝对价格已处低位,部分高评级偏债型转债到期收益率已达到3%以上,对于保险等有配置需求的资金来说,此时是较好的入场时机,转债市场也从此时开始企稳反弹。另外,部分较灵活的资金如券商自营也开始陆续入场。”张旭表示,此次由于保险等配置型资金提前入场,导致转债市场率先企稳反弹。

  尽管7月底以来转债随A股再度走弱,但多数机构对转债的配置价值仍较为肯定。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孙彬彬指出,将转债看作资产配置,目前来说可能正合时宜。其一,尽管短期担忧情绪会压制,但从正股估值和转债估值来看,目前双双处于相对低位;其二,目前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无风险利率处于低位,理论上是利好权益资产配置的;其三,转债所含的期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回到A股本身,当下不管是从大盘点位,还是市盈率、市净率来看,市场机构对A股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市场向下压力不大也逐渐达成共识。太平洋证券策略团队指出,截至8月3日,全A股(除金融、石油石化)PE估值21.74倍,已低于2010年以来历史百分位10%水平,市场持续夯实底部;全A股(非金融)和中证500指数PE估值分别为17.16倍和21.16倍,已低于2012年底-2013年初底部的20倍和26倍的水平。市净率方面,上证50、上证综指、中证500指数已在2013年PB估值底部。

  “近期陆港通和上市公司回购等证据表明有资金认可A股投资价值,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IPO和限售股解禁数据显示市场供给端压力不大,目前市场向上、向下压力均有限。”民生策略团队表示。

  平安策略团队进一步指出,当前政策密集出台绝非偶然,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A股市场的政策底部已经基本确立,市场将在政策底预期的有效支撑下重拾信心。

  进入本周,权益市场明显回暖,至8月9日收盘,上证综指大涨1.83%,盘中重新升破2800点,同时中证转债指数收盘大涨0.7%,盘中最高触及285.71点,表明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不过市场情绪改善可能仍需要时间。8日,海通证券姜超团队公布的最新调查表明,目前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仍然偏低。看好股票类资产的投资者占比从2月初的61%降至5月初的50%,目前又进一步下滑至24%;债券则取代股票成为最看好的大类资产,看好投资者占比上升至59%。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