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强监管下银行自查消费贷

2017年11月07日 07:14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刘 萌

  近日,有市民向《证券日报》记者反映,其收到银行短信,要求将此前办理的一笔信用贷的消费凭证补交银行,并告知如果发现将贷款用于购房等投资领域,或未补交发票、合同等证明信息,则须一次性还清该笔贷款。

  针对此现象,《证券日报》记者近日咨询暗访了多家银行的个贷部门以及多家贷款融资公司,除了上述补交消费凭证等举措,多家银行对于新增信用贷、消费贷等申请也加强了风控。不过,由于各个银行风险控制措施不一样,并没有统一的政策,有银行职员表示,执行起来难度较大。另有部分贷款融资公司表示可提供发票、合同等一条龙服务,不必担心监管加强。

  严控消费贷流向

  银行催交消费凭证

  近日,某股份制银行的客户向《证券日报》记者反映,她收到了银行的短信“尊敬的客户,感谢您办理我行**贷业务,为持续追踪资金使用情况,现需您上传相关消费凭证,请于2017年11月30日前通过我行信用卡网站完成凭证上传。”

  还有办过消费贷的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接到银行电话,提醒如果贷款用于购房、炒股等投资,必须马上还清。据该市民反映,她在上半年申请了30万元的消费贷款用于装修,当时已经提交了发票、合同等证明材料,不知道为何现在又接到了提醒电话。

  事实上,近两个月以来,全国各地针对银行个人消费贷的排查工作已经大规模展开,银监会等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监控消费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

  住建部也于上周五宣布,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部署规范购房融资行为,加强房地产领域反洗钱工作。除了严禁首付贷之外,还将强化对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业务的额度和资金流向管理,严禁资金挪用于购房。

  某国有大行北京某支行的个贷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直以来,客户在申请消费贷时都需要填写贷款用途,并提交相应的发票、合同、转账凭证等证明材料,不过,有个别时期,可能执行的并不严格。另有部分银行是要求客户在银行放款后提供消费凭证,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所以才造成部分客户的消费证明材料缺失。”

  除了补交消费证明材料,抽查也是银行采取的方式之一。某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消费贷款,贷后部门还会通过抽查走访的方式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贷后检查,如果抽查对象对贷款消费用途不能提供合理说法,就有可能提前收回贷款。

  不过,在《证券日报》记者咨询走访过程中,也有部分银行表示,没有接到通知要求客户补交发票、合同等材料,一切以总行通知为准。

  而对于补交消费凭证的时间期限,各个银行的执行情况则不太一致。北京地区某股份制银行的个贷经理表示,按照规定,客户需要在银行放款一个月之内提供消费合同,提交发票的时间可适当延期,但不会超过两个月。

  《证券日报》记者暗访的某城商行执行情况则相对宽松,个贷经理表示,“对于补交的消费凭证,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按照目前的情况,在本年度内即可,如果情况特殊,可向银行说明具体情况。”

  某国有大行的工作人员表示,有些信用贷是以消费分期的形式贷的,征信上只显示你办了一张信用卡,逐一补交消费凭证,执行起来难度很大。目前我行有提醒部分信用卡透支超过10万的客户还清贷款,避免影响后续其他贷款。

  担保融资公司表示

  可提供发票、合同

  在强监管下,银行消费贷进入楼市虽然遭遇封堵,但是仍有担保融资公司在推销贷款产品,并宣称可提供发票、合同等一系列消费凭证规避监管。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接到了几家担保融资公司的电话,称可以帮客户申请银行贷款,有信用贷款,有抵押贷款,不用提供贷款用途,可以用于买房。抵押消费贷的年化利率在5.39%左右,最长贷款年限一般为10年;抵押经营贷的年化利率在7.35%左右,根据抵押房产的评估价,最高可贷1500万元,最长贷款年限可达25年;无抵押消费贷年化利率在7%左右,最长贷款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每笔最高可贷30万元。

  按照这些担保融资公司的说法,每笔贷款都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手续费,而这些手续费相当于购买了发票、合同等消费凭证,使每笔贷款的材料齐全。多家公司宣称可以提供购车、装修等多类消费凭证供客户选择。如果客户贷款的资金是用于买房,还会教贷款人消费贷放款后不提款,利用和按揭贷款批贷、放款的时间差来避免个人名下贷款对按揭贷款额度的影响。

  《证券日报》记者暗访咨询的多家担保融资公司,上述手续费一般为贷款金额的1.5%-2%之间,最低为1%,最高为5%。一般抵押贷款的手续费相对较低,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手续较高。

  按照担保融资公司的逻辑,不管多严厉的监管,最后都只是提高购房者的成本而已,目前市场上为规避监管政策都已经形成非常成熟严谨的产业链,客户有需求就能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