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理财业务 金融服务开启财富民生

2018年12月12日 07:26    来源: 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孟扬

  “三四十年前,我在国营单位上班,那会儿每月工资才几十块钱,根本没有理财的概念。”如今已退休多年的赵老先生说。

  令50岁的某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崔女士印象深刻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库券异常火爆,人们常常一大早就在银行门口排起长龙抢购国库券。

  上述场景在第一笔银行理财业务诞生之后,悄然发生了改变。

  2004年9月,中国光大银行运用债券资产证券化技术,开发推出了中国第一款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面向普通零售客户发行,资金主要投向于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品种,采用预期收益率形式,中国银行理财业务从此正式开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破土而出的银行理财,开始蓬勃发芽,展现出勃勃生机。截至2017年末,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9.54万亿元,是我国理财元年2004年的148倍,成为金融服务百姓民生的重要支柱。

  银行理财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

  早在银行理财产品诞生之前,多种形式的结构化产品、汇兑产品已经有了初步发展,然而当时的产品仅仅是针对私人银行客户的小范围业务。自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第一只标准意义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之后,国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纷纷跟进,发行各种类似的理财产品。

  彼时,我国居民长期保持较高的储蓄率水平,而金融市场发展初期,股票、基金、债券等投资方式匮乏,且净值化的投资产品难以获得客户认可。银行理财一方面通过银行渠道能够获取广泛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银行理财提供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快速攻城略地。

  尤其是2007年之后,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较快,产品余额从2007年末的0.9万亿元增加至2016年末的29.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0%。2017年以来,随着原银监会持续加大监管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调整,总体呈现出更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2018年,银行理财业务总体运行平稳,6月末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21万亿元,7月末为21.97万亿元,8月末为22.32万亿元。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工具等标准化资产,占比约为70%;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占比约为15%,总体保持稳定。

  业内专家表示,对国内广大的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市场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渠道,使普通投资者在“无风险”的银行存款与“高风险”的股票投资之间寻找到了一个风险与收益程度适中的固定收益理财市场。

  从2004年至今,银行理财市场已经走过了10余年的发展历程。10多年来,银行理财规模飞速增长,迅速成为资管行业的龙头,在整个大资管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种更加灵活的金融创新形式,银行理财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加稳健的投资渠道,并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理财产品从单一走向多元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私人财富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银行理财市场迅猛发展,反过来又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类理财产品、产品运作模式创新频出。

  当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体系已比较齐备,涵盖了保本和非保本、本币与外币、不同期限及不同投资市场的理财产品。在产品类型方面,包括了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和时间期限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基于市场定价的“类货币市场基金”和“类债券市场基金”产品、FOF等权益类理财产品、QDII类理财业务等。

  此外,商业银行业务还继续优化结构化产品的设计,从挂钩标的到产品结构,不断推陈出新,既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又结合自身优势提高了拆分平盘和产品报价的水平,逐步摆脱“拿来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

  理财业务的收入已经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之一。“全国性银行的理财业务收入处于银行业前列,6家国有行非保本理财业务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均在10亿元以上。其中,北京银行该项收入处于领先位置,接近10亿元。”普益标准发布的《2018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显示。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42家代表性银行在2018年上半年共发行了58618款产品。从不同类型银行平均发行数量来看,股份行发行量最大,全国性银行平均发行数量均在2500款以上。

  总的来说,大型银行与股份行的产品类型更为丰富,相对城商行与农商行的可选择度更高,包括更加丰富的投资币种、投向和投资期限等。但同时城商行与农商行也针对客户的流动性偏好开发了更多开放式的理财产品,今年上半年,开放式理财产品发行量接近四成,与全国性银行构成一定程度的竞争。

  向“真资管”时代迈进

  银行理财从诞生开始,由于有银行的信用背书,在普通投资者眼中一直是以低风险投资品存在的,“刚性兑付”基调贯穿银行理财发展始终。在刚性兑付压力下,高收益与高流动性的难题催生了资金池模式,嵌套和通道等问题层出不穷。

  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标志着银行理财进入了一个高质量稳健增长阶段,对于各大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也提出了新要求。

  “资管新规的出台,改变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过去赖以生存的舒适土壤,这要求银行资管必须改变以往粗放型经营模式,向精耕细作的‘真资管’经营模式转型。”普益标准副总经理付巍伟表示。

  业内人士称,理财业务具有轻资本高收益、收入贡献较为稳定的特点,能够协同资金和资产两端,形成发展合力,因此必将成为未来银行逐鹿的对象。严监管下,银行理财需要回归本源,充分与表内业务分离,摒弃刚性兑付和资金池模式,重塑银行理财产业链条和生态圈。

  具体来说,转型方向包括向产品净值化转型,完善产品体系;向主动管理型转变,建立全市场投资能力;产品营销注重差异化协同;向智能资管转变,完善系统、拥抱科技等。

  “过去的终将过去,我国将迎来资产管理业务的全新时代。”有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式理财将会‘长大成人’,向世界看齐,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