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深耕细作绿色金融 培育绿色向“新”力

2024-07-30 13:51 来源:北方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关婧)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海银行深耕细作绿色金融 培育绿色向“新”力

2024年07月30日 13:51    来源: 北方网    

  编者按:7月25日,上海银行召开2024年半年度工作会议。聚焦新一轮规划开局任务,锚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围绕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展现更大成效,在金融为民中争取更大作为的工作要求,“上银微动态”推出【聚焦工作会议】系列主题报道,展现在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上的工作成效。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坚实后盾,上海银行始终将绿色金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要,全力打造“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自2021年发布“绿树城银”绿色金融品牌以来,上海银行不断迭代升级绿色金融服务方案。

  今年以来,上海银行绿色金融再加码,发布“绿色金融+”服务方案3.0版本,将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园区金融、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更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迭代新服务

  培育绿色向“新”力

  在某展会现场,一辆越野房车,只要接上30L左右的一罐甲醇水溶液,就可以轻松获得超过30kwh的持续供电能力,而且不会排放环境污染物。

  在某换电公司的换电柜前,快递小哥2分钟不到,就换好一块电池,随即奔赴下一个目的地,再也没有充电困扰和里程焦虑。

  在某能源公司内,工程师正聚焦燃料电池的“心脏”——膜电极,做核心原材料的前沿研发,这是新能源车的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他们正瞄准更高性能和更长寿命,为落地百万级车辆做准备。

  ……

  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不断落地、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业链不断延展,含“绿”量颇高的新质生产力成为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这些场景,也成为上海银行绿色金融服务版图的一角。

  在上海银行“绿色金融+”3.0服务方案中,聚焦于绿色低碳“硬科技”企业,上海银行细分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等“五新”领域“十大”赛道,为其提供“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助力企业加快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聚焦于绿色低碳中小企业,上海银行与市融资担保中心共同推出上海市首个绿色普惠担保贷款,为上海地区绿色低碳产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碳资产持有企业搭建便捷、高效的普惠融资渠道。

  扩容“工具箱”

  加大绿色牵引力

  在绿色信贷以外,上海银行不断扩容绿色金融“工具箱”, 更新迭代“绿惠万企”“绿联商投”“绿融全球”“绿享生活”四大产品矩阵,综合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绿色消费金融等,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市场首单出表型绿色资产支持票据、深圳地区首单“碳中和/乡村振兴/革命老区”三贴标债务融资工具……今年以来,上海银行已落地多项市场首单,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连续两年居城商行首位。

  “绿联商投”领域,上海银行积极发挥“商行+投行”产品组合优势,聚焦绿色债券、蓝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拓宽绿色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需求。

  “绿融全球”领域,上海银行围绕国内企业“走出去”、外资企业“走进来”需求,联动境外子机构及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跨境绿色金融服务。

  “绿享生活”领域,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消费信贷、绿色主题卡、ESG主题财富管理等业务,优化“碳普惠专区”服务,引领绿色消费趋势,助力乐享绿色生活。

  浇灌“绿金树”

  厚植绿树成荫

  “绿树城银”绿色金融品牌承载着上海银行对“绿树成荫”的期待,传递着上海银行厚植绿色企业文化、浇灌绿色金融之树、为绿色转型驰而不息的决心。

  在为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外,上海银行以产业链、产业园区为抓手,积极串珠成线,连线成面,引导绿色产业集聚,推动形成绿色浪潮。

  在“绿色+供应链”方面,上海银行积极探索对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提供“金融+碳评”服务,推动产业链整体绿色低碳发展。

  在“绿色+园区”方面,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为园区运营方和园区企业在控碳降碳的过程中提供定制化绿色金融服务方案,服务绿色园区、零碳园区建设。

  2024年,上海银行选取金桥临港园区试点,以打造“零碳园区”为目标,为园区企业提供全周期碳管理服务及配套综合金融服务。上海银行将携手合作伙伴,围绕园区及企业在建设碳排放、碳资产、碳交易和碳中和管理体系的全过程,挖掘金融服务需求,提供碳足迹挂钩贷款、节能减排改造项目融资、碳资产质押授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后续,上海银行将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双碳”战略,以更高水平的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企业扬帆远航,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绿色金融新篇章。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