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高质量审计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1年06月08日 07:19    来源: 经济日报    

  6月7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得到切实保障,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审计整改力度进一步加大。审计机关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保障政策措施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赢得抗疫斗争、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紧盯钱花得好不好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市场主体急需,制定和实施规模性纾困政策,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去年全年,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对新增2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建立直达机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对经济恢复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长12%,有力支持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

  “审计结果表明,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预算和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侯凯说。

  但侯凯也表示,审计发现,财政管理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财政资源统筹工作有待改进,财政支出标准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充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尚未理顺。在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方面,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财政拨款预算执行率89.08%,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同时一些部门还存在预算不够完整准确,少(多)报预算、代编预算,预算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

  “多年来,上述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的不少问题屡次出现,所属二、三级单位尤为突出,反映出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制度执行还不到位。”侯凯建议,要建立健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分类分档的预算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并据实动态调整,将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并且进一步细化量化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不断增强预算刚性。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表示,预算管理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石,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对预算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度“体检”,发现问题并指出原因,能够促使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改善管理、优化制度,推动预算管理改革向纵深发展,从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关注重大政策落实到不到位

  围绕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2020年7月以来,审计部门每季度选择若干项具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经济政策措施,集中开展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其中,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2020年国务院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实行直达市县基层管理的1.7万亿元中,除40亿元结转下年,50亿元拨付2家中央部门外,其余1.69万亿元资金已全部下达地方。

  “审计结果表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力支持保障了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到位,促进了上亿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从而赢得各项工作主动权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侯凯表示。

  “审计工作中,审计部门充分发挥‘治已病、防未病’的功能,审计出部分地区存在资金分配不够科学、资金违规拨付、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抗疫无关支出、虚报冒领等问题。”汪德华认为,这对于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常态化,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方面,审计发现,有关部门和地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措施,积极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明显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有力推动了保市场主体目标的落实。

  但具体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税费优惠政策未全面落实,违规返还税款造成财政收入流失,违规征收过头税费增加企业负担等。“当前一些基层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要抓紧清理和规范部分地方违规返还税收行为,避免财政收入大量流失影响财政可持续性。”侯凯表示。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报告显示,审计的19家金融机构不断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缓解,同时服务小微企业有偏差,通过存贷挂钩、违规收费等方式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对此,侯凯建议,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及时纠正金融资源脱实向虚问题,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同时,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严肃查处金融机构违规经营行为,防范化解突出风险隐患。

  审视各类风险防范得不得力

  对于公众比较关注的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审计部门重点调查了17省本级、17市本级和21县共55个地区的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显示,2020年底,这55个地区政府债务余额5.07万亿元,平均债务率较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债务风险总体呈收敛态势。

  “但专项债券重发行轻管理的问题仍然存在。”侯凯建议,要加强地方债务实时监测,精准识别变相举借债务行为并严肃问责,有效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首次将企业、金融、行政事业、自然资源4类国有资产审计情况单独列报,并集中反映发现的问题,比如,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方面,金融资源配置仍存在脱实向虚倾向、违规开展业务、资产风险管控不严格等现象。

  “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进一步彰显了财政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中的两项独特作用,即信息功能与监督功能。”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表示,一方面,财政审计作为“公正的第三方”角色,披露的信息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与可靠性,有助于减轻或消除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审计报告通过将发现的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有助于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建设,从而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运行,保障国家财政经济安全。

  监督效果已经有所显现,报告显示,当前审计整改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2021年4月,对2019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已整改2545.4亿元,制定完善制度3485项,追责问责722人。

  “下一步,审计机关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加大对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力度,全面整改情况将于年底前依法公告。”侯凯表示。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高质量审计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1-06-08 07:19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