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今日视点:央行施策的三条主线

2018年12月08日 07:13    来源: 证券日报    

  阎 岳

  各家机构、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对央行可能实施降准降息日期的预测,最新的时间已经延迟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表面看似平静的央行,其实丝毫没有停下改革开放的步伐。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中性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现象。这些新现象可以概括为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现在的市场好像对降准有了一定的依赖性,并且对降息的预期也在升温,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机构和研究人员热衷于预测其落地时间。这种现象与美联储可能放缓加息步伐有关。

  但笔者要说的是,现在货币政策的重心或者叫核心显然不是市场企盼的释放流动性。笔者现在依然坚持这一观点:货币政策大动作暂时稍息,现在是疏通传导机制时间。这个判断是笔者10月23日刊发于《证券日报》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可以说,通过这一个多月来的实践,已经进一步强化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性。

  “任何一项政策出台,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实际执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别,考虑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叠加效应,不断提高政策水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所讲的一句话。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货币政策。

  今年以来已经实施4次降准或者叫定向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市场能不能消化,能不能很好的滴灌到需要补水的领域。答案显然不能非常肯定。所以,10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才提出货币政策要“重在疏通传导机制”。这一要求成为最近及后续一个阶段货币政策的施力重点。但受外汇占款等形势变化影响,定向降准或其他补充流动性的措施也会适时适度出台,但这已不是问题的重点。

  正因如此,央行才做出了让市场“看不懂”的公开市场操作。

  10月25日,央行考虑到当日金融机构退缴法定存款准备金,可部分对冲税期高峰和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之后,逆回购就处于停摆状态。截至昨日,逆回购已经停摆31个交易日。

  尽管逆回购处于长期停摆状态,但公开市场操作并没有停步:12月7日,财政部、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规模为1000亿元的2018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十一期)招投标;12月6日,央行对当日到期的1875亿元MLF进行了等额续作;11月7日,央行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以利率招标方式发行了2018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共200亿元央行票据;11月5日,央行开展了4035亿元的MLF操作。

  同时,央行与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共同发布《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扩大债券市场开放,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彭博公司合作正式启动等。

  央行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揭示了其施策的另外两条主线:一条是改革开放,主要体现在债券市场上,也包括在香港发行央票稳定人民币汇率。未来这方面的工作还会增强;另一条是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后续央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启动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逐步出台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方法和附加监管要求。

  这三条主线是央行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施策重点。就像央行行长易纲所讲的那样,始终将维护经济金融稳定作为重要目标,宏观调控尤其是货币政策必须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适度调整;在保持金融体系稳定、金融服务不间断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发展金融市场,推进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