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投资结构性存款 要读懂收益规则

2018年12月18日 08:15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本报记者吉雪娇

  一方面,是存款承压的银行;另一方面,是理财净值化下庞大的客户转移。今年以来,作为保本型理财的接棒者,结构性存款一度迎来爆发式增长,并越来愈多地进入稳健型投资者的视野。然而,《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随着理财新规的出台,结构性存款发行有所降温,但收益率却在上升,超过同期保本浮动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结构性存款风险较低,但由于其收益为一个区间范围,因此在购买时还需要阅读收益规则。

  发行已有所降温

  结构性存款,即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期货等,将投资收益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的具有一定风险的金融产品。目的在于使存款人在本金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

  去年11月推出的资管新规意见稿中明确,银行不得开展表内理财,这也意味着保本理财要退出历史舞台。在此情况下,面对投资者对保本理财的需求,保本的结构性存款作为替代品,获得广泛关注。

  在此情况下,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持续火热。央行数据显示,1-5月结构性存款环比增速分别为14.69%、4.84%、5.18%、4.05%和1.21%。直至6月,结构性存款总规模首次下滑,当月结构性存款规模为92052.73亿元,环比下降573.53亿元。不过,随后的8月、9月,结构性存款连续两月突破10万亿规模。直至理财新规明确“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结构性存款方才应声降温。

  据央行数据,10月结构性存款规模共98867.96亿元,较9月减少2373.94亿元,环比下降2.34%,同比增长43.24%。同样“缩水”的还有发行量。融360数据显示,10月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为295款,较9月减少47款。但值得关注的是,在监管对结构性存款约束开始起作用的同时,结构性存款的发行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以11月为例,据融360数据,一方面,一些中小银行由于没有衍生品业务资质,已暂停了业务;另一方面,具有业务资质、发行实力较强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仍在增加。如民生银行10月发行了60只结构性存款,而11月增加了50%的发行量。在此情况下,最终当月共发行400只结构性存款产品,环比增加105只。

  收益存不确定性

  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结构性存款是否值得关注?在投资时又有哪些需要留意的问题?

  从收益表现来看,截至12月首周,银行理财创下去年6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收益水平,但与此同时,结构性存款收益率却在上升。融360数据显示,11月结构性存款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03%,环比上升0.17个百分点。12月前两周,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分别为3.98%和4.11%,均有所上升,且超过同期保本浮动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

  从投资门槛来看,最近三周投资门槛为1万元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占比分别为 36.26%、44%、46.27%,而同期理财产品购买门槛为1万元的占比仅为16.65%、16.65%、15.82%。这也意味着,结构性存款门槛整体要比理财产品门槛更低。

  “总体而言,结构性存款风险较低,通常在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一级或二级,整体风险低于非保本类理财产品。”普益标准研究员陈新春指出,由于结构性存款收益为一个区间范围,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需关注嵌套衍生品的结构以及相关产品过往的业绩表现,进而判断产品收益所落位置是否符合投资者期望。

  融360分析师亦指出,虽然结构性存款平均收益率连续两周上升,但并不意味着结构性存款收益普遍性上涨,部分结构性存款收益上限在6%以上,甚至高达10%,拉高了产品平均收益上限,但这种情况下到期收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购买结构性存款的投资者要注意,真正的结构性存款,最终产品收益率不一定达到预期收益率,所以在购买前要仔细阅读其收益规则。”上述融360分析师表示。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